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雪域宰相

2006-01-01 00:00:00耿少將
草地 2006年2期

兩百年前的清嘉慶年間,理番廳署廳事王夢庚慕名來到謝溪溝,憑吊山川名勝,遍訪寨首老民。當他聯想到自己這個出生在人杰地靈的江浙秀才竟只能在荒蠻的理番做個小吏,而南宋時期從這個僻遠山鄉走出的一位進士居然在臨安(今杭州)官至宰相時,感慨萬千。回到廳署,欣然命筆,寫下了一首五言格律詩:

故相標遺里,爭傳通化鄉;

山川沿井邑,風物雜夷羌:

松禿沉殘靄,垣頹臥夕陽;

殘碑苦銷蝕,何處認滄桑。

詩中所言的“故相”,不是別人,正是阿壩州唯一被“二十四史”列入傳記的人物,也是我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宰相——謝方叔。

軍伍世家走出的進士

公元七世紀,華夏大地風詭云譎。當江、河流域的農民不堪隋煬帝的暴政,紛紛揭竿而起;李淵建立唐朝,忙于全國統一的時候,遠在千里之遙,生活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吐蕃,滅蘇毗,并羊同、孫波,也正忙于廓清西藏高原的征伐。到七世紀中葉,約在唐高宗時期,松贊干布完成了統一西藏的大業,并在邏些定都。吐蕃進入最強盛的時期。公元663年,吐蕃攻破青海的吐谷渾,使它直接和唐朝連接起來。其后,又逐漸兼并了四川西部的廣大地區。統治區域擴展到松州(岷江源頭地區)、奉州(雜谷腦河中游地區)和維州(雜谷腦河下游地區),兵鋒直指無險可守的成都盆地。為應對與吐蕃交界地區復雜的斗爭形勢,守住肥沃富庶的成都平原,唐朝不得不在號稱“川西鎖鑰”的維州等地屯駐重兵。

玄宗開元年間,一個姓謝的山東漢子來到招募兵丁的地方,報名參加戍邊衛國的“長征健兒”。很快他就被批準入伍,并作為職業軍人派遣到遙遠的維州屯墾戍邊。不久,吐蕃侯壩等聚徒數千擾邊,朝敬大夫檢校維州刺史上柱國焦淑領“健兒”及地方武裝三千余人,征伐侯壩,大獲全勝。這位來自山東的募兵也隨之參加戰斗,并和其他戍邊的“健兒”一起,作為一支威懾力量長期駐扎了下來。其后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都與當地女子成婚,并在維州安家落戶。雖然經過紛紛擾擾的五代十國和北宋三百多年的統治,這支募兵的后代,仍然忠實地履行著他們的祖輩在開元年間出征時的承諾,并義無反顧地守衛著這片“兵戈不息”的“難治”之地。而謝家幾經輾轉,也在今理縣桃坪鄉的謝溪溝定居下來。

南宋宗慶元年間,謝家的第三個孩子誕生了。因排行老三,字輩屬“方”,父親給他起了一個非常儒雅的名字——謝方叔,字德方,寓意德隨一生,方正為人。方叔從小聰明伶俐,智慧過人,在同年的孩童中表現出少有的天賦。父母對他要求很嚴,希望他刻苦學習,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同時改變謝家世代軍伍的宿命。為讓謝方叔安心學習,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父親讓長子履行軍伍的義務,并千方百計把方叔送到了當地僅有的一所私塾。方叔刻苦學習、勤奮勵志,加上悟性又高,讀書竟能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盡得奇語。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凡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皆能成頌,深得老師的器重和同學的贊譽。

嘉定初年,謝方叔拜謝老師,告別年邁的雙親,只身來到成都求學。期間,他博覽群書,師承理學大師二程、朱熹,刻苦研究了理學大師朱熹撰寫的《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等著述,深受理學和易學理論的影響。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他參加科舉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為進士,被朝廷任命為監察御史。

監察御史的諍言

公元1127年,北宋為金所滅,皇族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屈辱、最腐敗的一個王朝,史稱南宋。謝方叔步入政壇的時候,這個偏安一方的王朝已在長江、珠江流域茍延殘喘了近百年的時光,離滅亡也就只有半個世紀了。那時,趙宋王朝內憂外患,山河破碎。在北方,當西夏、遼金還在肆無忌憚地敲詐勒索,為所欲為地啃噬著宋朝的邊疆和府庫的時候,正在強勢崛起的蒙古便坐北朝南,俯視著華夏大地的乾坤金輪;在西南,割據一方的大理國對大宋的存在也是熟視無睹、置若罔聞。而在國內,南宋王朝政治腐敗,經制崩壞,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內政不舉,軍事不修。轄區內是“境土蹇而斂賦日繁,官吏增而調度日廣”。朝廷上下茍且偷安,粉飾太平,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百姓貧困日增,而官吏敲詐無息”。風雨飄緲的大宋王朝已經陷入文無良相、武缺良將的可悲局面。那時,正是寧宗趙擴的統治時期。趙擴怯弱無能,胸無大志,重用奸臣韓侂胄、史彌遠。韓、史欺上瞞下,黨同伐異,獨攬朝綱,專權橫行,成了實際上的皇帝。大宋國勢日漸衰微,亡國的征兆已日漸顯現出來。謝方叔,這個出身維州的進士,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走上了歷史舞臺。

