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自以為遭受的挫折和不公正待遇時,往往會采取消極對抗的態度。應該說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這卻往往會引發出許多牢騷和消極的抱怨,甚至會惹事生非,造成單位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猜疑,從而破壞集體中的和諧氛圍。
在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一些好高騖遠自以為是的人,他們總是抱著“天下之大,舍我其誰”的不正常心態,做起事來心浮氣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又做不了,不會也不愿意自我反省,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種喜歡嘲弄別人,對任何人任何事情都吹毛求疵都怨氣沖天都抱恨埋怨,他們的思想意識和精神漸漸地與日新月異的時代格格不入,于是他們就滿腹委屈,滿嘴怪話,逢人就說,見人就講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像一個怨婦一樣喋喋不休地告訴人們他曾經如何如何勤奮工作,如何如何才華橫溢,上級如何如何有眼無珠……這樣的人最后的結果不外乎兩個:一是至死毛病不改郁郁終生,二是形單影只落落寡歡,像祥林嫂一樣被人們避之唯恐不及。
人的生命,精力和金錢都是有限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謹慎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那些只顧把短暫的生命花費在說人長短,毀謗他人的人,實際上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是沒有時間成功的?!俺林蹅扰锨Х^,病樹前頭萬木春”,時代不會因為某些人的抱怨而放慢前進的步伐,社會也不會因為某些人的牢騷而改變顏色。不要誹謗生活,不要傷害別人,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誹謗別人就是誹謗自己。耐得寂寞才有福,一個人要想活得好活得瀟灑,就要修煉出一種淡泊明利的心境;只有具有包容天地虛懷若谷坦蕩大度的胸懷,方能寧靜致遠拒郁悶于身外。
當然,耐得寂寞的生活是平淡的,默默無聞的,但這是一種意境,一種灑脫。其實,耐得寂寞,也是一種和諧的過程,是智慧,意志,力量的積累。并非自卑自賤,甘于平庸頹廢,也不是自甘落后與沉淪,更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一種積累,一種探索,一種奮斗!
(摘自《西北電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