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農歷的甲申年就要到來了。心里雖不像小時候那么強烈企盼,但總還是希望它到來。就像這兩天晚上老是不好睡,一閉上眼睛,小時候過年的場景,就一幕幕浮現出來。
對于小時候的我來說,過年不是一句空話,是要真真實實的過。
每當甘蔗上市的時候,我就知道離過年不遠了。首先,甘蔗是我們家冬季主要零食之一。其次,甘蔗殼要用來熏臘肉。由于其它零食像水果糖,蛋糕,餅干較貴,而且每每我品嘗它們都作一副猛虎下山狀,努力打蕩。因此,家里不會敞開讓我吃,所以一個冬季就數我甘蔗吃得最多。在那段時間里,會經常看見幼小的我,倚著門,手里拿著半截甘蔗,辛苦的“勞作”。不過,付出總是有回報的,除夕夜桌上那香噴噴的香腸,半肥瘦、亮晶晶的臘肉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家里的甘蔗越來越少時,甘蔗殼就越來越多了。堆在我們家側邊的小壩子里,厚厚的,足有四五厘米高。這時,就要開始熏臘肉、香腸了。聽大人說,早些年,我們這里燒柴,要過年時,大家就把豬肉、香腸掛在灶頭上,燒柴火產生的煙子,順便就把肉熏了。后來燒煤,沒有柴火,熏肉就得單獨作為一件事情來做。要買松柏枝,要甘蔗殼,還要引火用的刨花,反正有點麻煩。
香腸、豬肉、排骨、豬舌頭都準備好了,外婆就會在我們家四合院中間用竹竿支起一個三角架,上面罩上許多報紙,防止煙子四處飄散,下面堆滿了松柏枝,甘蔗殼。點燃刨花,把甘蔗殼和松柏枝慢慢蓋在上面。松柏枝是濕的,所以火花就燃不起來。熏臘肉要的不是明火,是暗火憋出的煙子。有時火苗竄高了,松柏枝都壓不住,就要把火苗踩熄。這時,我就會英雄救外婆,邁開我的飛毛腿跑過去,風風火火的把松柏枝,甘蔗殼踩了又踩,蹍了又蹍,揚起一團灰,弄得外婆一臉都是。
接下來,我照樣會很快活的從家里跑進跑出。提著香腸,一塊塊被外婆早用胡豆瓣醬糊好的紅紅的臘肉,還有豬舌頭往三角架上掛。
當松柏枝越來越少時,堆甘蔗殼的小壩子,也就漸漸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小小的,窄窄的,用水泥打提不平順的長方形小壩子。這時候,香腸、臘肉、排骨就被熏得嗞嗞冒油,漸漸地,越熏油越多,擋也擋不住,直往地下掉,弄得地上東一滴,西一滴油漬,像是暴風雨前下的急促的大雨點。
耗盡了松柏枝和甘蔗,換來的卻是烏紅發亮、熏好的上等臘肉,烏的是被煙熏的,紅是肉和胡豆瓣的顏色,亮的是熏出的油。這時候外婆那布滿皺紋的臉也是又黑,又紅,又亮,像做了不成功的美容。
這時,基本上就到了臘月的盡頭了,街上就有火炮、煙花賣了。煙花和火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煙花是屬于大眾的,而火炮是屬于個人的。煙花往往有比較花哨的外衣,放的時候往往發出優雅的聲調能夠做到大家欣賞。像沖天炮,點燃后,發射到空中呈噴泉狀的同時,發出優揚、婉轉的和聲。火炮就不一樣,它往往只有紅色的外衣,有的干脆還是廢舊報紙包的。放炮時的聲響是急促的,像悶在鍋里的銅豌豆,這方不爆,那方爆。爆破聲異常響亮,一聽到就叫人心急。放煙花時,煙花發出的聲響,讓放煙花的人,看煙花的人基本都能接受。但火炮就不,往往是放火炮的人一廂情愿,那種毫無防備帶有預謀的急促爆破聲,我就受不了。
在我們四合院里,火炮,就數對門的郭二娃,最早放。每每在我做寒假生活,或者是看小人書時,他就開始放了,放的還是黃煙炮。不僅火炮爆破的聲音難聽,而且還夾帶著一股黃色的煙霧。對此我不僅僅憤恨,還有點恐懼。因為《西游記》里的妖怪出場就是這種黃色的氣體,直到看到黃色的煙霧被風吹散后,空無一人,我才放心。他讓我防不勝防,他不會向我預告,沒有絲毫放與不放的跡像,一切都像是有了安排,一切又都好像沒有安排。那些黃煙炮,簡直就像是埋伏在我周圍的定時炸彈。有時候,他放第一個火炮,我心里就咯噔一下,于是放下手中的事,無奈的期待他放第二個,可他偏偏就不放,等到我差不多恢復了元氣,他又開始放了。
他讓我忿,讓我懊惱,讓我無法估計他放下個炮的準確時點,讓我無法預見自己的生活,讓我沒有安全感,讓我隨時隨地不得安寧。我一遍遍的在心中對他賭咒發誓的謾罵,也無法彌補我內心的創傷。