在宋朝,監察御史的官階品位較低,為正八品上階。但由于“職掌監察巡按郡縣、屯田、鑄錢”等事,并擁有“監察百官之禮儀”的職守,因此位雖不高,但權勢頗重。有唐以來,監察御史多以新科進士任之。由于他們在官場上點染較少,相對超脫,大多秉筆直書,敢于彈劾,也比較容易表現出才干。宋朝沿襲唐制,故謝方叔和其他九位新科進士一起,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謝方叔飽覽詩書,滿腹經綸,胸懷成就一番大業的雄心壯志,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的良機。他下定決心,在為大宋江山社稷效犬馬之力的同時,一定要通過自己的才干和實力,打拼出一番眩目的天地。他認真分析了朝廷上下的形勢,對上至皇帝、太后,下至文武百官、內侍外戚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詳細的觀察。在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和實際情況后,謝方叔開始向皇帝上書諫奏,直抒自己對治國、御臣、修身、平天下的見解。

謝方叔的言詞散見于《宋史》、《齊東野語》等典籍中。這些零散的記載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初任監察御史剛直不阿、不畏權勢、憂國憂民的形象。

他說:一國之君“應當小心深得寵信的親信,提防阿意奉承的近臣。防止有人以一己之私堵塞天下的言路,并一味地取悅皇上。否則,過去心存畏懼的就會輕慢,忐忑不安的就會釋然,而憂國憂民的也會因此而懶散。前后左右的人,如果敢于把各種憂危恐懼,讓皇上一時憂心的信息報上來,是對國家和皇上的忠誠。而只講燕安逸樂,讓皇上高興開心信息的,則是對陛下的不忠和背叛。在地方上,凡是能夠把水旱盜賊、天災人禍、社情民意客觀上報的必定是忠臣。而巧言令色,只知奉迎獻媚、溜須拍馬,欺上瞞下的必定是佞臣。”又說“皇上的居住活動猶如金壁輝煌的皇宮之最精美部分,特別引人注目。伺候在左右的親信近臣往往是察言觀色,暗中窺視皇上的意圖,偵視陛下的興趣愛好,然后投其好惡、迎合其想法。這么做,只不過是為了繼續得到皇上的恩寵,滿足自己對貨利貪得無厭的追求而已。而這些,往往都隱藏在虛浮不實的稱頌后面,因而很不容易察覺。所以要做到防微杜漸,需要皇上對各種言論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自己明確的判斷,不要為各種言論所左右。”

針對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中原人民痛苦,不圖“收拾舊河山”,沉湎于“西湖歌舞”虛假太平的情況,謝方叔指出:“堂堂一國之君,當秉持剛毅正直的德性,回報上蒼的厚望。重振威武決斷的雄風,以應對天下的態勢。崇尚勤儉樸素的風氣,以契合收拾舊河山的天理。發現并儲備人才,以滿足治理一統山河的需求。規劃并制定好恢宏長遠的謀略,隨時準備應對時局的變化。大力推行仁政,以報答上蒼的青睞。”為此,他還提出了穩定兩淮局勢的五點建議:“一曰明間諜,二曰修馬政,三曰營山砦,四曰經理近城之方田,五日加重遏絕游騎及救奪擄掠賞罰。”表現出強烈的光復故國的愿望。當時理宗寵信閻妃,重用奸臣,沉湎聲色,謝方叔正色于朝廷,要皇帝“愛身育德”,不能總是在花天酒地中打發時光。

理宗非常欣賞和欽佩謝方叔的直率和忠誠,相繼給他授予宗正少卿、太常少卿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正刑部侍郎等職位,并封與永康郡侯、惠國公的爵位。

