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田俊之介/文 丁偉平/譯
1、起床
人的起床習慣有好有壞。有的人醒后喜歡一躍而起,有的人習慣在床上磨磨蹭蹭,心臟病病人則應選擇后者。這是因為早晨剛睜眼時,身體處于困倦之中,不僅關節、肌肉不靈活,而且活動時心臟、心率的反應都很遲鈍,血液循環差,心臟病病人此時不要立刻起床,應在被中活動活動手腳,再慢慢起床。如果是寒冷的冬季,最好在起床前先將室內溫度升到18℃~20℃。
2、洗臉
人們習慣一鉆出被窩就洗臉。在炎熱的夏天,用冷水洗臉,可清除睡意,亦很舒服。但在寒冷的冬天,將手指哆哆嗦嗦放人冷水中,血壓就會上升30~40毫米汞柱,這樣會對高血壓病和心臟病病人的血管和心臟造成負擔。因此,心臟病病人在冬季(可能的話應在一年中)要養成用溫水洗臉的習慣。不僅洗臉是如此,洗手、洗餐具、擦拭室內時都要注意
3、上衛生間
最好使用帶暖氣的坐便器,這對心臟病病人是很有利的。過去,廁所多布置在房子北面,曬不到太陽,有風吹過,隆冬時露出臀部蹲下解手,幾乎成了誘發心臟病的試驗。同時蹲下如廁會使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
心臟病病人應注意防止便秘。這是因為一旦有了心臟病就會下意識地限制自己活動,而活動不足,就會使內臟運動遲緩,胃腸運動變差,發生便秘的可能性加大。而當排便困難再用力排便時,血壓就會上升,這對心臟非常不利,天冷時尤需注意。
4做家務
最好在醫院做運動負荷試驗,在醫生的指導下了解家務勞動的安全范圍。若自己判斷勞動量,則可能不知不覺的估計錯誤。像鏟雪、提水桶等體
家務事有很多。有休閑地縫補衣物的針線活,也有冬天清掃積雪的重體力勞動:心臟病病人能做哪種勞動呢? 心臟病病人力勞動都可能誘發心臟病。一般來說,家務勞動時應避免反復彎腰、下蹲,盡力伸直身體夠東西。不要用雙手提所買的沉重日用品,可用行李車或汽車來拖運。
5、外出
從清晨睜開眼開始的1~2小時之內,身體并未完全清醒,此時外出盡管用平時的速度走路,也會增加心臟負擔:外出攜帶物件時要注意方法,背在肩上可將重量分散到全身,比提在手中好,這樣血壓上升幅度就小。背雙肩包比單肩包好。夏季外出時,人體出汗多,會造成體內水分丟失,若不及時飲水,時間一長,就會不知不覺地發生脫水。身體脫水血液就會濃縮,血液粘稠度升高,心肌梗死的風險加大。所以,心臟病病人夏季外出時請不要忘記適當補充水分。
現在,會駕駛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但心臟病病人外出時最好不要開車。這是因為心臟病病人開車,一旦遇到交通阻塞,則會不停地輪流踩離合器、剎車、油門,而當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即使駕駛者意識不受影響,但亦會高度緊張,此時血壓升高,脈搏加快,心臟負荷的加重與汽車引擎的轉速成正比。這些不良刺激,很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此種情況下萬一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誘發危險的心律失常,則瞬間可造成意識喪失,就可能發生威脅生命的重大事故。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