于是我求助于大人,在家里發牢騷,可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爸爸、媽媽根本就沒覺得這是一件事情,他們對我義憤填膺的措詞敷衍了事,對我過激的言語還表示不滿。媽媽說得更絕,你可以不聽??!我就很納悶,他們怎么能容忍,怎么就不顧我的感受?我那么痛苦,他們一點感覺都沒有,莫非他們耳朵有問題?他們無法理解我那欲哭無淚的心境。幸好還有外婆,她體諒我。外婆說,她去跟對面郭二娃說,讓他不放了。果真,我過了幾天舒心日子??墒菦]過多久,他又照放不誤,我也沒有辦法,畢竟快過年了,放火炮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了,讓他再不放,似乎也說不過去了。
那段日子,我置身于晴朗的天空下,頭上卻頂著一個大大黃煙炮,它讓我的心境總也晴朗不起來。
不過我也不是一味的就討厭放炮,有一段時間我就非常喜歡,那就是除夕夜十二點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放的是鞭炮,放炮時間較持久。那是火炮在向人們訴說,新的一年里有多么美好。有時候,我們在舅舅家里吃年夜飯,快到十二點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就飛快的往家里趕。到了十二點正,爸爸就點燃準備好的鞭炮,我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用手掩住耳朵,在家里活蹦亂跳。新的一年來了!隨著噼哩啪啦的鞭炮聲,濃烈、刺鼻的煙子也就隨之涌進了屋里。那不是煙子,是新一年的希望。煙子里有我的巧克力,有我的雙百分;有爸爸寫的文章;有外婆健康的身體……這時全家人都被幸福包裹著,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樣甜。
鞭炮聲一直要延續到晚上一二點鐘。到了門外只有稀疏的鞭炮聲后,我就嚷著要出去。爸爸只好帶我往外走,平時走了無數次的街,突然間變得寬敞起來。臨街的小攤沒了,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沒了。突然間我就覺得世界真大,真玄,那么多的人都往哪里去了啊?第二天,他們定會比我還早的出現在這條街上,那么多怎么就能說來就來,說走就全走了?只見一條街全是裊裊的青煙,空氣里彌漫著硫磺的味道,風吹來,它們就四處飄散。家家戶戶門口都積攢著很厚的鞭炮屑。從他們門口過,隱隱聽到里面鬧哄哄的,有大人的喊聲,有小孩的叫聲。我心里不禁遐想,他們過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年?是不是像我們家一樣,年夜飯有外婆做的香腸,有我愛喝的蘑菇湯……爸爸在前面笑吟吟的牽著我的手,我不知道他笑什么,總之我的心情是很奇妙的。現在想起來,完全是一種領導驗收一年工作的心情。厚厚的,綿扎的,踩上去極具有質感的鞭炮屑,就像是地毯,走在上面我就覺得心里踏實、愜意,每年的工作驗收從來沒讓我失望過。
只是,好久都禁止燃放鞭炮了。據說,過年放炮的代價太大,單是除夕晚上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大多是小孩),被火炮炸傷了手,眼什么的。雖然現在禁止放鞭炮,但是不知由那位高人發明的踩氣球也能達到鞭炮那種聲響。當然鞭炮同氣球是有區別的,一開始看到晶瑩剔透、五花六色的氣球,我不忍心踩??墒强吹綃寢屇敲磁d奮,快把我辛辛苦苦打了一個下午的氣球踩完時,我就開始心里不平衡。我也要踩,不踩白不踩。
過年的滋味與原來不同,不是僅僅因為禁放鞭炮。由于踩氣球的聲響同鞭炮雷同,我們就姑且把它們相互替換。只是童年的小伙伴,古老的四合院,逝去的年華,流失的青春要用什么來替換?我又能用什么來替換?現在過年,少有了原來熏臘肉,做米花糖,放鞭炮等事,增添了送花,巧克力之類的新景像。不管怎樣,我想那只是我們過年的方式變了。外在的東西本來就容易變,只有彌散在心中的愛不曾變。愛在外婆燒的蘑菇湯里,愛在爸爸,媽媽等我回家的殷切目光里,愛就是我下晚自習回家,等待我的那盞燈。曾幾何時,我們身處困境,沒有了友情,也丟失了愛情,但有一種愛卻始終對我們不離不棄。有時你以為它離你遠去了,驀然回首,它還在那里,望著你靜靜的微笑著……
所以,一想起過年,我就仿佛一個人浸潤在冬日的暖陽里。一只手牽爸爸,一只手牽媽媽,踩在軟綿綿的鞭炮屑上,像是一腳踏進了深秋的落葉林。我們看街上幸福散步的一家三口,看相互攙扶的爺爺,奶奶,看活蹦亂跳的小孩子們……就像是看到了我自己一樣,頓時就會感到滿心的溫暖,就有無邊的幸?;\罩著我們。所以,年就一直過到了現在。
責任編輯 江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