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消費者的購買消費,產品的商品屬性就難以實現,企業的利潤也就難以產生,生產和知識的資本價值也最終難以實現,因此,消費本身天生就是貨幣變成資本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至今沒有一套經濟學理論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投資、外貿、消費一直被稱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但國家最想拉動的第三架馬車——內需或者消費盡管用勁最大,卻至今收效甚微。世界新經濟研究院的院長陳瑜教授發現并創立的“消費資本化理論”,或許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之道。
當前,擴大內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啟動點,這不僅需要從多方面入手,更需要從消費理論上給以引導,而中國的國情也決定了我們需要一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本土化的新的資本理論體系。
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也講擴大內需,但不是從消費者本身來講的,而是以減少稅收、增加貸款等強迫擠壓的手段來刺激需求,是外界對消費者的刺激。也就是說,消費者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這種刺激有效但作用有限。而消費資本化理論由于把消費轉化為資本,從而具備調動消費者消費積極性的功能,把消費變成消費者的內在驅動。因此,使消費者由消極被動消費走向積極主動消費,從而會迅速地擴大內需。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個共同的缺陷是只重視對生產的研究,而輕視對消費的研究。其實,社會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生產和消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只從生產的角度分析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單方面的分析、局部的分析,不是全面的、整體的分析 。消費資本理論著眼于從生產和消費雙向看問題,并形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投資行為的全新視角。消費者既是市場的主人,又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資本動力,從而實現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和全社會的共贏,有力地推動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該理論核心內容是將消費向生產領域和經營領域延伸。當消費者購買企業的產品時,生產廠家和商業企業應把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采購視同是對本企業的投資,并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把企業利潤按一定比例返給消費者。此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已不再是單純的消費,他的消費行為同時變成了一種儲蓄行為和參與企業生產的投資行為。實際上是把消費者從產品鏈的末端以投資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分享企業成長的成果,使消費和投資有機結合。從而使買賣雙方在這種條件下合二為一,成為一體,完成生產、投資和消費三種資本聯動的過程。貨幣資本推動三種資本聯動的新型經濟增長方式,是世界新經濟實踐所必然要遵循的趨勢。
消費資本理論從市場經濟資本構成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方面豐富并創新了傳統的資本理論,是當前我國擴大內需的重要的理論杠桿,也是從根本上解決資本與資金短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理論思考。而且,這也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總結,是源自中國本土的原創的體系性理論創新,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結束缺乏本土經濟學理論現狀的一項重要理論成果。
《中國發展研究(2006版)》
本書客觀地分析了中國當前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進程,提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也對未來中國5#12316;15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了前瞻性的預測,為國內外經濟研究和政府機構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權威性分析。
作者:馬洪 王夢奎
出版:中國發展出版社
定價:35.00元
《我們的治農方略》
本書從研究各國農業發展歷史,總結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入手,結合國內農業發展的現實,以提高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對國內農業發展方針對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路。
作者:徐更生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定價:28.00元
《走近中醫》
中醫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醫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曾真正地認識它。本書試圖通過對中醫真實、客觀、全面的闡述,讓讀者能了解到真實的中醫,并對人體生命與疾病進行一番全新的探索,從而使讀者能夠洞悉臟腑的奧秘、發現疾病的本質、探究治病的方法。
作者:唐云
出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定價:26.00元
《屯堡鄉民社會》
本書以廣闊的視野,深入的田野調查和豐富的實證材料,首次對一個典型的屯堡村落進行了多學科交叉與多種方法并用的整體性考察和系統——結構解析。描述和刻畫了屯堡鄉民社會與傳統的主流鄉土社會在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
作者:孫兆霞等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定價:48.00元
《青瓷》
《青瓷》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戰或財經小說,它之所以能夠吸引我們,很大程度上在于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場景和生動得就像我們周圍的熟人的人物形象,藝術地再現了社會轉型時期的現實生活,特別是它塑造了一個從事拍賣行業的民營企業家的形象,他在“權錢交易”中摸爬滾打,具有時代賦予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它告訴了我們幾乎完全相反的結果的可能性:在極短的時間內,從白手起家,到積累上千萬的財富是可能的;在一夜之間面臨冰海沉船的厄運也是可能的#8943;#8943;
作者:浮石
出版:湖南文藝出版社
定價: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