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達3.8億元的中博新城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多元,為這個項目牽線搭橋的卻是一個農民。在忠縣上下,真情招商引資,演繹出一個個感人故事。
2004年8月,想在庫區投資建造船廠的溫州企業家朱建生,來到了忠縣東溪鎮。
朱建生的到來讓鎮黨委書記閆宗祥和鎮長楊洪云興奮不已,不顧烈日當頭,陪著朱老板一行沿岸步行察勘建廠場地。朱建生看中了神溪口,12月6日,他提出了幾個問題:“下河道的1.46公里公路需要硬化,電力供應不足……”
當天下午,閆書記組織召開班子成員會議,大家牙齒一咬,緊縮開支,自己籌錢和向上級爭取支持,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于是與朱建生達成補充協議:“2005年10月31日前由政府設法硬化下河道的公路,鎮政府出資為其安裝專用電線。”
得此消息的縣委書記杜和平和縣長甘聯君及時前往現場辦公,由縣屬有關部門籌資40萬元、東溪鎮政府籌資30萬元,于2005年6月30日提前完成了道路硬化。現在,總投資6000萬元的神溪船業有限公司已建成了三峽庫區最大的浮船塢,安裝了庫區最大的龍門吊。目前,公司正在為中國外運集團打造總產值逾1億元的8艘集裝箱船。
按照忠縣原先制定的優惠政策,投資500萬元以上的神溪船業可以免收一輛工作車的過橋費,可后來長江大橋經營權賣給了重慶市高投司,縣里已無權免費了,怎么辦?東溪鎮政府認為,當初承諾的,無論如何也要兌現。于是,鎮政府便自己出錢“買單”。“雖然錢不多,但鎮政府說話算話。”朱建生說,“小事能看出大風格,證明政府講誠信。”為引進神溪船業,東溪鎮政府投入了近60萬元。
2004年3月,想建水上運輸公司的石柱縣煤老板譚仁洲來到了東溪鎮。“悄悄地進村”,他沒有找政府,而是找一些船老板摸情況。一個叫譚明的船老板講的一件事讓他最終下了決心。原來,就在年初,譚明的貨船在巫山縣發生海損事故,造成2人死亡,譚明被當地群眾糾纏。正在他絕望之時,得知消息的東溪鎮政府立即派出一名副鎮長帶領相關人員,不辭辛苦前往巫山與當地政府協調解決了問題。“你是東溪鎮人,我們有責任為你服好務。”面對一頭霧水的譚明,這位帶隊的副鎮長說。
“一個對群眾負責的政府,一定也對企業負責。”石柱縣煤老板譚仁洲說,“就憑這我也要注冊到東溪鎮!”2004年4月,譚仁洲的恒鴻運業有限公司落戶東溪鎮。企業無辦公地點,鎮政府無償提供;從事航運業無經驗,鎮政府落實船管員跟蹤服務,找來經驗豐富的船運企業家傳經;工商部門的人員也三天兩頭提供信息,出謀劃策防范市場風險。公司成立短短10個月,就實現營業收入600萬元。
截至今年3月,東溪鎮共引進招商項目7個,實際利用外資近1.5億元,推動了以船舶制造、化工、建筑建材、休閑旅游為主的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新增稅收200多萬元,新增就業崗位540多個,安置移民就業260多人。正是因為在招商中突出一個“忠”字,2005年,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8億元,同比增長13.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2億元,同比增長25.5%;投資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
最近,重慶市委書記汪洋在忠縣調研時給予忠縣這樣的評價:“不等不靠,苦干;自力更生,進取;忍辱負重,招商;全心全意,服務。這是忠縣這幾年在抓發展中體現出來的‘忠縣精神’,當前庫區發展就需要有忠縣的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