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小企鵝、笨笨的海牛,為何人見人愛?科學家通過研究揭開了其中的奧妙——原來它們都符合一定的可愛特征,而這些可愛的特征直接刺激人大腦中的愉快中樞——跟性愛、美餐、可卡因所刺激的部位相同。而只要掌握了可愛的秘密,就可以運用到生活和商業中——可愛的服裝、可愛的汽車、可愛的卡通形象,廣告創意者和產品設計師總是喜歡運用可愛的元素使得其產品具有立竿見影的吸引力。
去年12月,只有6個月大的大熊貓“泰山”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首次亮相。盡管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大熊貓館一直是一個旅游熱點,但是,“泰山”的這次露面還是引起了轟動。1.3萬張票在兩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幾乎同時,在電子拍賣行eBay 上,一套兩人套票就拍到了200美元。
前來參觀的每個游客都由衷地發出贊嘆:“我的天!快看,它真是太可愛了?!?/p>
“真好玩!我要是能走進去捏捏他的臉就好了?!?/p>
“你看他毛絨絨的。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可愛的小東西?!?/p>
《紐約時報》科學版將2005年稱為“可愛年”,而對大熊貓的狂熱追捧并非是使2005年變得可愛的唯一原因。去年夏天,一部記錄一種跟大熊貓一樣具有黑白兩色皮毛的動物——帝企鵝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成為有史以來最受關注的紀錄片。而去年,像豐田Prius混合動力車和寶馬Mini Cooper這樣個頭小小、模樣可愛的汽車銷售額飆升,而那些模樣不夠可愛的SUV車則銷量大跌。
在2005年的女性時尚中,可愛的元素也超出了端莊、迷人等慣常的元素,松松垮垮的低腰褲、露臍上裝等俏皮可愛的裝束都成為女性的心頭所好。即便是個頭超大的東西也可以是可愛的——新版“金剛”的臉經過處理后給人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壓扁的洋娃娃,而他對娜奧米·沃茨所扮演的女主角的愛怎么看都像是小孩子的單相思——沒有希望,令人心碎,同時又是那么的可愛。
發現:可愛信號
研究視覺信號進化過程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讓某個事物看起來可愛的行為和特征,其中包括:大大的圓臉上長得偏低的明亮的眼睛、一對圓圓的大耳朵、懶散的四肢和一搖一擺的走路姿勢。
科學家稱,對于人類來說,極其年幼、脆弱、無害、需要照顧這些表征背后都蘊含著“可愛”的信號。人類自身的小嬰兒剛生下來時很虛弱,如果沒有大人的幫助,連抬頭吃奶的力氣都沒有,這就要求人類必須對嬰兒的需要迅速作出反應,繼而進化到對任何孩童式的需要都迅速作出反應。
科學家指出,其實人類對于可愛元素的認知門檻極低——至少任何跟人類的小嬰兒相仿的事物都會被認定為可愛。于是,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幼崽、頭部毛絨絨的鳥、燈蛾毛蟲、在空中擺動的氣球、堆在一塊小石頭上的大圓石,甚至一個冒號、一個連字符、連續排列的雙括號,都構成了可愛的要素。
研究發現,一個動物或某個物體所包含的可愛信號越多,越夸張,其在人腦中所留下的印象就越深。
研究者稱,可愛跟美麗有很大差別,可愛更強調圓滾滾的形態,而不是雕塑感,更強調柔軟度而不是優雅感,更強調笨拙的舉動而不是快捷的行動。美麗引起的是敬慕,而可愛所引起的是愛撫的沖動。美麗是稀缺而殘酷的,一個斑點就可以破壞它,而可愛是平凡而慷慨的,每時每刻都給人親切的感覺。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者羅杰·里普發現佛州人對一種海洋動物——海?!橛歇氱?。海牛有著土豆一般圓滾滾的身子,有著木偶一樣可愛的臉。里普分析說,人們之所以喜歡海牛,是因為它跟人的現實生活形成了強烈對比。“人們生活在緊張的節奏中,經常會遭受打擊,當他們看到這個身體柔軟、行動緩慢的動物時,就會情不自禁地被其‘溫柔巨人’的形象所吸引?!倍慨敽E7^身子來搔癢時,更是讓人們忍俊不禁?!耙虼吮M管一只海牛的個頭是人的3倍,體重是人的20倍,你還是禁不住想跳進水里跟它一起嬉戲?!崩锲崭鶕挠^察和研究寫成《生物和保護:佛羅里達海牛篇》一書。
可愛,跟一頓美餐刺激的是同一個神經中樞
新的研究還發現,可愛的形象所刺激人的大腦部位就是愉快中樞,與性愛、一頓美餐和可卡因等精神改變藥物所刺激的部位相同。這可以解釋為何所有人一看到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就禁不住綻放笑容。
