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上午11時許,天下著蒙蒙細雨,兩輛汽車正艱難地行駛在險峻的七曜山上。石柱縣人民醫院工會主席毛遂先帶領的15名由共產黨員和業務骨干組成的巡回醫療隊,正向離縣城140公里以外的金竹鄉趕去。
狹窄的公路被雨水泡得滑不唧溜,坐在第一輛車上的毛遂先十分焦急地看了看手表,從縣城出發已接近5個小時了,但離目的地金竹鄉場還至少有1個小時的車程。
此時,在金竹鄉場鎮上,聚集著全鄉3個村的360多名育齡婦女。人群中不時有人議論:“這么冷的天,路又這么滑,城里的醫生會不會來喲?”“不來還好些,聽說體檢要脫衣服喲!”有幾個農婦反倒有點高興的樣子。
金竹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位于七曜山半山腰,全鄉幅員面積雖然很大,卻僅有3個村,共1200多人。鄉衛生院只有一名醫生,平時只能開點感冒藥。全鄉600多名婦女,從沒參加過體檢的占98%以上。
2005年9月,石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人民醫院院長云斌在征求社會各界對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見時得知這一情況后,和院黨總支書記冉隆萬商量,決定把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課堂”搬到金竹鄉場。
經過周密組織,10月18日,巡回醫療隊終于成行。
經過6個多小時的行程,巡回醫療隊在中午時分趕到了金竹鄉場。15名來自婦產科、乳腺專科等科室的醫生和護士,立刻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上升村剛結婚不久的年輕婦女李蕓生要來進行體檢,先是十分高興,一大早便和51歲的婆婆,冒雨走了幾十里山路,趕到場鎮。然而聽說接受體檢要脫衣服時,她害怕地說:“除了我男人,還沒有誰看過我的身子呢!”本來婆媳倆排在體檢隊伍的最前面,臨到體檢時,李蕓生直往后躲。受兒媳的影響,本來準備進屋體檢的婆婆也心虛了,一把拉住排在后面的一位中年婦女,說:“周大嫂,還是你先來吧。”最后,在鄉干部和醫生的反復動員下,周大嫂才鼓足勇氣進了門。當婦產科專家張淑蓉給她檢查身體時,她漲紅了臉,只同意量血壓,不同意做婦科檢查。張淑蓉和兩個女護士放下窗簾,關上門,給她反復做思想工作,周大嫂才勉強同意接受婦檢。
免費發放婦科專用藥品的醫生也遇到了尷尬。和農村農婦李維素在領取藥品后,護士小王給她講解使用方法,李維素卻大大咧咧地說:“不就是每天喝一小口嗎?我曉得,用不著你費心。”小王急了,忙說:“這是外洗藥,絕對不能口服!”李維素尷尬地笑了笑。
當天晚上,巡回醫療隊的隊員們在金竹鄉安營扎寨。第二天一早,大家又開始忙碌起來。直到中午時分,360多名育齡婦女,終于全部檢查完畢。在此次活動中,縣醫院共免費發放價值近4萬元的婦科專用藥品,檢查出56名農婦患有各類婦科疾病,其中有5名農婦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到醫院住院治療。51歲的和農村農婦譚慶莉,當場被查出患有嚴重婦科病,縣醫院決定接她到醫院住院治療,還減免了她的部分醫療費。去年11月21日上午,譚慶莉康復出院。出院時,她拉著縣醫院領導的手,感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