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展票據市場,要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服務、促進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方式、健全社會信用制度、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需要相適應,不斷加強金融法制建設、合理規避票據風險、堅持真實貿易背景原則、發展票據市場工具、建立票據專營機構、建立票據業務信息系統、加快票據利率市場化進程。
關鍵詞:票據市場;金融服務;貨幣政策
中圖分類號:F8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6)04—0177—02
票據市場作為短期融資的重要場所,一方面通過票據承兌、貼現直接為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另一方面通過票據轉貼現、再貼現滿足商業銀行融資的需要。同時,中央銀行通過票據市場進行再貼現操作還可以完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改善間接宏觀金融調控。為此,筆者就如何進一步規范與發展我國票據市場,以保證其發揮最大效能,談些粗淺看法。
一、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金融領域市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票據市場建設得以長足進步,票據的融資功能得到極大增強,票據市場的融資規模穩步擴大。同時,自i995年《票據法》實施以來,相繼頒布和逐步完善了一系列有關票據業務的法規和制度,大幅下調了再貼現利率,改進與完善了貼現利率的生成機制,票據市場體系得以初步確立。
盡管近幾年我國票據市場發展迅速,但仍存在諸多不完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票據市場發展不均衡。在經濟發達地區,商業匯票簽發、承兌、貼現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商業銀行通過辦理票據承兌、貼現,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在經濟欠發達省份,商業匯票仍局限于傳統的“五行業、四品種”范圍內,票據業務發展緩慢,票源瀕于“枯竭”。
二是票據融資所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還很小。票據貼現余額占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的比重普遍偏低。
三是票據市場工具單一。目前在我國的票據市場上只有交易性票據,而且在交易性票據中,銀行承兌匯票所占比重高達95%,商業承兌匯票不足5%。受社會信用環境的影響,商業承兌匯票在大部分地區仍難以被市場主體接受。在單一銀行承兌匯票的情況下,票據業務發展完全依賴于銀行信用,既不利于商業銀行防范票據風險,也不利于企業擴大票據融資。
四是票據市場的基礎建設滯后。目前尚未建立全國統一的票據業務信息系統,票據的簽發、承兌以及流通、轉讓和查詢、查復等,都是采取實物券形式和手工操作。與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同業拆借市場相比,票據市場發行、交易的現代化程度很低。
五是一些市場主體不堅持商業匯票的真實貿易背景原則,違規操作,票據風險時有發生。這種票據違規行為嚴重干擾了票據市場的正常秩序,動搖了社會對票據業務的信心,不利于票據市場健康發展。
六是缺少專業性票據經營機構,市場主體參與熱情不高。由于我國專業性票據經營機構發育遲緩,使大量持有的商業票據無法貼現或辦理貼現手續繁瑣、效率低下,影響了資金正常周轉,進而影響企業運用票據的積極性。而商業銀行作為票據市場上最重要的主體,由于缺乏利益激勵積極性自然不高。
七是結算渠道不暢,影響票據業務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一方面款項回籠較慢,票據資金難以及時入賬;另一方面退票問題比較嚴重。從而使票據的支付結算功能大打折扣,損害了票據的社會聲譽,降低了票據的使用效率,制約了票據的應用推廣,進而影響票據業務的深入發展。
八是不法分子利用票據進行詐騙犯罪活動,偽造票據、變造票據、“克隆”票據、“以假換真”調換票據和偽造增值稅發票、交易合同、查詢查復書等,以此套取、詐騙銀行資金的現象日漸猖獗,加之企業信用制度尚未建立,企業信用低下,又缺乏權威性資信評估機構,企業逃費債現象時有發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票據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規范與發展我國票據市場的措施
