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已知的油脂品種據說有上萬種,常見的也有6 000多種,可被用于人類食用的占總數量的90%以上。不恰當地食用油脂有可能危害健康,因此食用油脂要注意安全、營養、健康與均衡。
特殊群體對油脂的攝取需有針對性。對于中老年人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要以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核桃油等為主,盡量少吃動物油。尤其是心腦血管病患者,更要選擇有利于配合治療這類疾病的植物油。而對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來說,則不必過多限制動物油(肥胖者除外)。
掌握食用油偽劣品的鑒別方法
一看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
二看透明度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混濁。
三看有無沉淀物高品位油無沉淀和懸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香油摻假較多)。
五聞各品種油有其正常的獨特氣味,而無酸臭異味。
六查對小包裝油要認真查其商標,特別要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期,無廠名、無廠址、無質量標準代號的則不可靠。還要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散裝食用油。
食用油的科學使用
一般來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高溫烹調時容易變質,也容易起油煙。隨著油脂加工技術的進步,經過精制處理的植物油發煙點都明顯提高,例如精制過的大豆油和菜子油的發煙點還高過豬油。另外,在油炸食物時,將油熱至七分熱即可(熱油時,將竹筷放入,筷子周圍起泡即可)。溫度太高,油脂就會氧化劣變,產生大量的自由基與聚合物質(可能含致癌物質),危害健康。如果反復油炸(回鍋油),油脂反復氧化劣變,對健康的傷害就更大。
食用油的安全儲藏
1.放置在陰涼、干燥、無日光直射的地方。
2.不可放在爐旁。
3.使用完后,應立即將瓶蓋蓋緊。
4.如果另外盛裝時,盛裝的容器要干燥清潔。
5.不透明容器比透明塑料容器利于儲存,因油被光線照射后會逐漸變質。
6.用過的油,不要倒入新油中混用。
7.不要儲存太久,一般打開包裝后,應在1~2個月內用完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