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燃是一家通信公司廣州辦事處的研發人員,辦事處剛剛成立不久,人數非常有限,連同經理一共才5個人。除了本職工作,李然還要做很多瑣碎的工作。每天他總是擔心日歷表上的工作計劃完成不了;當他好不容易做完計劃的任務時,又擔心自己的計劃表上是不是遺漏了什么重大的事項;當他檢查自己的計劃表時,他覺得自己都快被瑣事淹沒了,又開始擔心年初定的經驗積累和經濟目標都實現不了。有一天,公司研發總部召開全球電話會議,等會議結束李燃走出辦公室時,已經是深夜兩點多了。坐在出租車上,街道沒有了白天的喧鬧,他突然想起自己都快有一個月沒陪女朋友過周末了,他感到自己沒有做到一個男朋友應盡的責任,李燃又開始擔心女朋友會離開他。看著窗外的夜景,李燃內心突然有種強烈的傷感。
無暇享受奶酪
隨著生存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人明顯感到壓力增大。特別是像李燃這樣的白領,他們沒有商業成功人士雄厚的經濟實力,也沒有市井平民甘于平凡的平常心。他們肩負著家人的厚望,帶著領導和下屬的重托,拿著不菲但總裝到商家口袋的工資,總忙于拼命,身不由己。有人這么說,白領永遠是在尋找奶酪,但永遠也無法有空余時間享受奶酪。時間一長,各種問題都會接踵而來。
在一次針對中關村白領的健康狀況調查中,有1524名中關村從業人員參加了心理測試,表現“焦慮”的為797人,占52%;前程無憂網曾對3633位職場人士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九成以上的人或多或少會受到焦慮癥的困擾。他們的感覺是工作沒找到發展方向、一年過去一無所獲、沒有業績、工作瑣碎、枯燥、公司人際關系復雜、得不到提升或加薪等,這些都成為他們痛苦的原因,從而導致過度焦慮情緒的出現。而這些情緒一旦得不到及時排解,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擔憂、心悸、緊張、惡心等軀體癥狀,逐漸發展成為職場焦慮癥,對自身健康的傷害比較大。
焦慮癥的三大癥狀
職場焦慮癥多發生于中青年群體中。誘發的因素主要與個性和環境有關。前者多見于那些內向、羞怯、易于神經質的人,后者常與超負荷工作、長期腦力勞動、人際關系緊張等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患焦慮癥的人不斷上升,發病率大約為2%-3%。概括而言,焦慮癥主要有以下三大癥狀:
* 主觀恐懼感:當事人常常會持續性或發作性地感到莫名其妙的擔憂,恐懼不安,提心吊膽,緊張焦慮,似乎大禍就要臨頭。他們的情緒反應之強烈與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很不相稱。在旁人看來他們的擔憂和緊張是毫無必要的,至少是太過分了。但他們卻控制不住自己,無法擺脫精神上的痛苦。
* 精神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來回走動,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現為不由自主的手腳發抖或聲音發顫;
* 生理激起,即伴有身體不舒服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出汗、口干、嗓子發堵、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豎毛、心悸、臉上發紅發白、惡心嘔吐、尿急、尿頻、頭暈、全身尤其是兩腿無力感等。
焦慮癥的這三個癥狀并不一定會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例如有人說自己很焦慮,這很可能是他的主觀感受,旁人根本無法從外表上看出來。如果進一步探究,也許會發現他的內心正忐忑不安,被憂慮和恐懼所折磨,但他本身的生理并沒有異常情況,問題只在他個人的腦袋中打轉。也許有的人說他的頭腦很清楚,沒有任何焦慮,但只是生理上有些反應。有的人在生理上也挺正常,他本人也否認有任何焦慮,但他的行為如說話唐突、笨手笨腳等也會顯示出他的焦慮來。
正確認識焦慮
無疑,長期高度的焦慮對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如果一個人不能適當地應對焦慮,那么這種焦慮就會變成一種創傷,使這個人退回到嬰兒時期那種不能自立的狀況。過度的焦慮不僅引起思維遲鈍,注意力分散,從而導致工作效率的明顯下降,嚴重的還會讓人產生退縮心理,試圖逃避現實。
然而,焦慮也并非一無是處。心理學認為,適度的焦慮,會使人們警醒,能夠調動機體積極應對現實的環境。人在焦慮時,感覺會更加敏銳,對傷痛的敏感度降低,心理機能得到改善,產生短期的功能增強效應,有助于發揮人的潛能。試想在一場激烈的比賽之前,一個松松垮垮毫無緊張感的運動員,能有勇猛的拼搏精神和最佳的表現嗎?