鑒于上述不完善因素,筆者認為,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在發展中規范,以規范促發展。發展票據市場要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服務、促進商業銀行轉變經營方式、健全社會信用制度、完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需要相適應。具體應注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強金融法制建設,為票據市場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一是強化法律意識。票據市場從業人員要熟練掌握和嚴格遵守《會計法》《票據法》《擔保法》《貸款通則》及《支付結算辦法》等金融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正確使用票據,規范操作程序,以保障票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銀行信譽。同時,還要廣泛宣傳票據知識和相關金融法規制度,使全社會正確認識和使用票據,準確行使票據權利和履行票據義務,妥善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票據權益。二是加大執法力度。中央銀行應加強對票據市場的監督管理,嚴格規范票據市場的結算秩序,對承兌銀行隨意延壓、無理拒付等違規行為進行公開曝光,并依法給予處罰,直至暫停或取消其承兌資格。同時,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有不良票據行為的企業,要在金融系統內部進行定期通報,并將其納入企業信貸登記系統,使金融系統形成合力制裁不守票據信用行為,共同防范票據風險,為票據市場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規范的環境。
其次,積極穩妥地發展票據市場工具。鑒于我國社會信用環境現狀和票據市場初期的實際情況,應按照先交易性票據、后融資性票據,從以商業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為主、逐步推出本票(商業本票和銀行本票)業務的順序安排,發展票據市場工具。現階段,應在繼續穩步發展銀行承兌匯票的同時,大力推廣使用商業承兌匯票,盡快建立和實行商業承兌匯票簽證制度、商業承兌匯票市場準人及退出制度、商業承兌匯票保證金制度和抵押擔保制度,通過規范管理、積極引導,使之成為主要的票據市場工具。同時,可考慮在規范管理的前提下,選擇一些地區和具備條件的商業銀行試辦本票業務,為今后發展融資性票據摸索經驗。此外,還可逐步將存單、保險單、信用證等納入票據范疇,嘗試開發無擔保票據和公司票據等商業票據,不斷創新和豐富票據市場信用工具。
第三,支持商業銀行建立票據專營機構,發揮市場中介作用,提高票據業務效率。商業銀行建立票據專營機構,是現階段票據市場組織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票據專營機構作為中央銀行票據再貼現的對象,應逐步成為傳導貨幣政策的中介。商業銀行通過建立票據專營機構,采取票據業務集中經營的方式,在有效防范票據風險,提高市場效率,實現規模效益同時,也能夠發揮市場中介的作用,有利于推動票據市場的發展。因此,應采取具體措施,支持商業銀行在經濟發達、市場化程度高、金融機構集中、輻射能力強的中心城市設立票據專營機構。
第四,建立票據業務信息系統,加強票據市場的基礎建設。一方面要加快支付結算改革步伐,建立全國統一的支付結算體系;另一方面可考慮利用現有的銀行間同業拆借系統和全國電子聯行系統,逐步建立票據業務信息查詢系統、交易系統和監督管理系統。注重運用計算機手段,提供信息服務電子商務平臺,提高票據發行和流通轉讓的現代化水平,以解決票據市場效率和市場主體間缺乏交流以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還要創造條件,逐步實現票據無紙化交易。
第五,適當增加票據市場利率彈性,加快票據利率市場化進程。再貼現利率作為基準利率,直接決定了票據市場的價格基礎。因此,中國人民銀行厘定再貼現利率應符合產業政策和貨幣市場建設的目標,根據產業政策的需要,分檔次、有差別設定,適當增加票據市場利率彈性,使利率反映市場資金供求變化,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導向,并通過利益趨動引導商業銀行積極辦理貼現業務,改善資產結構,實現資產多元化。對國家重點支持產業的商業匯票貼現和再貼現率應適當降低,以鼓勵這些行業通過票據融資加速建設步伐。同時,在票據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放開利率管制,以市場化管理為主,由供需雙方自主入市、自動議價、自愿成交,使票據利率適應并促進票據市場的發展,逐漸形成銀行貸款利率、商業票據利率、同業拆借利率和中央銀行再貼現利率的合理價格級差,逐步實現票據利率市場化。
不難看出,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結構單一,貸款流動性較差的現實情況下,規范與發展票據市場,有利于解決企業的債務拖欠,增強信用觀念,也有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提高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更有利于中央銀行穩健貨幣政策的深入實施。在票據市場建設這一系統工程中,我們今后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可謂前景廣闊、任重而道遠。
編輯/楊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