公侯的庶民情節

謝方叔出生清貧,對庶民百姓的生產、生活狀況向來比較關注。不論是在感情上,還是理智上;不論是游學讀書,還是入士為官;不論是芝麻小吏,還是貴為公侯,他對生活在最底層的民眾都有一種難得的關愛。淳祐十一年,南宋境內陰雨連綿。理宗憂心忡忡地問謝方叔、鄭清之:“積雨于二麥無害乎?”鄭曰:“目前雖不為過,然得晴則佳。”回答有一些敷衍塞責的味道。而謝方叔輒曰:“二麥似無害。蠶事畏寒,恐少減分數。”從鄭、謝的回答可以看出,謝方叔對百姓庶民的關心程度要比鄭清之寬泛、深刻得多。同年,理宗早朝,問及輔佐的群臣:“邊事無他聞否?遷避之民,已復業否?”滿朝文武竟無人能肯定回答。謝方叔素來關心兩淮之事,對邊境情況了如指掌。曾建言在“極邊州郡開浚水道…溝澮”,“使北騎不得長驅而入。”同時,在“兩淮、沿江各另立一項游擊軍,”“招水步各半,”以各不時調遣。皇上問及邊境之事,當然正是謝方叔的強項。在滿朝文武都堂塞理宗的時候,謝方叔胸有成竹地回答:“近來三邊幸無他事,淮民之遷避者,皆已歸耕。其貧甚者,制司亦少資給之也。”謝方叔心系國事,情系百姓,使理宗稍感欣慰。又一次,“帝以吳門擇守諭群臣。”謝方叔對言:“平江東控海道,多年來,政府以‘和糴’的名義大量收購糧食,老百姓不堪重負,民力頗困。應當選一名既具備才略,又能體恤百姓的官員為之。”對百姓的真心關愛溢于言表。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何時休,暖風熏得人猶醉,直把杭州當卞州。”這首詩詞反映了南宋統治集團茍且偷安、不思進取、醉生夢死的精神狀況。作為一位難得的理智型官僚,謝方叔深知創業之困難、守業之艱辛,清醒認識到如果長此以往勢必荒廢國事,危害皇朝的統治。為此,他痛心疾首,犯顏直諫:“陛下享玉食珍饈之奉,當思兩淮流莩轉壑之可矜:聞管弦鐘鼓之聲,當思西蜀白骨如山之可念。”其言之重振耳發聵,其情之真發自肺腑。

謝方叔對庶民百姓的關心,不僅反映在日常的言行中,也體現在他對制度、體制上的一些考慮和構想。南宋中后期,全國上下土地兼并成風,大片土地集中到官僚、將領手中,他們憑借權勢,巧取豪奪,逃避稅賦,造成朝廷財政虧空、軍費不足、物價上漲、民不聊生,封建統治陷入重重危機。純祜六年,謝方叔置權貴豪強的利益不顧,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諫言皇上推行“限民名田法。”他說:國朝在臨安立足到現在已有120余年的時間了,當前的形勢是邊境的土地因為戰亂而不斷荒蕪,而國內的人口卻不斷增加。“權勢之家日盛,兼并之習日滋。”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已經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他指出:“夫百萬生靈生養之具,皆本于谷粟,而谷粟之產,皆出于田。今百姓膏腴,皆歸貴勢之家,租米有及百萬石者。小民百畝之田,頻年差充保役,官吏誅求百端,不得已則獻其產于巨室以規免役。小民田日減而保役不休,大官田日增而保役不及,兼并浸盛,民無以遂其生。于斯時也,可不嚴立經制以為之防乎?今日國用邊餉,皆仰和糴,然權勢多田之家,和糴不容以加之,保役不容以及之。居此之時,與其多田厚資,不可長保,孰若捐金助國,以紓目前!”鑒于“豪強兼并之患,自今日而極,”他提出“非限民名田不可”。他期望“陛下勿牽貴近,”“大臣勿避仇勞”,要跳出利益得失,“定經制,塞兼并,”以緩解“敵人睥睨于外,盜賊窺伺于內,”的緊張局面,確保大宋江山社稷永不改姓。

天上掉下來的“金印”

1251年,對謝方叔來說可謂是吉祥之年,在幾乎是毫無征兆的情勢下,幸運之神突然降臨到了謝方叔身上。先是,宋理宗授與謝方叔“知樞密院事兼參政知事,”輔佐趙昀掌管軍事機密、邊防事物,“毗大政,參庶務,”獲得了與宰相同議朝政,“押敕齊銜,行則并馬”的政治地位。十一月甲寅,浩蕩的皇恩再次加賜到謝方叔的身上。宋理宗拜謝方叔為左宰相,吳潛為右宰相,同時授予樞密院最高長官——樞密使一職。謝方叔是“金印紫綬,掌宰天子助理萬機,”擔起了負責大宋軍國大事的重任。

說起謝方叔拜相的過程,還有一點戲劇色彩。被宰相史彌遠一手扶上皇帝寶座的趙昀,雖貴為天子,卻大權旁落。史彌遠獨居相位,把持朝政,一手遮天。趙昀深知宰相一職的重要,對奸臣為相的危害有切膚之痛。所以,對拜相一事非常謹慎。淳祐十一年,是趙昀在位二十七年的日子,繁重的朝政,加上聲色過渡,四十六歲的他已明顯感到不堪重負,他開始醞釀重新任命宰相。史彌遠的侄子史嵩之在淳祐四年去相后,經過幾年的修整,“夤緣復用”,又重新走上政治前臺,并企圖再次得到相位。他攀附高層、投靠權貴,用金錢收買朝中重臣為自己打通關節,并毛遂自薦“上書薦已”。當時朝廷內外是“眾心洶洶,”史嵩之入相的輿論呼聲很高,社會上傳言任命他的詔書已經用黃白麻紙起草好了。萬事具備,只等宣旨。但就在任命的前一天晚上,“初欲相嵩之”的趙昀又想起史家兩代人為相的情景。史家給他帶來的尷尬和不快使他臨時改變了主意。宋代人記述說:帝“中夜忽悟,召學士改相”謝方叔和吳潛。故“及聽宣制,謝方叔潛焉”。謝方叔在幾乎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接旨任職,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宰相兼樞密使。

