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的獵人都被指責為濫殺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然而有意思的是,時下德國的30余萬名獵人(其中既有職業的也有業余的)卻擔起了以手中獵槍維護德國的生態平衡的神圣責任。
眾所周知,德國以優良的生態環境著稱于世。德國野生動物不僅物種豐富,而且還與人類相處融洽。然而近來,越來越多的或“請”來,或不“請”自來,或“入侵”的野生動物的“光臨”,卻大大擾亂了德國原本相對穩定的動物生態鏈。據悉在過去的20年中,共有超過4000多種動物“移民”來到了德國。雖說其中也有不少物種已經成為孩子們游動物園時的“寵物”(如鴛鴦、鸚鵡和火烈鳥),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頗具侵略性的外來動物卻在它們“入侵”的新地域排斥異類,獨霸一方,由此不僅可能損害當地人的種植業和養殖業,而且還可能以滅絕當地一些原有物種的方式,嚴重威脅到生態環境。
在最近的全德獵人協會代表大會上,與會者指出,既然某些外來動物已經“泛濫成災”并嚴重威脅到德國的生態平衡,他們便有責任用獵槍予以維護。此話聽起來有些似是而非,但生態專家們一致認為言之有理,因而給予了全力支持。
德國獵人協會會長伯赫特還要求政府機關對野生動物管理規定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物種數量和種群大小。他要求對遷徙而來的野生物種的捕獵數量進行重新規定,特別是對浣熊、臭鼬和美洲水貂的數量進行控制,如果有必要,應該對其進行有限制的捕殺。理由是:這些動物嚴重影響當地原有物種的生存和繁衍,例如破壞其他動物的巢穴,而且他們身上還攜帶有多種動物傳染病,例如犬瘟熱病或狂犬病。
另一些新物種雖然沒有帶來如此嚴重的后果,但是卻讓當地老百姓人心惶惶。在德國東部勃蘭登堡州傳出消息說,那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野生狼群,而且已經發生了傷人的惡性事件。當地居民無不對此憂心忡忡,并相互轉告再也不要去森林散步。同時在德國北部地區,來自鄰國的海貍數量仍在不斷增加。這可是一種不太受歡迎的動物,因為它經常啃果樹樹皮,而且還在大壩上筑巢,嚴重的還可能造成決堤而導致洪水泛濫。
德國的生態學家還強調,有時動物種類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大于積極效應。近幾年來,人們在德國萊茵河流域發現了個頭不小的熱帶鸚鵡。鳥類學家發現,這些生命力特別頑強的異地鸚鵡,往往輕而易舉地搶奪下業已在當地定居了數千年的其他穴洞孵卵類動物(如啄木鳥)的筑巢地盤,并使它們可憐巴巴地有家不能歸。在德國東部梅克倫堡地區,最近一段時間就出現了多種新的“掠奪型”鳥種,其中讓生態學家格外擔憂的首推美洲鴕鳥:據悉多年前,一群野性十足的鴕鳥從德國北部的一個飼養場逃脫后,便在原來的兩德邊境自由地繁衍下去。由于美洲鴕鳥身高力大食量又驚人,很快就在當地成了一霸,給生態學家帶來的苦惱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德國獵人即便是捕殺某些本地物種,例如普通的山雞山鶉,都需要首先經過有關法律的批準。至于對如何通過獵殺來調整外來動物的數量,有關法規將制定得更為嚴密、科學。德國獵人協會每年在獵殺野生動物時,都會嚴格按照有關法規規定的指標開展狩獵活動,任何錯殺、誤殺或過量捕殺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據悉,負責打獵事務的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部部長杰納斯特,已接受了環境保護積極分子的建議,敦促修改聯邦打獵法,并解除獵人狩獵時不能使用獵鷹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