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平和語言文化培訓學校(簡稱“平和英語”)成立于1998年,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憑借自己辦學的特色定位——成功引用一種國際流行的語言培訓方法:浸泡式外語培訓模式,于2002年4月,被業界標為一匹“黑馬”,被新浪、搜狐等四大門戶網站聯名推薦為“中國十大知名外語培訓機構”之一。
而駕馭這匹“黑馬”的人就是“平和英語”創辦人洪秀平。
中國人學英語就像一壺燒不開的水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世界上可能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所有的升級、升學和就職等都需要通過英語水平測試。在中國從事英語教學的老師人數應該是世界第一。
有人說,在中國城市中,很難找到一個40歲以下從來沒有學習過英語的人。很多家長也看到了學好英語的重要性,早早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培訓。很多幼兒園開辦英語班,不惜重金聘請外教,其競爭相當激烈。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大的投入,產出卻并不理想。能夠把英語運用自如的中國人,還是鳳毛麟角。顯然,中國的“啞巴式”應試英語教學模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學習十幾年英語的學生依然聽不懂、說不出者,比比皆是,非常普遍。
原因何在?
平和英語的創辦人洪秀平認為,英語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他說,中國人學英語就像一壺燒不開的水,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在我看來,語言學習是一種技能,需要日積月累,不斷實踐,才可能熟練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目前,大多數國人對英語學習存在一個嚴重誤區:將英語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研究,而沒有作為技能來練習、實踐。其實,學英語如學游泳一樣,理論知識和技巧固然重要,但一個人知道再多的游泳理論,如果不下水實踐,他是不可能學會游泳的。 另一個嚴重誤區是:很多人習慣用中英文轉換來學習英語,這嚴重阻礙了培養英語思維的習慣。”
平和創造英語游泳池把學員推下水
平和的浸泡式培訓,倡導的是一個英語游泳池的理念:讓學員在一個純英語的環境中培養語感,無論課上課下,校內校外,學員都完全沉浸在英語海洋里,每天不斷地接受各種英語資訊的刺激,吸納英語知識,反復錘煉英語技能,持續地使用英語進行學習和生活,最終幫助學員達到自覺自然地使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
那么,這種“浸泡式”教學法是否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習者呢?洪秀平說:“我們創造的是一個英語游泳池。不會游泳的人可以在淺水池戲水,經過系統地訓練后,逐漸游向深水池;而會游泳的人則可以在深水池提高自己的泳技,以備將來可以在大海中搏擊。實踐證明:對于已經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員來說,‘浸泡式’環境會給人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對于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英語需要接受啟蒙教育的學習者,同樣必要和適用。”
“與此同時,我們還人性化地考慮到初學者在純英語環境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我們讓初級學員配戴不同的掛卡,任何英語程度相對好的學員、員工或老師從掛卡上大致可以判斷該學員的英語能力,從而使用簡單的英語與之溝通,從語速、用詞等方面均作出細心的調整,以配合學員的接受能力。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用餐時間,平和英語特意劃分一個區域,指定給初級學員用餐,鼓勵員工和老師主動與這些學員共同用餐、交流。針對不同學員的實際情況,精心給初級學員安排輔導員,對當天的學習內容進行重整、消化。”
在水中學游泳,在使用中學習語言。“浸泡式”的獨特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縮短了大家掌握英語的過程,同時也讓這個過程充滿了樂趣,而不是枯燥的詞匯、語法、考試練習題。在平和英語有一支國際師資隊伍,分別來自美、加、印等國,大家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帶進課堂、帶上餐桌,學員不用出國也能感受到別樣的異國風情。平和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國際英語,世界普通話。能夠聽懂世界各地不同的發音、語調。由于學員必須在一個指定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加之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師群體形成的多文化交融現實,使學員收獲的已經遠遠超過了語言本身。
很多人相信,到了英語國家學習英語,英語能力就會進步很快。可由于文化、生活習慣和交往能力等原因,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一直生活在中國人圈子里,說漢語的時間遠超過說英語的時間。在國外居住多年,英語還是不行。實踐證明:對于語言學習來說,重要的不是大環境,而是小環境。
“最好的語言學習狀態,便是創造一種語言環境,讓學習者在自然的生活狀態下,平和的心態與狀態中,不知不覺地忘掉自己強烈的學習目的性,這樣你的進步會快許多。”洪秀平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平和如同一個英語游泳池,平和的老師如同游泳教練。我們鼓勵學生和老師采用風格各異的學習和教學方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好比在游泳池內,可以有蛙泳、蝶泳,也可以有自由泳、狗爬式等。”
實踐證明,這種開放式的辦學模式和理念不僅深受學生歡迎,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平和辦學近6年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許多優秀老師加盟。目前為止,平和的教師流失率幾乎為零。優秀穩定的老師隊伍是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國際村”理念吸引大批外教
洪秀平有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就是善于交朋友。他的坦誠和熱情和建立一個“國際村”的理念吸引了一大批外國老師,教師來這里以后隊伍穩定,相互協同性非常好,形成了平和的一大優勢。現在,平和已擁有來自各個不同的英語國家的40多個外教,這在國內的英語學校中都是獨占鰲頭的。先后為BP、家樂福等跨國公司和個人學員培訓了數以千計人次的培訓。
不少人以為,洪秀平是用高薪聘請外教來平和的。其實,對于一些外教而言,在平和的工資待遇是廣州的一半,但洪秀平注意做好員工的服務、老師的服務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外教愿意在這里工作。來自加拿大的Kelly以前曾想在珠海呆一年就回國,現在已經呆了兩年多了,她深深地愛上了珠海,希望在中國定居,拿中國綠卡。她認為洪秀平領導的團隊很好,對老師很誠懇。
也有很多人問洪秀平,辦這所學校為什么不選擇廣州、深圳或北京呢?洪秀平說,像珠海這類中小城市,有一種文化的氛圍,比較清靜,也比較適合居住,尤其對外國人來說,他們特別看重這一點。平和的外教也是沖著這里的環境來教書的,他們說:如果是為了錢,不會到平和來。
不久前,洪秀平在廣州被問到平和的未來發展時表示,他不會在廣州、深圳開分校。他最后還套用了一位外國人的智言打圓場:“歐洲是世界的過去,美洲是世界的現在,中國是世界的未來。在我看來,看中國的昨天到西安,看中國的今天到上海,看中國的明天來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