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諷刺漫畫,顧名思義,就是指直接干預評議現實社會生活中丑惡腐敗現象的漫畫。英國著名漫畫家大衛·羅說:“一個漫畫家的主要精神是攻擊,而不是擁護?!比毡局乃嚺u家廚川白村也說:“凡漫畫的本質都在里面含有嚴肅的‘人生的批評’,而外面卻裝著笑這一點上?!濒斞赶壬洶崖嫳茸鳌柏笆住钡取_@些都是在說,漫畫的主要社會功能是批評。既然是批評,使用起來一定要把握分寸,該批評什么,不該批評什么,要心中有數,也就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切忌拎著“刀子”亂砍,不要面對社會的“罪惡和弊端”,瞎忙乎一陣子,到頭來落個“主題不明確”的下場……
我是1979年開始從事報紙美術編輯工作和新聞漫畫創作的,多年來編輯和創作的漫畫大部分屬政治諷刺漫畫范疇。如何畫好政治諷刺漫畫,筆者欲從“準”、“新”、“度”三個方面談點自己的感受。
“準”政治諷刺漫畫的“準”,就是指要畫“正經話題”,要論“經緯國事”,要切中時弊?!皽省辈拍苁鼓愕淖髌酚猩Α⒂袘鸲妨?、有感染力,才能真正使作品起到懲惡揚善、針砭時弊的作用。
20世紀90年代初是改革開放后公款吃喝風最嚴重的時期,從中央到地方不斷有文件禁止,社會反應強烈。作為黨報美術編輯和漫畫作者,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感和漫畫家的社會責任感,促使我在工作中多編輯一些這類題材的漫畫,更想創作一幅批評這種不良現象的漫畫,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素材。一次參加朋友的宴會,聽一位在縣里任副縣長的同志說,他到×縣工作以來,不管是在縣城參加會議,或是到鄉鎮檢查工作,“吃飯”成了他最發愁的事情,一年多的時間肚子大了一圈。我有感而發,創作了一幅《這帽子戴一年衣服全瘦了》的漫畫發表在《許昌日報》上,較為準確地反映了當時干部中存在的公款吃喝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幅漫畫被評為1994年度“河南省新聞漫畫一等獎”,并獲當年“河南新聞獎二等獎”。
“新”就是政治諷刺漫畫要內容新、題材新、點子新?!俺詣e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作為美術編輯,總希望作者的作品有新的突破。要做到這“三新”,我認為要加強政治學習、加強文化修養,要深入生活,畫你熟悉的事物,在生活中挖掘素材。
2001年,我作為許昌市市直機關“三個代表”駐村工作隊隊員,到農村駐隊。駐隊期間,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是鄉政府攤派多,農民負擔重。經多方調查了解,其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鄉鎮干部嚴重超編。職業責任感激發了我的創作激情。政治諷刺漫畫創作講究事實的真實性,允許合理的想像但要有現實作為依據,不能憑空杜撰、閉門造車。這方面我已經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即事件的真實性。如此大的主題,事件直接涉及黨的機關,無論從什么角度入手都要考慮畫面的承載能力和成畫后的社會效果。手頭資料不足、構思難度大、表達能力有限等種種困難,常常使我夜不能寐,創作曾幾度陷入僵局狀態。
經過一段時間的搜腸刮肚,我決定拋開現有資料,從歷史角度借用古典道具考慮畫面。構思很快成熟起來,題目確定為《鄉衙》。把鄉鎮機關畫成古代官員出行坐的轎子,抬轎的是農民,作品很快完成。畫面效果還算可以,但幽默成分不夠。稿子有了眉目,創作情緒已穩定下來,我決定把畫稿暫時擱置起來,重點考慮如何增強畫面的幽默感。
一次坐公共汽車去外地出差,途經一個車站停車,此時車內乘客已滿員,過道上都擠滿了人,而下邊的乘客還一個勁兒往上擠,車主為了多掙錢也不阻攔。突然車內有人高喊:“擠死人了,車都要撐破了,還上人!”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撐破了”三個字喚起了我的靈感。鄉鎮機關人員嚴重超編,不也是快要將這“小衙門”撐破了嘛!心有靈犀一點通,出差回來我馬上動手改動畫面,把象征鄉鎮機關的轎子畫得像個大肚子葫蘆,里面已擠滿了人,而且還有人向上擠,凸顯將被撐破的感覺。而抬轎的農民已累得汗流浹背,難以招架。最后在轎門上方的橫牌上寫上“鄉衙”二字,把題目融入畫面之中。
功夫沒有白廢,幾經修改,一幅借古諷今、批評鄉鎮機關人滿為患的政治諷刺漫畫完成了。從內容、題材到畫面效果都比較新穎,整個畫面從人物造型到道具變形都有較濃的趣味性和漫畫味。漫畫《鄉衙》發表于2001年12月6日《許昌日報》,在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這幅政治諷刺漫畫使我有幸獲得2001年度“河南省新聞漫畫年賽金獎”、“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漫畫復評銅獎”,并于2002年7月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許昌市已于2005年底進行了鄉鎮機構改革,一次就分流超編鄉鎮干部1.3萬多人。
“度”凡事都要有“度”,超過了“度”,事物就會走向反面,政治諷刺漫畫的“度”,就是把握黨和國家各個時期的方針、政策。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們國家,一切文藝作品都要以維護黨和國家各個發展時期的方針、政策為原則,政治諷刺漫畫也是如此。我們的作品諷刺黨的某些干部的腐敗墮落行為,恰恰是為了維護黨的純潔、廉政,維護黨的光輝形象。如果認為諷刺黨的某些干部就是諷刺黨,那是極“左”思潮。如果把個別黨員干部的錯誤當作整個黨的錯誤去諷刺,那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以這里面存在著“度”的問題。有人怕把握不了這個“度”,而提倡畫“軟點”、“遠點”的東西,也有人提倡打“擦邊球”,筆者是不能茍同的,如果對自己辨別是非的能力都產生懷疑,怎么能創作出好的政治諷刺漫畫作品呢?
掌握政治諷刺漫畫的“準”、“新”、“度”,當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認為關鍵是提高作者自身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品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按蜩F先得自身硬”,只有這幾種素質都具備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了,你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切中時弊的政治諷刺漫畫作品。
(作者單位:許昌日報社)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