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入職場的大學生來說,職場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上班的第一天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生怕說錯一句話或辦錯一件事而被領導批評或者被同事當作茶余飯后的笑談,因此做什么事情都小心謹慎,說話的時候也細聲細語的。面對上司,他們存在著難以消除的距離感和敬畏感,從而不自覺地減少面對上司及溝通的機會。“懼上”,成為了一些人職場發展的人際瓶頸。
“懼上”的心理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則。很多大學生剛工作的時候,父母或者一些“前輩”都會“教導”說:“年輕人要多做事情,少說話,言多必失。”因此,一些人就只知道埋頭苦干,做好自己的事情,而缺乏與領導的溝通。以至于自己做了很多事情,領導知道的并不多。后來的升遷、獎金、加薪都被別人搶先。
解決辦法:在適當的時間要學會表現自己。職場充滿了競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要學會讓別人特別是領導能夠肯定自己。雖然“言多必失”,但是你不說,別人又怎么知道呢?
2.平時缺少與人溝通,遇見生人或者領導就詞不達意,說話磕巴。尤其是一些IT企業的員工,上班時用郵件和MSN與同事溝通已經成為習慣,面對面時卻不知道如何開口了。小楊是一家IT企業的新員工,平時不太善于溝通,一天上班時在電梯里遇見了經理,盡管經理與他侃侃而談,可是小楊卻顯得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與經理談論這些話題。
解決辦法:不要總是用電腦與人溝通,嘗試著站起來與對面的同事說話,有什么事情能面對面談的就面對面談,不方便的就打電話,言語溝通是需要鍛煉的。另外,多涉獵一些工作之外的興趣愛好,與人交談時才有更豐富的話題,平時遇到領導也不至于無話可說。
3.被領導批評過,心理壓力大,不敢面對領導。初入職場,在工作中出些問題是很正常的,年輕人很容易在單位被老員工或者領導批評。很多新人因此而不敢面對領導,覺得能少見面就少見面,從而心理上產生了與領導溝通的隔膜。
解決辦法:打破心理隔膜,要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被批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領導批評不是針對員工個人而是針對某件事情。不要認為是領導故意刁難自己。要知錯能改,不再犯同樣的錯誤。與領導溝通,學習領導的做事方法,也是提高自己能力的一條捷徑。
4.自卑,感覺和領導是兩個世界的人。“老總的創業故事公司里人人皆知,我很欽佩他,但一面對就緊張,生怕哪里出了問題。我很渴望像老總一樣成功,但總覺得自己跟他相比太渺小了,也許是敬佩,也許是自卑吧。”一家IT公司銷售人員小劉談到自己的“懼上”心態時,這樣解釋道。“有時很想請教老總一些經驗,但一來怕老總忙,沒時間搭理我;二來怕老總覺得我的問題幼稚,被批評。”
解決辦法:樹立自信,領導也是由普通職員一步步走過來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領導。你的現狀是領導的過去,領導是你發展的目標,把領導當作學習的榜樣,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員工與領導的溝通更是個人發展、團隊進步的必要條件。順暢的溝通能夠使你更快地融入職場、融入團隊,只有學會在溝通中學習,才能在溝通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