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期建設特別是經過“十五”時期的發展,冷湖以鉀資源開發為龍頭的鹽化工業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對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但從整體看,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發展水平不高,產業鏈條短,競爭能力弱,工業發展水平仍處于初期階段的較低層次。因此,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循環工業經濟建設是實現冷湖“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必然要求。
一、立足實際,加快冷湖循環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任務
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不斷調整發展思路,構建冷湖循環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以增強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為目標,依托鹽湖資源優勢,全面促進產業升級:堅持依靠科技創新帶動工業化,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工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優化發展環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冷湖產業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按照以上思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加快冷湖地區循環工業經濟發展的任務主要是:
(一)進一步確立資源加工業的主導地位。今后幾年,資源加工業增加值繼續保持在80%以上,并基本形成以資源加工業為主的循環工業框架。
(二)增加循環工業經濟投資規模,提高投資效益。
(三)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效益及吸納就業的水平顯著提高。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保持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勢頭,做大工業總量,使鹽化工業成為冷湖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促進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布局合理的工業發展格局。下大氣力拉長產業鏈條,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實現工業經濟增長質量、效益、結構和生態環境相統一。同時,積極建立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支撐和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二、大力發展資源型經濟。全面促進鹽化產業升級
以察爾汗鹽湖、東西臺鹽湖資源綜合開發為依托,重點發展馬海湖、昆特依、大鹽灘三個工業礦區,堅持以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為發展方向,著力發展鹽湖化工產業鏈,進一步提升發展層次,提高發展能力,增加產業附加值,全面提升產業結構。同時,深入抓好做好馬海湖、昆特依兩個正在開發的鹽化工業礦區的規劃管理工作,在“四統一”和“開發主體單一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下,大力推動鹽湖資源開發向深度、廣度發展,拓寬鹽湖化工產業發展空間。進一步加快鹽湖資源開發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增強資源綜合開發和加工能力,并力爭今后幾年內擺脫資源開發單一化的局面,建立資源綜合利用和產品多樣化的鹽湖化工產業結構。
三、大力培育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
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認識到,要推進冷湖新型工業化和循環工業經濟建設,必須抓好工業項目建設。一是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認真做好工業項目的前期工作,圍繞地區產業發展重點,規劃、篩選和論證一批工業項目,建設工業項目庫,把工業產業發展落實到具體項目上。二是加強項目的對外推介,增強招商引資和爭取國家、省、州支持的吸引力。三是認真抓好項目的組織實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一批產業間關聯度、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項目,加強項目建設過程各個環節的管理,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四是在今后幾年將著力抓好察汗斯拉圖芒硝深加工項目、高純鎂砂項目、一里坪晶間鹵水綜合開發項目等一批帶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重大工業項目,落實一批中小項目,保持項目建設的連續性,不斷增強工業發展后勁。
按照“誰投資、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建立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融資方式多樣、宏觀調控有效的投資體制,增強吸引內外資的能力,為加大地區工業投入搭建平臺。進一步加大政府在技術改造等方面的資金支持,引導投資方向,不分內外,不分所有制形式,重點支持優勢循環工業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切實把民營經濟作為冷湖工業增長的重要途徑,積極營造民間投資和創業發展的有利環境,引進省內外、州內外民營企業參與冷湖結構調整和興辦企業,引導州內外民間資本到冷湖自主創業。同時,健全社會服務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 度,提高民營經濟的發展水平。積極運用產業政策等手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扶持民間投資建設項目。針對冷湖地區工業發展現狀和實際,把發展民營工作作為振興地區經濟、增加就業的重要舉措,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宏觀指導,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各種合資合作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做強做大。
四、認真做好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始終把建設節約型經濟作為冷湖地區循環工業經濟健康協調快速發展的重中之重,認真處理好開發資源與保護環境的關系,積極探索適合冷湖區情的循環經濟之路。
一是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著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對資源的勘探力度,增加后備資源,保證資源接續。進一步摸清家底,加強科學規劃,合理統籌開發和使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延長資源服務年限。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合理利用水、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提高共生伴生資源、再生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水平,在現有各工礦區積極推行“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發展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節約資源和生態保護的生產方式,走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二是大力推進資源節約,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結合冷湖資源開發的現狀和資源特點,積極做好科學配置和產業布局工作,組織合理的工業鏈,大力推廣資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小的先進適用生產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加強對環境污染的監督管理,下決心淘汰產品質量低、浪費資源大、污染環境嚴重和不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落后生產能力。同時,對新上工業項目和新建工業企業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環保標準,杜絕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現象發生。加快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應用,不斷規范各工業企業合理利用資源,努力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地區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全力優化發展環境,為循環工業發展提供保障
就冷湖地區目前工業發展水平而言,進一步加強工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制約工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是發展冷湖循環工業經濟的重大問題。目前,馬海湖、大鹽灘等主要工業礦區的道路、供電等基礎設施仍然比較滯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開發成本過高,加之工業產品外運的交通條件較差,對今后冷湖資源型循環工業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建議州委、州政府能夠在礦區道路、電力、工業產品外運通道等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冷湖予以幫助和扶持,進而為我們進一步加快冷湖地區循環工業經濟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堅持依法行政,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實行行政公示制、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服務承諾制。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搞好對企業的引導和服務,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和“三亂”等問題,努力減輕企業負擔。著力打造“信用冷湖”、“平安冷湖”,堅持依法治區,進一步加強經濟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營造有利于投資和發展的法制環境。大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實行對安全生產重大事故的責任追究制,完善傷亡事故賠償和生產安全事故經濟賠償制度,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冷湖循環工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把推進新型工業化擺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嚴格落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規劃和產業政策,加強對地區循環工業發展的協調、指導和督查,努力在全區形成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