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患者容易變成慢性便秘,即習慣性便秘,這是與其不合理的飲食起居習慣密切相關的。要想解決便秘困擾,正確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以下幾個原則,是便秘患者應該遵守的。
三宜
宜定時排便結腸運動有一定規律性,早晨起床后隨著人由夜里平臥轉變為起立活動,會發生直立反射,產生大的集團蠕動,推動糞便下移進入直腸,引起排便反射。便秘者不管有無便意,每天早晨應有意地去廁所蹲5分鐘左右,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
宜早睡早起早起活動活動,及時早餐,從容排便,充分利用人生理性排便時刻,是糾正習慣性便秘的最好辦法。
宜經常運動平時經常散步、跑步,作深呼吸運動,左右轉身活動腰部,練太極拳,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和體力勞動,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欲增加,植物神經得到調整,腹肌、膈肌、大腿肌得到鍛煉,排便通暢。經常勞動的農村老年人很少便秘,就足以說明運動對治療便秘的重要性。
四不宜
不宜忽略早餐早餐后食物入胃能引起胃結腸反射,使結腸產生強烈的大蠕動,利于糞便排出。便秘者如能重視早餐,因勢利導,于清晨早餐后去排便,自然比較容易排出。
不宜過食煎炒、酒類、辛辣之品要雜食五谷蔬菜,多吃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東西。常以精飲食為主的人,便秘和大腸癌的發病率很高。主食吃得越雜越好,越粗對腸腔的刺激越大,越利于排便。老年人牙齒不好,可以“囫圇吞棗”吃些蔬菜、水果,這些不容易咀嚼爛的纖維素,正是通便的良藥。另外,牛乳中含有豐富的乳糖和脂肪酸,不容易完全被消化吸收,可以潤腸通便,特別是冷牛乳通便作用更好。冷開水、冷飲能刺激腸道,增加蠕動,有人認為早上起床后喝一杯冷開水勝過吃通便藥。此外,蜂蜜、黑芝麻、植物油也有良好通便作用,可以適當服用。
不宜忽視便意無論工作、學習、乘車船、看電影,有便意時就應抽空去廁所,不要忍著不解,以免讓大便返回乙狀結腸,久而久之形成便秘。
不宜濫用瀉藥以免越治便秘越重還可變生他病,特別是老年人多心功能下降,瀉劑常使腸腔中滲出過多水分,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低鉀性水電解質紊亂。瀉劑還可使腸蠕動增強,致使已有病變的腸壁發生穿孔。習慣用瀉藥或灌腸的患者,往往影響腸道功能,出現腸道性自體中毒,尤其應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