所以短暫的焦慮是一種適應性的情緒,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只是一個人對焦慮本身感到焦慮時,焦慮才具有破壞性。比如,你為將要進行的項目競標講解而擔憂,這種擔憂實際上是一種自我調整。只要你最終還是講解了,你也就恢復了情緒的正常,也許下一次你就不會再擔憂了??墒悄闳绻麤]有講解,擔憂就成了一個癥狀,你將會對這種感覺感到一種恐懼和敵意。
丹麥哲學家斯隆·契克格達認為,在我們面對有可能讓自己得到發展的機會時,都會產生一種向往的心態,如果沒有這種緊張不安、躍躍欲試的沖動,任何成功和進取都是不可能的?;乇芙箲]不可能使問題得以解決、擔憂得以消除,我們依然要置身于焦慮刺激的狀態下,去做勝敗未卜的追求或探索,只要堅持去做,到一定時候,就不會產生焦慮了。
心理減壓的三個“一”
除了生活中發生的重大變故,比如離婚,親人辭世等,會讓人感到焦慮外,職場上許多因素也會讓人產生焦慮情緒。比如,工作角色的不明確,完美主義傾向,工作量過大,時間緊迫等。針對職場人士不斷增加的心理壓力,心理學家開具了以下藥方,可以簡稱為三個“一”:
* 一顆平常心:工作壓力大的白領要善于根據現實調整自己對于生活的期望值,避免好高騖遠,以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要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確定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定出目標。一旦目標明確,定位清晰,做事的效率和能力就能體現出最佳狀態,壓力也就成為動力。對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要敢于正視自己,最終做出舍棄的決定。要知道,每個人在工作和事業之外,還應該有許多事情,如健康、家庭、親人等,同樣需要我們去關注,這樣,才不會在面對激烈的競爭時心理失衡,才不會因為失去某一方面的優勢就如同失去整個世界一樣。
* 一個“減壓閥”:如果發現最近壓力增大,不妨用參與各種運動及娛樂活動的方式及時排遣不愉快的情緒。因為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增強抗壓能力。當然,深呼吸也是舒緩壓力的一種比較有效且容易的方法,在家里、車里、辦公室里都可以使用。
* 一群好朋友:很多人在深陷困境時,往往會不知所措,采用自暴自棄或坐等幫助等行為來熬過難關,但這些都不能夠解決問題。因為過度壓力帶給人們的大多是消極的負面情緒,因此,要善于將自己融入家庭或集體中,切莫“所有問題都自己扛”。要多和家人朋友相聚,為自己建立一個沒有利益沖突的社會支持系統。通過與朋友交流、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等方法,盡快地得到恢復。
鏈接
你有沒有焦慮癥?
這里我們給讀者朋友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焦慮自我評定量表,主要是通過心理和軀體的癥狀來反映你的焦慮狀況。請你針對下面每題所說的情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打分?!皼]有或很少時間”為1分;“小部分時間”為2分;“相當多時間”為3分;“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為4分。
1.我覺得比平常容易緊張和著急。
2.我無緣無故地感到害怕。
3.我覺得心里煩亂甚至覺得驚恐不安。
4.我認為自己可能要發瘋。
5.我覺得周圍一切都不順眼,擔心自己和家人會發生什么不幸。
6.我經常手腳發抖打顫。
7.我因為頭痛、頭頸痛和背痛而感到苦惱和不開心。
8.我感覺容易衰弱和疲乏。
9.我的心情不能平靜,有時坐立不安。
10.我覺得心跳得很快而發慌。
11.我因為一陣陣頭暈而苦惱。
12.我覺得要暈倒,或已經有過暈倒發作。
13.我吸氣呼氣都感到很困難,有時胸悶不適。
14.我感到手腳麻木和刺痛。
15.我因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惱。
16.我覺得小便太多,次數太頻繁。
17.我的手常常出汗,有時冰冷和潮濕。
18.我的臉容易發紅發熱。
19.我在晚上入睡困難,有時通宵不眠。
20.我在夜晚常做噩夢,很容易醒來。
請將各項得分加起來,如果你的得分大于50分,就很有可能有焦慮癥了。分數越高,焦慮的傾向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