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
4月份全國車市不錯,北京車市也還可以,新車銷量超過3萬輛好于前三個月。
3月底4月初先后五項新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對北京車市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消費稅只對大排量高價格的進口車影響大,對整個車市而言影響并不很大。估計7月份之前我國最后一次降低關稅3%的政策,可能讓進口汽車在價格和銷售上有一次小波動。
2.限小松動,表面上對車市是個利好,但車市并沒有出現轟動現象,小排量車商也沒有很好的銷售業績。
3.油價上漲讓很多人給予了關注,但由于近年來已經有過多次調價,所以這次漲價百姓也只能無奈地接受。不可否認,在準備新購車的消費者中,無一例外都會重點咨詢所買車輛的油耗情況。面對油價還有上升的趨勢,小排量汽車和省油的汽車在車市一定會“有便宜可占”。
4.出租車漲價是熱門話題,聽證會多數代表同意漲價,而市民多數反對,有被“娛樂”的感覺。從汽車市場的角度看,出租車漲價,可能會促使一部分原“打車族”迅速加入到有車族行列,成為拉動車市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外因。北京車商就準備偷著樂吧!但油價大幅上漲,又給車商們當頭一棒。
5.“新三險”有互助的含意和功能,風險分擔,是社會化的基本保障措施,在用車主普遍認可,只看保額的多少了,這項政策對新車銷售沒有什么影響。
(且小鋼)
煙臺汽車交易廣場
4月份,煙臺汽車交易廣場共銷售汽車3675輛,銷售額37469.53萬元,較上月分別增長17.6%和21.14%。同比增長24.7%和24.39%。
4月份是今年前4個月中汽車銷售的一個旺月,各經銷商使盡了渾身解數,總算讓廠家基本滿意。
4月份經濟型家轎一路走紅,銷量大增。東風標致推出買斷車型大降價,吸引了不少顧客。新款雅閣穩中有升,馬自達6和銳志銷勢也較3月份有所增長,比亞迪F3和中華駿捷供不應求。從消費群體看,煙臺這樣的地級城市逐漸富裕起來的有房無車者是消費主力,并且這部分消費群體的增加還將延續3—5年。可以斷言,今后若干年煙臺車市將逐漸向上攀升。
(曲怒年)
上海聯合汽車市場
4月的暖意似乎誘發了消費者購車的欲望。油價上漲、消費稅提升、利率提高等理論上屬于汽車市場的利空消息,竟然全部被高漲的購車熱情輕易“消化”掉了,車市出乎意料的火爆,顯現出“井噴”景象。
4月份上海市私車牌照額度投放量為5000輛,比上月增加500輛。全市共有7888人投標,比上月減少2768人。由于投放量增加、投標人數減少,本月最低中標價、平均中標價在連續多月攀升之后略有回落。4月份最低中標價為37500元,比上月下降1000元;平均中標價38326元,比上月下降606元。4月份上海本地國產轎車上牌達到13113臺,同比增長59.25%,比3月份增長41.9%。
根據聯合汽車交易市場對駐場44家汽車經銷商的調查統計, 4月份共銷售汽車2561輛,總銷售額4.77億元。其中乘用車1625輛,占聯合汽車市場總銷量的63.5%;商用車936輛,占總銷量的36.5%。商用車中客車622輛,占總銷量的24.2%;貨車314輛,占總銷量的12.3%,比上月下跌41.1%。
4月份的車型銷量排行榜與上月大體相同,但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一是從未進入前十的桑塔納3000型,本月進榜且奪得榜首位置,銷量達到243輛。究其原因,主要是2月份上海市政府發出了高污染車的限行通告,對不符合國Ⅰ標準的車輛,分階段逐步限制在市區內環以內行駛。這一政策使得沒有達到環保要求的一大批車輛面臨更新換代,而大批使用化油器的出租汽車被迫更新。
二是榜單上依然還有進口車的身影,分別是第七位的沃爾沃和第九位的保時捷。沃爾沃是榜單前十位的常客,但保時捷是第一次進榜,并且是在消費稅提高、油價上漲的異常情況下進榜,實屬不易。購買高檔進口車的消費者,都是經濟實力強的高端消費者,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很低。并且這些豪華車是身份、地位、成功的象征,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利空因素也不能影響他們的購車愿望。
新汽車消費稅的出臺似乎對整個車市影響不大,除了部分應聲而漲的大排量高級車,大多數車型暫時還看不出太多明顯變化。但從市場長期來看,在燃油價格日益高漲,競爭趨向白熱化的今天,任何一個細微變化都可能放大為“蝴蝶效應”,從而改變車市的格局。
新的消費稅使得低稅率的范圍擴大,無形中增大了小排量車的競爭程度,1.0L以下的汽車壓力將急劇增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高收入的人群日漸增多,逐漸形成中產階層。中產階級是社會的脊梁,也是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決定市場趨勢。因此,中高級車將是競爭最為激烈的細分市場。但是此階層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更加理性和成熟,對中高級車,他們在關注品質、配置、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同時,也對其價格、使用成本和服務等方面更注重。單單價格不足以贏得市場,還需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務吸引消費者。這注定中高級車市的不安定,經過一段適應期后,各種因素必將逐步顯現其影響,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并最終導致中高級轎車格局和走向的變化。
(劉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