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后,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會見參加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經濟全球化與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專題研究班的省部級領導時指出,上海正在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要求,努力實現“四個率先”,把上海發展放到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環境中來思考和謀劃,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進一步做好加快自身發展與主動服務全國這兩篇大文章。簡單解讀,可以認為,上海將成為中國經濟全局背景下的上海,促進全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成為考量上海自身的一個重要指針。
這不禁讓人想起1986年鄧小平在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時的經典論述“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后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
眼下,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已經先富起來了,然而還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仍然被貧困困擾。這就是中國的國情,是我們分析一切經濟問題的基礎。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差異化發展,各個區域、群體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了經濟發展水平離散化現象。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我國的基尼系數在改革開放前為0.16,2004年已經達到0.465,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
區域之間居民收入差距呈現擴大趨勢。從2000年到2003年,西部與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差距已由7548元擴大到了9250元。GDP增長率的差距也由2.54個百分點擴大到8.39個百分點。北京、上海、廣州、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等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明星城市和明星區域。
“富大哥”自己也不否認,在經濟起飛的歷程中,“窮小弟”曾經給予過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中西部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和科研成果支撐,沒有山西、安徽等省份能源保障,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區域的經濟起飛就不可能成為現實。正是在全國一盤棋的指導思想下,“窮小弟”甘于奉獻,甘于優質資源被“富大哥”吸附集中,才形成了今天的經濟格局。
然而今天,“富大哥”富裕以后,“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在執行過程中總是或多或少地遇到些阻力,“富大哥”幫“窮小弟”的動力總是顯得不足。
究其原因,在這個地區均衡發展的問題上,地方政府的主導思想至關重要。中國的精英治國論影響十分深遠,加上考量官員的短期化指標都使得地方政府考慮更多的是本地區本任期內的經濟發展。很自然,“富大哥”所要考慮的也就更多的是如何更上一層樓,如何實現本地經濟的錦上添花,而非拉“窮小弟”一把。
無論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海2010年世博會,廣州2010年亞運會,還是上海提出的人均GDP向7000美元跨越趕超香港,以及廣東要建成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都將對這些發達地區的經濟起到積極的拉動效應,然而如何使這種拉動效應放大延伸,服務于更大區域和領域,是我們應當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
進入2006年以來,一系列積極信號不斷釋放。上海提出“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做好加快自身發展與主動服務全國這兩篇大文章;長三角城鎮群規劃納入合肥、蕪湖等7個城市,長三角區域正式延展到了安徽,安徽有望搭上長三角這艘經濟快船;內蒙東部地區被納入振興東北規劃,以利于實現優勢互補;打破省級行政區劃,以大區域進行跨省區的統一規劃的構想,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思路。
中央提出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統籌發展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也是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應有之意。根據自身特點,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在于其具有創造性和預見性的思維,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后,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先進地區幫助落后地區是一個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