理宗對新任的左、右宰相謝方叔和吳潛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十二月丙辰,謝方叔率領一大批剛被提拔重用的官員“入謝”。理宗在語重心長地訓導大家之后,還特別給謝方叔寫了一封親筆信,以示倚重和信任。信中詳細分析了過去左、右二相的合作及履職情況,指出:“昨來并命,往往各分朋黨,互持己見,交相捭闔,陰肆傾排,是以猜忌成風,眾弊膠轕。”他要求謝方叔和吳潛“繼自今日,勿牽人情,勿徇私意。”要以唐朝賢相房玄齡、杜如晦為榜樣,相互尊重,默契配合;以本朝良臣張浚、趙鼎為典范,忠心耿耿,為國分憂。“務為正大之規,以副倚畀之意。”

謝方叔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忠履職,輔佐圣上治理好大宋江山,在相位上大展抱負,成就一番偉業。在忠君為國、光宗耀祖的同時,也讓自己名垂青史。

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謝方叔入揆后帶著感恩的心態,勤勉相業,勵精圖治,一心撲在軍國大事上。他想做很多的事,很多的事還等著他去做。但他很快就發現,任相的路并不一帆風順,而是到處充滿了荊棘和險惡。為了更有效率地履行好宰相的職責,讓垂暮的大宋實現復興,不辜負皇上的重托,他不得不披荊斬棘、知難而進,拿起斗爭的武器,和宦官內侍展開一場慘殊死的較量。

話還得從頭說起。唐朝中后期,宦官專橫驕肆,干權亂政,致使朝政大壞。鑒于唐代嚴重的宦禍,從杯酒釋兵權的太祖開始,趙宋王朝就對宦官參政作出了非常嚴格的規范。“宦官不得干政”已成為趙宋王朝的祖宗之法。趙昀上臺之初尚有一絲勤政圖治的銳氣,但隨著年事漸高,他貪圖享樂、怠于政事,于是朝廷和后宮出現了一批竊威弄權之徒,宦官、內侍之亂也隨之而起。理宗的貼身內侍董宋臣,讒諛蒙蔽,逢迎成性,很得趙昀的歡心。在理宗的庇護下,董宋臣一伙宦官、內侍,結黨營私,侍寵弄權,不可一世。宋人記載當時宦官專權的情景時說:“一時聲焰,真足動搖山岳,回天而駐日也。”

宋史記載,“內侍董宋臣干辦佑圣觀,逢迎帝意。起梅堂、芙蓉閣、香蘭亭,豪奪民田,招權納賄,無所不至。”新任監察御史洪天錫直言皇上:“天下患禍有三,一日宦者,二日外戚,三日小人。”把矛頭直指董宋臣、盧允升等人。理宗寵信董、盧,命令吳燧當眾宣讀偏袒他們的詔書。洪天錫剛直不阿,“對抗如初。”理宗為給自己找一個下臺的階梯,同時又不得罪宦官,想出一個折衷的辦法。“出御扎,”要求天錫修改奏章的部分內容,讓宦官“自戒飭之”了事。洪天錫還是毫不退讓,在眾臣面前慷慨激揚,表示堅決反對。

寶祐三年,蘇州百姓仲大倫等聯名控訴董宋臣等強占其土地。洪天錫將案件及時通報給了有關方面。但從御前提舉所出具的公文,竟然說仲大倫所指田土屬于皇家莊園,因此不予受理。儀鸞司也將處理結果告訴了常平這個機構。洪天錫對此非常不滿,據理力爭。他說:“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約,若中貴人得以控之,則內外臺可廢,猶為國有紀綱乎!”不僅如此,天錫還逐一列舉董宋臣、盧允生等人所犯的罪行。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理宗還是極力袒護董、盧。洪天錫并沒有因為自己人微言輕,以及理宗的不公而氣餒。他繼續彈劾,“疏六七上。”但趙昀仍然置若罔聞,不予理睬。同年六月戍子,洪天錫憤然請辭。

面對是非顛倒、正不壓邪的艱難局面,大宗正寺丞趙崇璠想到了宰相謝方叔。他想讓“得君最深,名位已極”的方叔加入到與宦官、內侍斗法的行列。他素知謝方叔極重名聲,自尊心很強。要讓左宰站到“倒宦派”的一邊,只能用激將之法讓他就范。趙崇璠給謝方叔寫了一封密信,既曉之大義、動之以真情,又專攻謝方叔的“七寸”要害。

