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高岱,留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他那為人為藝的執著、精誠和真切。
進入90年代以來,高岱的書法藝術創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95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書法家”,并在小同一系列的大展中多次入展、獲獎。
人約在1993年之前,山東書法領域還幾乎沒人知道高岱這個名字。而在其后的短短數年里,高岱卻迅速地把握住書法水平的某些“制高點”,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其實,每—位書法家背后都有著艱辛而刻苦的歷程,只是他們生活的閱歷和書法藝術表露的方式和機遇不同。高岱的書法藝術造詣當然不會是空中樓閣,他同樣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修煉過程,只不過那是一個寂靜的、他人很少知道的過程。在我看來,高岱的書法藝術成長過程是一個厚積而突發的過程。他的突發很自然地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他的厚積則少有人去追溯。
高岱還在幼年的時候,就對書法有著強烈的熱愛。他在對書法藝術執著努力追求的同時,對待書法的社會活動卻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這恰恰反映了他對書法獨特的一種虔誠、謙虛、純真的心態:當然,正是有這樣一個過程,客觀亡也造就了他強烈的自我把握意識和創作的獨造性潛質。在其書法學習的道路上他是很幸運的,曾受到歐陽山石、宗惟成、魏啟后、朱學達等老一代著名書法家的悉心指教,無疑這對他書法技巧的提高和書法審美觀念的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岱對傳統書法下過系統而深入的工夫,大抵楷書從唐楷入手,對顏真卿等有過長期的臨習過程,而行草書則對顏真卿、米芾用力最多。除此之外,他對上自漢簡魏碑,下至黃道周、王鐸均下工夫認真地研究。
高岱的書法尤以行書見長。近幾年來其行書又在不斷發展變化之山。我最初見到其書法——如其人,瀟灑、流暢、精神,字平行間有著濃重的米家氣象。隨后行一段時間他曾于行書之中加雜著《急就章》之章草“味道”。而近來他則又大不相同了,如今于行筆之際加入了生拙、蒼渾之感,審美傾向也由雋雅優美轉而稚拙、厚重。高岱的行書有著強烈的藝術感,這不僅僅來源于其長期而艱苦的磨礪功夫,更在于其突出的藝術領悟能力。他能在其學習的諸多優秀字帖中迅速概括和把握對創作和追求有價值的東西。
高岱的書法質量在于其書寫態度上強烈而自覺的藝術心態。他總是盡力去抽象書寫漢字的藝術部分,而不去顧及其它。
從近幾年的許多大展山觀察高岱的作品,不難發現其書法面目的變化是很大的。然而我們從藝術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書法藝術確實又是在不斷遞進著的。高岱是一個創作思想十分活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有著明顯的個性并呈現出風格化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