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充 清初漢族自由民投靠滿族貴族或八旗官兵為奴仆,以求得庇護,稱為“投充”。清入關后,一度大量圈占漢人土地。他們?yōu)榉乐雇恋乇蝗φ迹驗樘颖苜x役,紛紛投到滿族貴族門下,有的出于自愿,多數(shù)則為暴力強迫,個別的甚至帶地投充,可免繳賦稅。故投充名聲不一。投充之人俱入戶部檔冊,世代為奴,無人身自由。這種情況,已使清朝稅收受到影響,且危及滿、漢正常關系,至順治四年(1647)諭令禁止。
▲護軍 清代兵種名。即清入關前之巴牙喇兵。入關后,定漢名為護軍,并獨立成營,營兵由滿洲、蒙古八旗各佐領下技藝精壯之馬甲、拜唐阿、養(yǎng)育兵、步軍、閑散內挑補,滿洲每佐領下17人。初制,上三旗護軍守禁門,下五旗守王府,雍正時定為均司禁衛(wèi)、圓明園護軍,雍正三年(1725)設駐扎圓明園周圍,負責園內外的守衛(wèi)及皇帝駐園出入時的警蹕。又有鳥槍護軍,滿洲、蒙古八旗每佐領下6人,隸于火器營,專習鳥槍,皇帝巡幸則備護從。
▲護指 亦稱“指甲套”。因質材不同,有金護指、銀護指、玉護指、玳瑁護指之別。長約3寸,狀略彎曲,基部大,指端尖,表面用鏤刻、累絲、點翠、嵌寶、緝米珠等各種工藝,制成花卉、古錢、桃蝠、喜壽字等吉祥紋樣。自基部至指端紋飾逐漸縮小,亦有基部垂旒蘇者。背面通常鏤空,用以通氣,極少完全封閉。除大拇指外,余各指皆可戴,鮮有五指全戴者。清代滿族貴婦藉以保護指甲和裝飾指部,增加手指的纖細與修長。
▲護軍營 清代禁衛(wèi)軍之一種。始于天聰間的巴牙喇營。初制,上三旗守皇宮禁門,下五旗守王公府門,雍正時始定為均司禁衛(wèi)。營兵從滿洲、蒙古八旗的各佐領下抽調,滿洲每佐領17人,每旗設護軍統(tǒng)領1人。雍正三年(1725),又設圓明園八旗護軍營,駐于該園周圍,以司禁衛(wèi)。
〔責任編輯 蘇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