不過,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藝術哲學家丹尼斯·杜登指出,由于可愛的門檻很低,可愛也可能給人以快餐般的廉價、淺薄的感覺。
不過,對于那些希望迅速抓住大眾眼球、取悅大眾的商家來說這一點頗具吸引力。廣告創意者和產品設計師總是喜歡運用可愛的元素,力圖多層面傳遞可愛的信息,使得他們的產品具有立竿見影的吸引力。
貌似丑陋的椰菜娃娃玩偶、外星人ET、《星球大戰》系列中的尤達大師都是設計師們利用可愛元素追求可愛效應的產物,雖然這些形象看似古怪卻同樣惹人憐愛。最初大眾汽車剛設計的甲殼蟲車并不可愛,但是后來升級后的版本外形變得更圓,外表更華麗。位于費城的坦普爾大學美國研究系教授邁爾斯·奧維爾博士說:“新款的甲殼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笑臉。這時的甲殼蟲再也不會讓人聯想起它產生在希特勒政權時代,而它像德國士兵頭盔一樣的原型也就被忘記了?!?/p>
可愛還容易使人產生信任感。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中學生更傾向于相信由可愛的卡通形象,如穿紅外套的企鵝、傻笑的北極熊等所傳遞的禁止吸煙的信息。研究者稱,孩子們更信任可愛的卡通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警示語本身。
日本文化更注重可愛性
科學家說,盡管人們對可愛的感覺有共通之處,不過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中可愛的意義還是有所不同。這就如同人們對糖果的喜愛:每個人都喜歡糖化在舌頭上甜甜的感覺,但是,在某些國家,存在某些人,他們比別的人更嗜糖如命。
專家指出,日本是一個最熱衷可愛風潮的民族。日語中對可愛的表述“卡哇伊”一詞已經風靡世界,而且卡哇伊精神已經滲透到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卡車司機把Hello Kitty雕像貼在儀表板上,日本警察局則在安全公告和追逃公告中啟用兩個可愛的卡通公仔Pipo kun 和Pipo chan做“代言人”。
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學者布賴恩·J·麥克維認為,在卡哇伊現象的背后,是日本文化中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翱蓯凼怯脕碥浕怪狈植嫉纳鐣P系的,”麥克維教授說,“它可以軟化權力關系,并且在不具有威脅性的狀態下表現權威?!?/p>
而在美國,可愛形象的運用更多地是用來表現美國人對兒童的關愛,而不是為了模糊等級的界限。坦普爾大學美國研究系教授奧維爾博士認為,美國目前所盛行的可愛潮流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那時的人普遍不愿意長大,其表現為拒絕成人化的著裝、對成人價值觀的顛覆、對明亮色彩的追求和對別人看來怪怪的、卡通化的熔巖燈的熱愛。
而如今,可愛的運用對一家公司來說,不僅僅體現在廣告中,公司的名字本身也開始運用可愛的元素。奧維爾博士指出,像Google 和Yahoo 這樣的名字就非??蓯鄱挥谢盍Γ乙宦牼椭浪膭摻ㄕ呤悄贻p人。
企鵝和大熊貓的可愛實際是生存所需
對于動物身上可愛因素的熱衷容易讓人們產生認識誤區。法國的一名企鵝研究專家米歇爾·戈蒂埃-克萊說,人們往往誤以為企鵝是哺乳動物而非鳥類,因為企鵝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頗似小兒蹣跚學步;而企鵝好似穿著男士晚禮服的裝扮,又好像小孩子故意效仿大人的穿著。
戈蒂?!た巳R說,其實,這種步態跟肢體的笨拙或者找不到身體的平衡點沒有關系,企鵝之所以蹣跚而行,是為了節省能量。一搖一擺地曲折前行消耗的能量要少于直著前行。而對于生活在嚴寒氣候的鳥類來說,每一分卡路里都十分重要。
而企鵝那身優雅的“晚禮服”也是適應環境需要的產物。企鵝身子前白后黑是為了更好地在水中保護自己。當它們潛到水中時,從俯視的角度,其黑色后背很難被發現,從而讓它們避開來自空中或陸地的潛在的獵捕者;而當它們白色的前胸浸在水中時也可以起到偽裝作用,讓它們既可以避免引起水中天敵的注意,又方便捉到魚類做食物。
大熊貓的可愛也不是故意裝扮,也是環境促成的。盡管大熊貓來自兇狠的熊家族,但是卻不像它的表兄弟們一般是食肉動物,它主要以吃竹子為生。
大熊貓的大腦袋使它顯得憨態可掬。研究大熊貓的專家稱,在這個大大的圓腦袋里,是高度發達的下巴肌肉,還有寬闊的臼齒以方便它每日磨碎約18公斤纖維豐富的竹子。
大熊貓身上的黑白斑點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讓大熊貓掩身于斑駁的竹林背景,另一方面,顏色之間的對比也可以作為一個社交信號,讓喜歡單獨行動的大熊貓容易發現自己傾慕的另一半,完成家族的繁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