我們仔細觀察和認真研究,就不難發(fā)現國產的棋牌同《周易》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在內涵和符號對應上絲絲相扣,相通相合。《周易》講乾坤對應,陰陽統一,講相互轉化,剛柔互克。下圍棋也有陰陽內涵,講方位對應,棋子分黑白兩色,黑為陰,白為陽,都表現為一種陰陽對立與共存,是《周易》的義理。下圍棋講眼,重視立點劃圈圍線布陣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這種圍戰(zhàn)滅弱的規(guī)則在游戲娛樂中體現出人生的韜晦與智謀。黑白二子的變化即陰陽的變化,強弱的變化。陰可以勝陽,陽可以勝陰,全隨棋局的發(fā)展展現強弱的變換與轉化,這就是乾旋坤轉的易學內涵。
象棋的分界線名曰:楚河漢界。一個棋盤被劃分為兩大板塊,顯然喻指楚霸王項羽與漢中王劉邦,并以此對應《周易》的陰陽二儀。按照當時的軍事實力,項王擁兵40萬,實力雄強,屬陽;而劉邦的兵力僅10萬,是項王的l/4,明顯處于弱勢,屬陰。但是世事難料,陰陽是互相轉換的,強可以變弱,弱可以變強。英雄斗智不斗勇。劉邦借鑒老子“上善若水”的智慧,采取以退為進,以卑驕貴的政治謀略,聽從項王的分封退守漢中以麻痹項王。他在張良、陳平、蕭何、韓信等人的輔助下養(yǎng)精蓄銳,輕徭薄賦,聚積兵力,終于一舉打敗項羽,垓下定戰(zhàn)局.奪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這就是陰陽轉換由弱變強的結果。還有象棋在棋子和色彩上也合《周易》之理,分紅色、綠色:紅為暖色,屬陽;綠為冷色,屬陰。棋子對立布陣,等級森嚴,將、帥、車、馬、炮、相、士、卒的位置分配也體現了象棋發(fā)明者高超的軍事才能與政治謀略。兵不在多而在善用,精明的指揮和對時局變化的清晰掌握乃成功的保證。圍棋、象棋與《周易》是相通的,完全是《周易》的運用與實踐。
點符牌(長牌、紙牌)與麻將也和《周易》相通,關系密切。所謂點符,就是以點為符號,分紅點黑點,二色單立又互相合用,紅牌參黑,黑牌參紅。其蘊涵如雙魚太極的圖像,是一個陰陽共存的整體,紅為陽,黑為陰。點符牌在牌頁的命名上也合符《周易》之理,可以說是《周易》象數、卦名的直接對應。《周易.系辭》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一陰一陽之謂道”;故點符牌以天牌為最大,其次為地牌、人牌、和牌,天地人和皆陰陽之道也。該牌在玩法上也循陰陽而組合,《周易·系辭》又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因此,天牌的對應組合牌為九點,地牌的對應組合牌為八點,人牌的對應組合牌為七點,和牌的對應組合牌為五點,皆奇偶相應,以組合頁數的多寡定勝負,量大者勝,量小者敗。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點符牌共84張牌,牌頁中每個頁碼均為4張,即四象之喻,是陰陽兩儀的衍生和化用,真《周易》乾坤之表里也。
麻將的筒、條、萬也以九為最大,在玩法上同樣是奇數和偶數的搭配與組合,最后和合兩頭,或一、四、七,或二、五、八,或三、六、九,也可單和與夾和,以數字相連為準則。雖說是一種數字游戲,但其奇偶共存與變化的組合無不是象數的反映,都在《周易》的陰陽定義之中。
圍棋、象棋、麻將、點符牌乃《周易》的生活化與世俗化,是娛樂性情與磨練人生智慧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