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中共海西州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勝利召開,這是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共青海省委十屆八次全委會精神,扎實推進海西社會主義新村新牧區建設的一次重要會議。充分體現了州委、州政府帶領全州各族人民努力建設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總要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決心,同時代表了海西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建設海西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必須在全州上下掀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十屆八次全委會和州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精神的高潮。要深刻領會,真正把握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基本內涵;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時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堅持一切從海西實際出發,選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著力點,即要從海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統籌城鄉發展結合起來;要從海西農牧區生產力水平低的實際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結合起來;要從海西農牧區基礎薄弱的實際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改善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起來;要從海西農牧區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的實際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發展農牧區公共事業結合起來;要從海西農牧業和農牧區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矛盾突出的實際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提高轉移富裕農牧民結合起來;要從保持海西農牧區安定和諧的實際出發,把建設新農村新牧區與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鞏固擴大農牧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成果,不斷激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內在活力,同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在全州上下形成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牧區建設的整體合力。
建設海西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必須加快改變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局面,堅持“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針,積極發展特色農牧業和綠洲城郊農業,加快結構調整,產業化進程和科技推廣應用,提高農牧業生產效益。要不斷探索和建立促進農牧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積極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加大政府對“三農”支持力度,搞好農業灌區改造、人畜飲水、人工草地、鄉村道路、日光節能溫室、畜用暖棚、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加快農牧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發展。
省委常委、州委書記李鵬新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承前啟后的系統工程,不僅涵蓋了過去所有處理城鄉關系、解決“三農”問題方面的政策內容,而且還賦予其新時期的建設內涵,體現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體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體現了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新要求,是新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是一項艱巨而繁重的長期任務,是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因此;我們應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急于求成;脫離農牧區實際;必須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確保海西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沿著切合海西實際的正確方向不斷向前推進。只要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共海西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海西州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會精神,團結一致,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與時俱講,扎實工作,我們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偉大事業必將取得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