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我愛喝茶,不只愛喝芳香甘醇的好茶,偶爾也喝喝味道苦澀的茶,細細體會苦后回甘的滋味。”——李瑞河
在很多人心中,作為茶葉界的龍頭老大——天福名茶極為低調,外界人士對其總裁李瑞河大多語之不詳,甚至還有人以為天福的當家人是茶界泰斗張天福。1月,我們驅車來到了位于福建漳州漳埔的天福茶莊,直面這位茶葉界的領軍人物,一聞天福那悠揚不絕的茶香。
天仁之痛
追溯起李瑞河與茶的淵源,可以源自其前七代祖先去臺灣,從幾棵茶樹到幾畝茶園,世代為純樸的茶農。直到李瑞河的父親李樹木意識到種茶難有成就,便帶著家人到高雄岡山鎮開了家“銘峰茶莊”。1961年,李瑞河在臺灣開設了第一家“天仁茶店”。從此,李瑞河開始了艱苦創業,他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以“無年無節、不眠不休”的拼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由于李瑞河的用心經營,“天仁”的知名度一路攀升,陸續在臺灣擴張事業版圖,李瑞河一方面首創自制、自銷的經營理念,同時興建陸羽茶藝館訓練專業泡茶師與研發精致茶具,將中國人喝茶的習慣由簡單的解渴漸漸提升為生活中的一種品味與享受,天仁茗茶事業如日中天,先后更在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擁有五十多家連鎖店,同時更將事業擴充至制茶以外的食品、旅游、金融、證券等企業。
李瑞河不僅把茶葉賣到美國,在洛杉磯設立分公司,還在美國購地種植花旗參,把人參磨成粉,調和到茶葉中,創新為人參烏龍茶,取名“茶王”。“天仁”企業越做越大,李瑞河也開始跨出本行,進軍其他行業,成立了天仁證券、天富建設、天佑證券鄧十多家“天”字號的關系企業,天仁集團總資產最高時達到四十一億元,是本業天仁茗茶資本的二十多倍。
1990年,臺灣股市大跌,股指在幾個月間從一萬多點狂瀉至兩千多點,天仁證券一下子虧損三十億元。事業歸零,萬念俱灰的李瑞河甚至已經寫好了遺書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人生,但經過兩年半的沉寂療傷,時年已經五十八歲的他決心東山再起,而且再次選擇了他起家的茶葉行業,但這次,他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祖籍,福建漳州漳浦。
1993年,李瑞河把天仁集團交給親戚打理,自己帶著幾名助手來到漳浦,從開墾茶園開始,創立起如今享譽全中國的“天福茗茶”。
如果沒有那次臺灣股市的大空頭,李瑞河可能會做大“天仁”,但或許永遠都不會有今天大陸的“天福”。是“天仁事件”后的落寞和痛定思痛,成就了今天的李瑞河。十二年前的失敗猶如一杯濃濃的苦茶,李瑞河到今天終于嘗到了苦后回甘的滋味。
“我是打斷手骨反倒勇”,李瑞河如是說。
天福之路
十二年,對于天福茗茶來說,這是一段天降瑞福般的發展傳奇。
1992年,李瑞河在漳浦興建占地90畝的天福茶莊,并設立優良茶場,將臺灣四十年的制茶經驗在福建漳浦全力推廣,他親手教當地茶農如何種好茶,并將臺灣的制茶技術配合福建的特色茶,把自制、自銷的經營理念傳遞到中國大陸。
1993年,李瑞河先后在福州與福州農墾局合作創辦天福茶業有限公司,建立了1500畝優質茶葉生產基地及茶葉加工廠;隨后又在閩候上街鎮創辦天元茶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茉莉花茶、綠茶、烏龍茶的加工、拼配、包裝、出口等任務;
1997年10月,在天福茶莊的正對面、國道324線另一側,李瑞河又購地50畝,投資200萬美元興建天仁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作為茶食品的生產基地,公司不但生產茶蜜餞,還研制開發了茶月餅、茶糕、茶糖。產品還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使產品走向全世界。
目前,李瑞河組建的天福集團,在大陸已擁有8家公司、5座茶葉加工廠,以及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直營茶葉連鎖店540多家,計劃10年的奮斗目標已提前實現。“天福茗茶”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以他為總裁的天仁集團、天福集團,其營銷系統遍布世界各地,形成了天仁茗茶、天福茗茶兩個世界知名品牌,全球共有700多家茶葉連鎖店,已成為全球較大的茶業經營商,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茶王”。
2005年,李瑞河提前啟動第二期工程,在大陸增設500家直營連鎖店。使大陸的天福茗茶發展達到1000家。同時在漳詔高速公路舊鎮路段投資1億元,興建占地2000畝的服務區。另外,天福還將陸續在四川、江蘇等地建立類似的服務區。
文化苦旅
和天福分不開的是,李瑞河一生對茶文化的苦苦追求。
在臺灣,李瑞河先后創設了陸羽茶藝中心、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作為專事茶文化的挖掘、整理、創新、教學以及舉辦各種大型茶文化活動的實體,成為臺灣茶文化復興的發起人、領航者。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側重于舉辦茶文化交流活動,曾在人民大會堂作茶道表演及多次到福建、浙江、廣東等地舉辦各種茶道交流活動,還曾在臺、韓、日等地主辦或參加國際性茶道交流活動,為茶道的推廣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在大陸,李瑞河受邀兼任中華茶人聯誼會、杭州國際茶人之家的顧問,并親歷大江南北、跋山涉水了解祖國各地茶情、茶史、茶俗,實可謂為茶瀝盡心血。在他的倡導下,天仁、天福集團整理創造出典雅、實用、科學,既有傳統又有特色的一套套茶道用具及應用、表演方法,在漳浦天福茶莊,一直都堅持為往來的游客免費作茶道表演。
此外李瑞河還在天福茶莊內建設全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館,占地80畝,投資近4000萬人民幣。在博物院的大門石雕牌樓上,有一段“發乎神農間于魯周茶史淵源追互古,經見路與歌傳盧仝茗風愈盛看今朝”的石刻,便出自于李瑞河之手。博物館分主館、天福史館、日本茶道館、書畫院和奇石齋,院內遍布荷塘、石橋、涼亭、水榭、秀竹、茶葉大師吳振鐸的石像坐落在其中。
李瑞河還十分關注茶葉后備人才的培養,去年底,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在位于盤陀天鵝山天鵝湖畔動工興建,成為目前全球第一所茶專業學院,專業培養茶葉生產加工、茶藝文化等多方面人才,學院的成立也算完成了李瑞河多年來的心愿。
在李瑞河的心中,他有著一個宏大的愿望。他期望有一天能改寫目前全世界紅茶占70%、綠茶占24%、烏龍茶占5%的市場占有率,希望隨著中國大陸的強大,不但能讓中國人重視國飲,更讓全世界了解中國茶道的博大精深,使中國茶能占到世界市場的一半。
名人評語
李瑞河先生從事茶業近50年,在臺灣創辦了天仁集團,在大陸創辦了天福集團,帶動了兩岸茶產業的振興與發展,給兩岸的茶農帶來了極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了茶產業的繁榮。
——張克輝全國政協副主席
他,令人欽佩。他獨具的人格特質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決心,成就了他不平凡的茶事業。他更是當今社會激勵人心的道德標桿與企業典范。
——林洋港 臺灣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