信中說:“宦官驕橫放縱,猖狂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當朝宰相不理不問,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糾正,真是有愧于江山社稷。在當今情勢之下,你都不敢站出來,還有誰愿意站出來呢?但洪天錫,就那么一個剛剛錄用不久,孤立無援的察官,能夠挺身而出對這股邪惡勢力發起反擊,這是多么難能可貴阿!原想洪天錫的所作所為會喚起正義的力量對宦官的進攻,可等了半天,竟然如泥牛落海,毫無音訊。社會輿論講,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怪不了他人,主要在于你膽小怕事,太貪戀相位了。輿情對你非常不利,責備很多啊!如果你在這個問題上總是繞著走,無所作為,那么皇帝就可能在倉卒中‘出御筆’,授某某人為少卿來處理該案。那時,就不一定把這個案子辦不下來。宰相不要認為是我在責難你。你深得皇上的信任,在萬人之上一人之下,可謂是 ‘名位已極’。如果這場斗爭取得勝利,那是社稷江山的大幸,國家也會因此更加離不開你;如失敗了,不當這官就是了。如果你辭職不干了,大家也會拿起你的接力棒繼續和宦官、內侍斗爭。所以說,贏了是勝利,輸了也是勝利。況且不一定就是負局。即使輸了,圣明的皇上也會自有公正的結論,不一定就要你讓出相位。”

看罷趙崇瑤的密信,謝方叔不覺因慚愧而羞得臉紅。他認識到,在與宦官、內侍的斗爭中,自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實際上助長了董宋臣一伙的囂張氣焰,造成了惡劣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仍然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就可能造成宦官、內侍禍國殃民的局面。如果“內司之橫自今而始”,作為宰相,不僅難辭其咎,最終自己也會反受其害。

謝方叔決定舍生取義,拿起武器,和宦官、內侍一比高下,來一場魚死網破的較量。

謝方叔利用皇上對他的信任,憑借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和淵博的學識,向理宗申明大義,講述宦官、內侍干權亂政的危害。苦口婆心勸說趙昀不能亂了祖宗定下的宦官不能干政的規矩。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一定要和董、盧等人劃清界限。按照大宋的律令,規范宦官、內侍言行,把他們的權力和活動嚴格控制在“供繕修”的職掌內。如果越權,嚴懲不怠。

理宗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丟不得的江山社稷和離不開的宦官、內侍之間,他痛苦但又暫時性地選擇了前者。他同意重新起用忠心為國、剛直不阿、態度堅決的洪天錫,并授與他大理少卿的職位,負責查處董宋臣這個案子。

事情的發展正朝著有利于“倒宦派”的方向發展。正如趙崇璠預料到的,朝內諸君在謝方叔的感召下紛紛加入到了聲討宦官、內侍的行列。“太學生池元堅、太常寺丞趙崇潔、左史李昴英皆論擊允升、宋臣。”但缺乏政治敏銳的洪天錫卻沒有察覺到形勢的變化。面對昏庸嗜欲的理宗,奸臣當道、宦官弄權的朝廷,洪天錫仰天長嘯,懷著報國無門的感嘆,選擇了放棄之路。他封金掛印,憤然離開了建安。

洪天錫不辭而別這一突如其來的事件,徹底改變了雙方力量的對比,力量的天平迅速朝董、盧一伙傾斜。眼看雞飛蛋打,就要到手的果實頃刻化為烏有,謝方叔手足無措,一下亂了陣腳。而已經偃旗息鼓、惶惶不可終日的董宋臣等人,迅速振作起來,并適時抓住機會,開始反擊。他們到處散布謠言說:“洪天錫閱歷太淺,缺少心眼,受制于宰相,其所作所為都是謝方叔支使的。左宰借刀殺人,妄圖通過洪天錫之手搞翻內侍,打擊圣上的力量,削弱皇權,架空天子,最終達到獨攬朝綱的目的,步二史之后塵。”他們又添油加醋地說:“洪天錫為什么致仕離京?那是謝方叔逼迫所致。謝眼看自己掀起的滔天巨浪不僅沒有掃平異己,反而就要把自己淹沒了,萬般無奈。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他丟車保帥,讓洪天錫當了替罪羊。”理宗本是一個毫無主見之人,平生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史家侄叔專權的事情。現在謝方叔就又玩起了同樣的把戲,趙昀心中大為不快。事至于此,董、盧一伙尚不罷休,他們再給謝方叔布下圈套,暗中派人唆使他“上書自解。”正在氣頭上的理宗那容得方叔辯解,大罵謝方叔忘恩負國,有失體統。董宋臣等人環環相扣,步步進逼,命令死黨朱應元再燒一把火,上書彈劾謝方叔。昏庸的理宗竟聽信讒言,決定免去謝方叔的宰相職務。他下詔書說:“往年二相并命,各分朋黨,互相傾軋。吳潛既退,方叔獨相,持祿固位,政以賄成,諸子無藉,恬然而不知。天示警戒,臣庶交章,不奪方叔之相權,則是朕躬有罪。”寶祐三年七月,在相位五個年頭的謝方叔,被趙昀“罷相。”丙申,謝方叔暗然告別了象征相權的“金印紫綬。”

