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激動人心的數字:與2000年相比,全市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00億元,接近翻一番;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400美元,翻一番;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94.7億元,接近翻兩番……
這是一組振奮人心的數字:到2010年,全市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美元,地方財政收入再翻一番……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鋪就已走過的道路。盤點成績,每一個數字,都凝結著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壘起前進的臺階。展望未來,每一個數字,都充滿了繼續發展的巨大張力。
然而,成就越是顯著,頭腦越要清醒;目標越是宏偉,步子越要踏實。1月中旬閉幕的全市“兩會”,把市委二屆八次全會所描繪的“十一五”發展藍圖,變成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動綱領,開啟了3000多萬重慶人民嶄新的征程。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時刻,我們特別需要頭腦清醒,腳踏實地。正如新任市委書記汪洋在就職感言中所強調的:“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好重慶的各項工作。”“求真”,就是要以認真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判斷重慶的發展階段,抓住主要矛盾,確定目標任務;“務實”,就是要一切從重慶實際出發,說實話,辦實事,務實效。對此,汪洋同志有一段精辟的論述:“求真務實,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既是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既是對過程的要求,也是對結果的檢驗。”
求真務實興重慶,目標必須求真務實。全市“兩會”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未來五年重慶的奮斗目標: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基本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總體框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二步目標。未來五年重慶的奮斗目標,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非常符合重慶的實情。市委、市政府在準確判斷我市仍處在“爬坡上坎、負重前進”的發展階段的基礎上,把“十一五”的戰略重心定位為“打基礎,建平臺,增后勁”,充分體現了求真務實的精神。
求真務實興重慶,措施必須求真務實。《報告》和《綱要》提出:“必須立足于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轉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軌道上來;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為全市人民建設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在工作部署上,要“突出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升產業競爭力、深入實施‘科教興渝’和‘人才強市’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和諧重慶”五大重點任務,“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外開放、社會事業、三峽庫區和渝東南地區及其他貧困地區建設與發展”五大薄弱環節。這些舉措,抓住了重慶的主要矛盾,非常切合重慶實際。
求真務實興重慶,作風必須求真務實。振興重慶,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必須把求真務實作為樹立正確政績觀的思想根基,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堅持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統一,在重慶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用求真務實的立場和方法,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去破解一道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