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星系中心的超大黑洞
日本國立天文臺2006年2月宣布,據最新觀測結果表明,多數紅外星系中心存在著質量為太陽100萬~1000萬倍的超大黑洞。日本國立天文臺發布的新聞公報說,探測紅外星系中被遮蓋的超大黑洞,使用波長3微米以上的紅外線望遠鏡非常有效,因為這個波長的紅外線不會被塵埃吸收。本次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NASA瞄準超空間飛行
據2006年1月5日《蘇格蘭人報》和《新科學家》報道,美國空軍和NASA目前正在秘密研究一種史無前例的飛行動力裝置——“超空間發動機”。一旦研制成功,人類將可以乘坐航天飛機在太空高速飛行,從地球飛往火星將只需3小時,而飛往11光年之外的星球也只要80天!據稱,如果一切順利,科學家將在5年內制造出“超空間發動機”的樣機并進行相關測試。據悉,最新提出制造“超空間發動機”設想的科學家,是來自德國扎耳茨吉特市應用科學大學的物理學家、前歐洲宇航局空氣動力學權威喬琛·郝瑟教授。
NASA公布
2005年十大宇宙探索成果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對其2005年的宇宙探索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列出了以下十條比較重要的宇宙探索成果:第一,重啟航天飛機飛行任務;第二,開發新一代載人飛船;第三,針對“坦普爾1”號彗星的“深度撞擊”任務;第四,火星車對火星表面的研究;第五,國際空間站的載人飛行工作;第六,“卡西尼-惠更斯”號土星系統的探測任務;第七,向火星發射新型星際探測器“火星軌道勘察者”號;第八,飛向恒星星際空間的“旅行者1”號;第九,2005年在柯伊伯帶又發現一些新天體;第十,觀測到雙(恒)星系統中的行星。
考古學家發現古希臘“長城”
希臘考古學家日前在薩洛尼卡市宣布,他們在希臘奧林匹亞山腳下的迪奧古城發現了一段馬其頓時期的城墻遺跡,總長度超過2600米。規模如此巨大的防御工事在古代歐洲軍事史上極為罕見。據專家考證,這段防御城墻很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的繼任者卡山德在公元前4世紀建造的。城墻設計帶有明顯的東方風格,更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段用于軍事防御的城墻上,竟然雕刻著許多精美的古希臘眾神像,包括宙斯、赫菲斯托斯和狄俄尼索斯等。
冥王星附近發現新衛星
英國《自然》周刊2006年2月22日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說,根據NASA提供的圖片,美國天文學家在冥王星附近發現兩顆小衛星。加上在1978年發現的衛星卡戎,目前冥王星的衛星家族中共有三名成員。在正式命名前,新發現的兩顆衛星被暫時標記為S/2005 P1和S/2005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