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重慶城市年人均收入首破萬元
2005年11月21日,市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審議《關于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十五”計劃執(zhí)行情況及“十一五”規(guī)劃編制情況的報告》。預計“十五”期間,城市年人均收入首次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235元,比2000年增長66%;農村人均收入達到2710元,增長43%。
(《重慶晨報》2005年11月22日消息 記者 陳 靜 實習生 文 戈)
“藍天行動”目標提前完成
截至2005年11月19日中午12時,主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已達255天,19日晚至20日為良好,實際上提前40天完成“藍天行動”目標。自2000年全國開始實施空氣質量日報告制度以來,我市前5年二級天數比例分別是:51.2%、56.7%、60.5%、65.2%、66.4%。2005年提前達到70%,創(chuàng)下了6年來二級天數歷史紀錄。2006年“藍天行動”的目標初步確定為全年空氣質量良好天數穩(wěn)定在72%以上。
(《重慶晨報》2005年11月22日消息 記者 徐 庶)
重慶啟動大規(guī)模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
2005年11月14日召開的重慶市鄉(xiāng)鎮(zhèn)工作會議透露,我市將啟動新一輪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我市將把鄉(xiāng)鎮(zhèn)劃分為一般、較大、特大三個類型。一般和較大鄉(xiāng)鎮(zhèn)的行政機構設置黨政、經濟發(fā)展、社會事務、安全穩(wěn)定4個辦公室,移民任務重的鄉(xiāng)鎮(zhèn)保留移民辦公室。鄉(xiāng)鎮(zhèn)行政機構內設一專多能、專兼職共容的綜合性職位。鄉(xiāng)鎮(zhèn)領導職數控制在5-9名,推行干部交叉任職。
(新華社2005年11月22日電 記者 郭 立 朱小龍)
“東水西調”工程動工
2005年12月中下旬,抽調長江水向渝西地區(qū)送水的“東水西調”工程,在永川市松溉鎮(zhèn)、九龍坡區(qū)銅罐驛鎮(zhèn)正式動工。市水利局透露,待工程在2007年完工后,渝西地區(qū)將有8個區(qū)縣126萬人喝上長江水。
(《重慶晚報》2005年11月30日消息 記者 何昌欽)
重慶首家農村合作銀行落戶武隆
2005年12月2日,我市首家農村合作銀行——武隆農村合作銀行正式掛牌營業(yè)。市金融辦有關負責人稱,這標志著重慶農信社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重慶日報》2005年12月3日消息 記者 李湉湉)
朝天門市場競爭力躋身全國五強
朝天門市場在全國同行中的競爭力名次越來越靠前。2005年11月出臺的國內首份《中國商品專業(yè)市場競爭力報告》(藍皮書)顯示,該市場競爭力已躋身全國五強,從1991年開業(yè)到現在,年交易額巨增為原來的125倍。
(《重慶晚報》2005年12月5日消息)
渝懷鐵路重慶段載重實驗成功
2005年12月4日,渝懷鐵路重慶段載重實驗取得成功。渝懷鐵路客運開通后,從重慶坐火車到廣州只要20小時。渝懷鐵路是西部大開發(fā)十大重點工程之一,西起重慶,東至湖南懷化,線路全長625公里。
(《重慶日報》2005年12月5日消息 記者 陳 鈞)
辦理市民來信納入政績考核
2005年12月5日,市長公開信箱新系統開始試運行,市民可就近向所在區(qū)縣或相關職能部門的公開信箱反映問題。市政府值班室主任史強介紹,市長公開信箱交辦的市民意見,一旦傳遞交辦,電子政務平臺系統將自動計時,10天內沒有給市民答復,系統就會自動將市民意見變成紅色“催辦件”,部門出現“催辦件”的多少,將直接納入部門政績年終考核。
(《人民日報》2005年12月8日消息 記者 崔 佳)
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2005年12月14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開展向困難群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電視電話會議,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fā)出通知,要求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的心坎上,確保困難群眾吃飽穿暖、有房住、孩子能上學、生病能治療。
(《重慶日報》2005年12月15日消息 記者 商 宇)?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