搞垮謝方叔后,董宋臣等宦官、內侍還不解恨,“猶以未快。”他們想要徹底解決問題,從肉體上消滅謝方叔。為此,允升、宋臣等“厚賂太學生林自養,上書力詆天錫、方叔”。且曰:“乞誅方叔。”并欲蓋彌彰,無理要求理宗召告天下:“宰相之所以落得現在的下場,完全是因為其為所欲為、獨斷專行所致,與宦官、內侍素來無關。”董、盧等人的倒行逆施、過猶不及的做法,激起了朝廷上下正義人士的極大憤怒。各有識之士非常不滿理宗“自養奸黨,”聯手起來共同聲討宦官、內侍。面對紛紛擾擾、混亂不堪的局面,萬般無奈的理宗否決了“誅方叔”的建言,并按照慣例授給謝方叔一個“無隸屬,無職掌,惟出入侍從,備顧問而已”的“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的名號,讓謝方叔幫助自己打理書法、詩文等件。對理宗的這個折衷方案,董宋臣等人也非常不滿。他們再次授意監察御史李衢多次彈劾謝方叔,要求理宗剝奪其閑職,免除其功名。起居郎、中書舍人林存也受意上書要求徹底罷免謝方叔。監察御史章士元也跟著起哄,“請更與降削,”將謝方叔流放到荒蠻的“廣南”地區。已近暮年的趙昀念想方叔過去為自己做了不少事情,動了惻隱之心。于是“召方叔更與鐫秩,”并將謝方叔的兒子謝修流放到廣南,以平息宦官、內侍的反彈。

謝方叔與宦官、內侍的斗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結束。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斷送了自己的錦繡前程,還險些招來殺身之禍。其影響不僅禍及自身,而且還殃至子孫。謝方叔以“玉碎”的決心和勇氣,彰顯了正義的呼聲和大無畏的精神。當年趙崇璠給他的密件中,有一句籤言:“是勝亦勝,敗亦勝。”謝方叔真的是雖敗猶榮。

與權臣的角力

宋人對謝方叔的評價不多,翻閱了很多資料,也就只有那么兩句:一曰“謝方叔相業無過人者,晚困于權臣;”二曰“方叔在相位,子弟干政。”客觀上講,謝方叔相業之所以無過人之處,有深刻的主、客觀方面的原因。客觀上講,南宋王朝積弱日久,就在謝方叔走上政治前臺的時候已經顯現出敗亡的征兆。雖然謝方叔勤勉相業,但冰凍三尺,非他一人能力能夠回天。主觀上講,謝方叔身在朝廷,再超脫也無法置身于權力名利之外。雖說困于權臣,但他自己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混跡于明爭暗斗之中,遵從并習慣了官場上勾心斗角游戲規則。所以,短短一生,他東沖西突,攻守無常。除了和宦官、內侍進行了最為慘烈的斗爭外,還遭遇了與史嵩之、趙葵等人的正面沖突。

史嵩之,字子由,浙江寧波人。在嘉熙三年為相后,上蒙蔽君主,下仰塞群臣,奸權誤囤,實為大惡,與其叔父史彌遠有過之而不及。時臺州進士杜范才華橫溢、勤政愛民、正直廉潔,深受理宗的器重。為此,史嵩之既猜疑又嫉恨,非常惱火。淳祐四年,杜范身任同知樞密院事,因不屑與奸臣共事,辭官回鄉。皇上要太監追回,并命令臨安各城門的官員不得讓杜范出城。太學生們也紛紛上書挽留杜范,并直接把矛頭指向史嵩之。理宗嗜欲怠政,大凡軍國大事均一應交與宰相史嵩之處置。雖然“嵩之久擅國柄,帝亦患苦之,”但還是對他倚重有加。為要挾理宗,平息輿論,史嵩之欲擒故縱,六請辭相。戶部侍郎劉漢弼密奏理宗:“今嵩之既之請也,愿聽其終喪。亟選賢臣,早定相位。”趙昀狠下心來,采納了漢弼的建議,同意史嵩之請辭。但不過幾日,理宗發覺自己真的還離不了史嵩之這個助手。他開始回心轉意,準備重新起用史嵩之。聽到這個消息后,整個朝廷嘩然失色。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徐元杰口若懸河,不避權貴。對理宗這種游戲國事、出爾反爾的做法,“攻之甚力。”太學生們也紛紛上書堅決反對重新起用史嵩之。理宗在萬般無奈之下,把史嵩之晾在了一邊,于十二月任命杜范、范鐘并相。史嵩之的一場好夢被劉漢弼、徐元杰攪亂,因此對漢弼、元杰恨之入骨。范鐘、杜范出任左、右宰相,人心大快,朝廷百官竟舉笏相慶。

但接下來,各種離奇的事情相繼發生。淳祜五年(1245年)四月,接任右宰相不到半年的杜范,暴病身亡。又不過百日,徐元杰在閣中用餐,下午歸去,竟在家中指爪爆裂而亡。因為杜范、元杰與史嵩之矛盾深沉,所以許多人都認為二人“暴疾而亡”是史嵩之下的毒手。朝廷上下是如臨深淵,人人自危。到了閣堂會食,竟無人敢下箸。那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過多久,劉漢弼又因會食閣中,忽得腫病而亡。就在短短的幾個月,與奸權誤國的史嵩之斗爭最堅決的“淳祐三君子”相繼暴疾身亡,大家對史嵩之的猜疑就不言而喻了。太學生蔡德潤等一百七十三人“伏闕上書,”要求查明事因,嚴辦兇手。

