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存放自己的地方,那我們的精神存放在哪里呢?
在很多人家里,最集中存放精神的地方,莫過于書房。但是,書房是主人和自己精神對話的地界,和朋友、和家人要有什么精神交流盛放在哪兒?最好的地方莫過于茶室了,一杯清茗,幾個好友,聊幾句心有靈犀的話題,擺一盤散散淡淡的圍棋……
不過,這茶室不是現在流行的茶館,不是那種人際交往、交流信息、談論生意的公共場合,而是一種相對封閉、安靜的所在,人不能沒有獨處思考、放松自我身心的地界,也不能沒有和知心朋友推心置腹、切磋技藝的空間。
精神,它沒形沒影,可它也要吃也要喝也要住。建個茶室放精神,這是我們在布置家居時要考慮的。這座茶室,放在家中,亦可裝在心中。
正源于此,本刊自今日起開辟“私人茶室”欄目,走進一些精英茶人的家里,看看他們家中的茶室,感悟那種茶道人生。
屋外,珍珠來襲,已是狂風暴雨;
屋里,淡淡的茶香、柔柔的燈光,讓人有一種淡定的祥和。
紅木四件套、紫砂茶壺、名家字畫、彌勒佛、陳列著的茶具……在經過特殊燈光的包圍下,滿眼的驚奇化作一片和諧和安寧。
主人吳一禹,從事照明設計,同時在福州五四路的金百合酒店里經營著一家商務休閑型茶館,名為“茶色添香”。但這似乎不能滿足他嗜茶如命的偏執,于是他固執地要在新裝修的房子里為自己獨辟一方茶室。在這個茶室,依稀可以找到很多“茶色添香”的影子;一向追求完美的他為了那套紅木茶具,去了浙江,去了北京,最后終于在廣州的一家紅木家具廠淘到了這套價值八萬塊錢的紅木四件套。他說,好東西就是好東西,雖然當時有那么一點點心疼,可現在只覺得:花那些錢,值!
上好的鐵觀音,沸水沖下,頓時,茶香繚繞。
吳一禹說,結識茶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當時,有個年輕人經常到他的辦公室推銷茶葉,鍥而不舍,終于買下了一斤茶葉。誰知,這一喝,就迷上了,越喝越愛喝,喝的茶檔次也越來越高。現在雖不算是喝茶的行家里手,但應該也可算是一個“茶人”了。
雖然從商多年,但在吳一禹身上,絲毫沒有一個商人的世故,惟有真誠。也許,是因了茶吧!
吳一禹氣定神閑地坐著,泡茶,那么大的茶室,該叫茶廳了吧!他得意地說:“現在,我家的客廳已成為一種過渡,客人進來,一般都直接進茶室,喝茶聊天,整棟別墅里,利用率最高的就是這間茶室。”
身在商場,習慣了旅途勞頓下的繁瑣事務,只希望回家后,在裊裊茶香中,卸下滿身的風塵,以最簡單的方式為自己的生活添香。一如吳一禹一樣,天天都能在這樣愜意、祥和的茶室里喝茶,該是一種怎樣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