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電影史,通常也會是這個民族的心靈史。紀念中國電影百年,不僅是評述著一種技術的發展,一種文化的進步,更是在關注整個民族,在跌宕起伏的一百年里,內心的成長和成熟。
一個經濟開始走向富強的國家應該在精神上走向自信和理智,而對于電影空間逐漸寬容和扶助,則是顯示一個政府自信和成熟的重要標志。
似乎是要為百年電影捧場,年末中國著名的兩位電影導演以其新作的同期登場演繹子一場文化事件。張藝謀再次證明了他已是商業電影的老手,而理想主義的陳凱歌終于大量使用起他曾經厭棄的特效和繁復的商業營銷,來包裝他沉重的思想,盡管太多人認為這是種稚嫩和滑稽。通過他們的經歷,人們是否在迷茫和猶豫中,也堅定了自己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應該的選擇呢?
福娃
“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一“北京歡迎你”。距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1000天的時候,奧運吉祥物終于發布,和歷屆奧運會的一兩個最多三個不同,中國一下子就發布了五個。
盡管出了五個,但是全面發展的福娃還是沒能照顧過來全國人民和方方面面對奧運的熱烈情緒,沒有中國龍,沒有孫悟空,熊貓就是選上了,也沒叫上歡歡(當然也不能叫盼盼了)。
福娃寄托了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但是中國人民更需要大力宣傳福娃,推廣福娃,解釋福娃,否則世界人民不一定都能理解這份滿含中華文化的深意。北京一個幼兒園的孩子們最坦率:除了能認出一個是熊貓外,其他都看不出來,不過都挺可愛的。他們長大以后會理解的。
超級女聲
“超級女聲”似乎以一個娛樂節目的身量背負起這個變革社會太多的內容。但當超女以及相關的“大詞”被輿論反復地評說咀嚼后,卻似乎失去了原本或振奮或深刻的力量,而衍變成一種流行的時尚,“平民”、“快樂”、甚至“無門檻”和“海選”一夜間仿佛成了諸多商品討好市場的美麗包裝。
雖然“超級女聲”已在上半年早早結束,但支持者們的狂熱依舊在下半年延續。而這種狂熱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其年齡的跨度,其死心塌地的忠誠度,其短時間即可形成大規模支持者等等的特征,在我們的記憶中似乎并不陌生。
本以為這個時代的人早已不會再為某件事而激動,也常常自詡對一切產生了免疫力,但事實上,被厭倦的只是那些老套的手法。當有個東西被換了一種面目出現時,那些隱匿的、不亞于他們上一代的狂熱就轟然爆發,只是這次,是被市場杠桿撬動。
大長今
與中國足球隊的“恐韓癥”一樣,近年來影視界的某些人士也在“韓流”襲來時感到了寒意。《大長今》能夠火爆,就在于通過比較,做出了中國的許多電視劇無法做到的東西。
有一點或許很重要,由于在儒家文化上中國是韓國的“母國”,因此中國人在“韓流”的侵襲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一種新奇,還有在集體無意識下透過它提供的信息,對傳統文化的追憶,并思考如何把文化從欣賞品,變成其他的東西。
禽流感
2005年,全國禽流感疫情出現了迅速蔓延和多點散發的態勢,并發生了少數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亞洲開發銀行的官員稱,盡管禽流感在華演變成流行性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但一旦成真,中國經濟將遭到重創,損失額相當于中國GOP的1.7%—5.3%之間。
盡管出現了個別地方官員不配合公布疫情以及否認人禽流感病例的非正常現象,但中國政府處理禽流感問題的透明度比SARS初期有了大幅進步。截至12月21日,中國31個禽流感疫區已有29個解除封鎖。
全民博客
在2005年年末,如果一個人還沒有寫博客,那可能真的落伍了。博客的數量正在以每日數千人的數量增長。
博客早讓各商家看中,但它更在成為一種文化。精英與草根的界定,成了博客在中國最引人注目的焦點詞匯。草根派認為,“博客無須質疑是一項草根行為,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機會,精英與否不能與你的博客觀眾多少成正比。”而精英派則認為潛在的媒體精英在博客世界找到了發揮的機會。
由于一些博客的言語表達無限制,人們開始議論這種傳播方式應有什么樣的社會責任。
戶籍改革
2005年10月26日,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透露,公安部正在抓緊研究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擬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
在此之前,中國一些地方已經在進行戶籍改革的試點。如河北、浙江、廣東、河南等地,有成功也有挫折,尤其是鄭州的戶籍制度改革說明,改革應該逐步推進,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必須依靠消除城鄉差別、城城差別來完成,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過,眼前最為重要的就是,逐步取消附加在戶籍上的各種不均衡的利益。
虐貓風波
復旦大學數學系2003級研究生張亮亮,先后收養和購買小貓達30多只,多只小貓下落不明。其中一只白色小貓一只眼睛被戳瞎。后來,張亮亮承認自己打了小貓,然后就扔了。
張亮亮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一直沒覺得小動物是有生命的,只是一個玩具而已。”他的心理醫生金武官認為,最為關鍵的是他對生命的認知不夠健全。他沒有認識到世界上任何的生命都是珍貴的,沒有對生命的感恩之心、惻隱之心和敬畏之心。
張亮亮生于1981年,是富有爭議的“80后”人,他于1998年考入復旦大學數學系學習。父母一直對張亮亮期望很高,也很嚴厲。
食品安全
2005年,不少知名企業的產品受到質疑:亨氏的蘇丹紅、卡夫樂芝餅干含有轉基因成分、可比克“薯我香”薯片菌群超標等等,這一系列事件使人目不暇接,強烈沖擊著消費者的消費信任。
雖然事發后,企業運用危機公關,化險為夷,但是風波過后,不少消費者仍然膽戰心驚。中國政府在2005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
教育改革
2005年人們談論得最多的話題之一無疑當屬學費。教育產業化遭到質疑后,“免費義務教育”試點成為部分省市教育改革的熱點。而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則認為,國家助學貸款不能落實,關鍵原因在于有些地方對這項政策不夠重視。
對于大多數高校學生來說,他們擔心的是另一個問題:交完學費,讀完四年大學,能夠找到工作嗎?教育部長周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保證應屆生就業率不低于上年的水平,就業率要達到70%。
醫療改革
2005年是醫療體制改革的多事之秋。它的每一次出場,爭議與焦灼感一直常伴其左右。
11月10日,衛生部部長高強再次強調:由政府制訂統一區域衛生規劃,根據公共衛生服務和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確定保留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和規模,負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其余的公立醫院可引入市場機制,吸收社會資金,改制改造成社會非營利或營利性醫療機構。
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經濟社會藍皮書》指出,買房貴,上學貴、看病貴已成為新的民生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