面對這一系列錯綜復雜的事件,謝方叔感到了官場險惡、朝政洶洶。同時敏銳的政治直覺,又讓他在亂相中看到了一種希望。他覺得,在目前情勢之下,自己應該而且完全能夠有所作為。他從維護皇朝紀綱的重要性入手,上書理宗。要求圣上主持公道,徹查事件,嚴懲兇手,伸張正義,大白真相于天下。他說:元杰、漢弼、杜范之死,“皇上既然親自指定官員審理案件,懸賞查清事實真相,捕緝真兇。現在罪犯還沒有歸案,忠臣蒙受的不白之冤也沒有搞清楚。陛下如果不始終主持公道,繼續過問此事,那么就可能使國家法律、規章的權威掃地,造成國將不國的局面。”把矛頭直接指向權勢炙手可熱的史嵩之。這次謝方叔主動參與角逐,目的就是要火中取栗。這次角力拉開了謝方叔和史嵩之作為政治對手在朝廷上下你爭我奪的序幕。六年后的淳祐十一年,在拜相的問題上,雙方再次發生正面火拼。史嵩之是主動出擊,步步進逼,志在必得。而謝方叔則韜光養晦,低調行事,暗中發力。雙方的爭奪以謝方叔入相而暫告一段落。謝方叔領軍與宦官、內侍斗爭失敗后,從相位上跌落下來,官階及待遇一貶再貶,乃至差一點丟了性命。其中的殘酷與慘烈,也不難嗅到史嵩之親信爪牙的氣息。

謝方叔與趙葵的較量,始于對蒙古問題上雙方不同的政治見解。從1235年開始,蒙古便大舉南侵宋朝。蒙古大軍一路由窩闊臺次子闊端等率領入侵四川;另一路由窩闊臺第三子闊出等率領,入侵襄漢。侵入四川的蒙古軍所向披靡,攻下成都、利州、潼川等二十余州。進攻襄陽的攻下棗陽、襄陽、壽州等地后,再攻滁州。出生趙葵部下的知招信軍余玠提精兵救滁。蒙古軍轉攻招信,被余玠大敗,死傷無數。

趙葵,字南仲,衡山(今屬湖南)人,其父為京湖制置使。葵少年即隨父軍中,在父親的影響下,主張強兵御辱,抵抗外敵。而謝方叔進士出身,在對外關系上主張以和為貴。反對輕易挑起戰端。余玠在戰與和這個原則問題上,義無反顧的站在了趙葵一邊。蒙古軍退后,宋朝開始在四川部署防御。1242年,余玠受命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經過余玠的整治,四川駐軍聲勢大振。蒙古軍多次自西蜀來侵擾,都被宋軍打退。余玠守蜀有功,1248年被任為兵部尚書,仍駐四川。抗戰將領趙葵,1247年任樞密使,1249年又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抗戰派暫時執掌軍政大權,垂死的南宋王朝,一時又有振作的氣象。

但是,朝廷內主和反戰的官員,仍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南宋軍隊中有一種“舉代”的制度,當時處于戰事前線的戎州帥欲舉統制姚世安為代。余玠向來就想革除軍中“舉代”之弊,故親帥三千騎兵到云頂山,并派出都統蔡某去頂替姚世安。姚世安平時與謝方叔的子侄來往密切,故恃勢“閉關不納”,并向謝方叔求援。謝方叔本來在戰和問題上與趙葵、余玠見解不同,眼看自己的世交姚世安又要被余玠的親信取代,心中很是不爽。他支使親信,在朝中散布余玠已失去士卒之心的謠言,唆使姚世安收集余玠的過失,并通過職務之便“陳之于帝前,”弄得理宗疑云頓生。姚世安憑借與謝方叔的關系,繼續和余玠對峙。余玠對此“郁郁不樂,”但又毫無辦法。

謝方叔深知余玠背后的趙葵。如果趙葵繼續把持相位,他的治世方略只會束之高閣,政治抱負也難以實現。為此,謝方叔聯絡其他主和人士,向趙葵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他們攻擊趙葵不是科舉出身,以所謂“文臣武將”、“宰相須用讀書人”為理由,排斥趙葵任相。1250年,趙葵右相兼樞密使的官職,全被罷免。次年,謝方叔任左相兼樞密使。余玠乃行伍出身,長于攻守而輸于文采。故“凡有奏疏,詞氣不謹,”理宗看了很不是滋味。1252年,蒙古汪德臣部侵掠成都,圍攻嘉定。余玠率部將力戰,再次打退蒙古軍。余玠抗戰獲勝,謝方叔卻始終沒有放棄對他的政治偏見。謝方叔和參知政事徐清叟等在理宗面前攻擊余玠掌握大權,擁兵自重,“不知事君之禮,”要求理宗“出其不意而招之。”理宗也知大敵當前,余玠護國有功,故聽而不答。他們又進一步挑唆道:“陛下莫非是考慮余玠手握大權,招之不至乎?”又說:“臣度玠素失士心,必不敢(來)。”這么一激,理宗又失去了自己的判斷,下詔書要余玠回臨安。趙葵罷相后,余玠深知自己的處境,接旨后壓力很大。回到臨安是兇多吉少,不回吧又有抗旨之罪。他郁郁寡歡,憂憤成疾,于1253年服毒自殺。次年,余玠部下王維忠,也被誣告潛通蒙古處死。宰相謝方叔任命知鄂州余晦去四川帶兵。蒙古來襲,余晦屢戰屢敗,四川又處在蒙古大軍的威脅下。

