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執政為民是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在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和完善執政方式中實現執政為民,通過轉變作風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來體現執政為民。
關鍵詞:執政為民;黨的建設;先進性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6)04-0036-02
執政為民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體現。對于一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中國共產黨只有把執政為民作為最高價值取向,把人民群眾作為最高價值主體,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價值理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奮斗的最高目標,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切實保持先進性。
一、執政為民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必然要求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黨的先進性是歷史的、具體的,是同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任務相聯系的。隨著時代的不同,黨的先進性的具體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但最終都要體現在推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體現在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胡錦濤同志指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需要同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緊緊聯系起來。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黨的先進性要求轉化為全黨的實際行動、貫徹到黨的全部執政活動中去,切實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民主政治、發展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這是新的歷史時期賦予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時代內涵,也是當代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集中體現。
作為一個長期執政的黨,始終不渝地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也是黨執政的最終目的和根本要求,是新時期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眾在我們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共產黨員是否合格的根本標準。牢記黨的宗旨,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處理好個人與組織、個人與群眾的關系;就是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做到群眾利益無小事,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黨的先進性。
二、以執政為民之心牢牢把握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
首先,保持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在與時俱進中執政為民。當今社會,實現執政為民的歷史環境、歷史條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此決定了黨執政的方式、方法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進。這就要求我們黨不僅要有堅定的執政為民的理念,還必須不斷提高執政為民的本領,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保持先進性。在國內經濟形式、組織方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等都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的新情況下,要積極探索政治、經濟和文化資源的最佳配置方式,正確處理好人民群眾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使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人民群眾的承受程度相得益彰,從而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其次,保持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在求真務實中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黨的先進性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體現。在執政為民的過程中,只有始終堅持求真務實,才能真正做到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丟棄了求真務實,背離了求真務實,執政為民就只能是一句空話。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把群眾路線貫穿于決策的全過程,保證決策充分體現群眾意志和要求。
再次,保持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在完善執政方式中執政為民。作為執政黨,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就必須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就是要以人為本,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科學的理念,創建科學的機制,運用科學的方法,體現科學的精神。堅持民主執政,就是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堅持依法執政,就是要不斷地把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集中起來、表達出來,上升為國家法律。要把依法執政落實到政府的決策中,落實到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中,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權益,切實履行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三、在執政為民的具體實踐中切實保持黨的先進性
黨的先進性是實實在在的,保持黨的先進性重在實踐,重在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核心內容,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先進性落到實處。
首先,要切實轉變作風,俯首向民。作風建設關系到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關系到黨群關系的密切,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優良的作風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的有力保證,是共產黨員黨性的表現。為此,我們要切實轉變作風,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到黨的作風建設上。要放下官架子,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積極開展民情調查,聽民聲、解民憂。要常懷百姓情,常存公仆心,把群眾的呼聲當做第一信號,把群眾的需要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的滿意當做第一標準,盡心盡力地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要堅決落實黨在農村的富民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快發展上,把主要心思用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上,真正當好群眾致富的引路人。
其次,要腳踏實地干事,潛心為民。堅持執政為民,就是要使我們的政策和具體行動都能體現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要求,從而讓廣大人民群眾從細小而具體的好事、實事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認識到我們黨確確實實是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是真正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無產階級政黨。因此,作為共產黨員,不僅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更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行動,要說實話、出實招、干實事,時時處處從實際出發,從老百姓的愿望和需要出發,事事講落實,層層抓落實,堅決杜絕不講實際效果、實際效率、實際速度、實際質量、實際成本的形式主義的東西,不搞所謂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多干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實事。
再次,要堅持協調發展,“和諧”惠民。和諧社會是充滿生機活力、保持健康運行、實現穩定有序的社會形態,其核心是每個百姓的滿意程度,尤其是困難群體的滿意度。因此,在執政為民中體現黨的先進性,就應當以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去注解“和諧”理念,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普惠”為原則,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享受實惠。要在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過程中,使人民群眾不斷得到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不斷開拓發展思路,豐富發展內涵,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要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利益關系,統籌協調,使越來越多的群眾得到實惠,努力實現群眾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物質利益與精神文化需求滿足的統一。
(作者系中共啟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責任編輯: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