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準市場行情
由于受栽培面積、氣候、市場供應量、消費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蔬菜市場的行情變化很大。在販運蔬菜進城之前,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當地的市場行情,比如批發價和零售價分別是多少,做到心中有底。也可在販菜地找幾個老板與之長期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他們隨時掌握市場銷售信息,還可通過工商部門或網站了解當地當日蔬菜批發價格。
二、不可硬拉硬販
搞蔬菜販運大有學問,切不可盲目地認為城市里各種蔬菜的價格都要比農村產地高許多,拉去肯定賺錢。而要預算各種費用開支,作好充分的調查了解和準備。進城后要多跑多看多比較,掌握當地蔬菜市場的規律,盤算販哪些蔬菜進城賺錢多。
三、盡量避熱就冷
每個城市的郊區及周邊農村都有一些蔬菜生產基地,由于受當地氣候、土質、種植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種植的蔬菜品種及上市季節相對固定,這些當地的時令蔬菜往往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因此,除非存在較大的差價,一般不要在當地某種蔬菜上市的時節把同品種蔬菜長途販運過去。
四、注意蔬菜品質
城市的消費水平較高,在挑選蔬菜時都會注重其外觀、品質。有病害、個頭差異大、枯黃、被碰擠過的蔬菜,少人問津,只能低價處理。所以在蔬菜販運之前,要把好質量關,認真挑選,以免勞而無功。在運輸、裝卸、堆放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所運的蔬菜特點,做好防擠壓、防熱、防凍、防失水等工作,盡可能地使蔬菜保持新鮮和完美的外形,以便賣個好價錢。
五、盡量不販大路菜
青菜、蘿卜、卷心菜等大路菜,由于種植技術簡單,適應性強,產量高,價格便宜,批零差價、地域差價不大,所以一般不要販運這類蔬菜。
六、要符合當地人的口味
各地人們都有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有些蔬菜品種在某地很受歡迎,可能拿到其他地方卻不一定好銷。例如,有的地方喜歡吃細長條形的茄子、小個的圓蘿卜,倘若你販一些大個圓茄子、長紡錘形的大蘿卜,則一般不會受歡迎。
七、選擇好銷售方式
如果所販運的蔬菜是當時的俏貨,量不是很大,較耐儲存,就可以多請幾個人分別到集貿市場擺攤銷售。這樣,批發和零售的錢都可以賺到手。如果量大,又是不耐存放的品種,人手又少,那么還是運到蔬菜批發市場批發比較合適。(浙江吳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