謝方叔與趙葵、余玠的爭斗,雖屬政見不同所致,也存在個人恩怨的計較。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場鬧劇卻導致了四蜀戰事的危急,南宋形勢的逆轉。謝方叔“帥蜀誤國,”給自己的政治生涯抹上了一塊不小的污點。即使是謝方叔在世之時,有識之士對這一行徑仍然鞭撻不已。

最后的努力

謝方叔被罷相后,在江西一個叫午喬泉的地方居住下來。多年的宦海生涯,使他感到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想好好修整修整,過一段閑云野鶴似的隱居生活。他也知道,只要趙昀在位,董宋臣等人尚存,他就沒有翻身的余地。他蟄伏了下來,耐心等待機會。以養鶴寄情,以詩文消遣,一等就是十五年。其問,他憑借著深厚的學術功底,撰寫了《中興四朝國史》、《太極圖說》等。并收集整理南宋歷代皇帝的書法、詩文作品,編寫了一本名為《寶奎錄》的“巨帙”典籍。

景定五年10月理宗病死,趙禥于同日繼位,是為度宗,第二年改年號為“咸淳”。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謝方叔感到機會又回到了自己的身邊。咸淳四年四月庚寅,正值乾會節。度宗到御紫宸殿接受大臣們的恭賀。謝方叔借此機會從江西帶來一琴、一鶴、金丹一爐獻給度宗。太師賈似道猜疑謝方叔是借機探聽風聲,了解情況,以便為再次入相作準備。賈專橫跋扈,玩度宗于股掌之上,當然不愿看到有誰來和他爭鋒。于是他唆使諫官趙順孫彈劾謝方叔,“論其不當誘人主,為聲色之好”。趙禥下詔書曰:“謝方叔托名進香,擅進金器,且私集先帝的書法、詩文,以先帝行事為己功,殊失大臣體統,宜貶一秩。”盧鉞等在賈似道的支持下也相繼對謝方叔發難。他們“論列方叔昨蜀、廣敗事,誤國殄民,今又違制擅制,”認為削一秩的處罰太輕。度宗當然知道這些奏折的來頭,對賈似道唯唯諾諾的他心領神會,“詔削(方叔)四秩,奪觀文殿大學士、惠國公,罷宰臣恩數,仍追《寶奎錄》并系跋真本來上,”并欲將謝方叔及其子、侄、婿等“謫之遠郡。”制置使呂文德向來佩服謝方叔。方叔下臺后仍然和他書信不斷,并自稱為“門下使臣。”看到賈似道他們擺起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式,呂文德挺身上書,愿意以自己的職位為謝方叔贖罪。見此情景度宗才改變了當初要嚴懲重罰謝方叔的想法。

這一次努力失敗后,謝方叔徹底丟掉了東山再起的政治的幻想。他回到江西,修身養性,頤養天年,開始了神仙般逍遙自在的隱休生活。嘗書桃符(春聯):“平生要識瓊崖面,到此當堅鐵石心,”表明自己再也無意涉足官場的心境。

咸淳八年(1272年)正月,已是心如止水的謝方叔安然地享受著他平靜而休閑的生活。壬申,他突然接到自己豢養的兩只白鶴相繼而亡的消息,謝方叔感覺到自己也將不久于人世。他喟然長嘆:“鶴既仙化,余亦從此逝矣。”他開始為自己身后的事情作準備。“凡他人負欠文券,一切焚之,”并且“沐浴更衣,焚香望闕遙拜,次詣家廟祝自,招親友從容敘別。”之后,又叫來筆墨,揮毫疾書:“罷相歸來十七年,燒香禮佛學神仙。今朝雙鶴催歸去,一念無慚對越天。”隨即瞑目靜坐,須臾而逝。

謝方叔以自己坎坷的一生陪伴南宋王朝走完了最艱難困苦的歲月。1276年,在謝方叔安然辭世的第四年,蒙古大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又過了三年,隨著大臣陸秀夫背負幼帝蹈海時發出的沉悶聲響,在錢塘偏安一百五十二年的南宋王朝,也終于在歷史舞臺上謝下大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91九色最新地址| 91丝袜乱伦|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欧美一道本|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99福利视频导航|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91亚洲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伊人福利视频| 精品三级网站| 久久不卡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欧美a在线| 成人欧美日韩|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亚洲区欧美区|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国产av色站网站|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精品国产91爱| 国产91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国产va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91精品网站|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日本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午夜看片|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高清|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在线看国产精品|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男人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lhav亚洲精品| 日韩成人午夜|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99re视频在线|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色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