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丹陽東南部地區,運河信用社已成為一個響亮的名字,業內人士將其視作該市信合系統一朵盛開的紅梅,芳香四溢,業績斐然。該社職工談起他們于2003年7月上任的主任兼黨支部書記莊芬梅和她的新班子,個個自豪之色溢于言表,對于信用社發展成果更是如數家珍,三年時間信用社存款余額、貸款余額和利潤是一年一大步,三年跨大步。
運河信用社“當家人”莊芬梅是個女同志,她巾幗不讓須眉,這幾年時間,帶領運河信用社一班人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緊緊圍繞三個文明建設開展工作,以加快發展為主線,以服務“三農”為己任,以強化內部管理,防范風險,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重點,全面發展業務,為運河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向黨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三年來,運河信用社堅持“存款立社,效益興社”不動搖,任爾東西南北風,咬定發展不放松,截止到2005年末,組織資金比2003年底凈增了幾十個百分點。三年來,運河信用社堅持以資產質量為生命線,既積極又慎重地做好貸款的營銷工作,以個私企業為投放重點,并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同時防范化解風險,截止到2005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0500萬元,2005年實現利潤535萬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和“三農”的發展。
開拓創新抓存款,確保存款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大幅度提高。三年來,莊芬梅首先明確工作重點,把抓好存款增長帶動其他業務大發展、效益大提高作為突破口,采取了扎實有效的措施;其次圍繞目標,突出重點,狠抓組織資金。該社將拓寬儲源,搶占市場份額作為組織資金的著力點。通過全社上下“講千言萬語,吃千辛萬苦”,每年都圓滿完成了聯社下達的指導性任務,實現了組織資金的新跨越。措施之一,明確目標,統一思想。措施之二,狠抓代發工資,拓寬存款領域。通過努力,與運河四十多家規模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建立了代發工資業務。措施之三,建立存款預約和存款到期提醒制度,一是穩定老客戶,二是挖掘新資源。措施之四,擴大公關面,優化服務,增加對公存款。一是著力提升柜面人員和外勤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優質的服務留住企業存款,二是狠抓企業的貸款歸社率,三是擴大公關面,努力尋找存款空白點。措施之五,領導帶頭,強化考核,獎罰分明。做到存款個個有任務,個個能投入到勞動競賽之中。
大力開展市場營銷,加大信貸資金投入。信貸工作好壞,直接影響單位效益問題。三年來,莊芬梅始終把服務“三農”作為信貸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采取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創建信用村鎮活動及“一次核定、分次發放、周轉使用、存款再放”的貸款管理方法。一是加大對農業信貸投入,支持農業結構調整,截止到2005年末農業貸款達8186萬元。在運河信用社支持下,運河鎮出現了一大批種田大戶、養殖能手。與此同時,突出重點,積極支持個私企業發展,增加信貸有效投入,在運河信用社支持下,運河許多企業如精密合金廠、四達公司、輕揚公司都進入技改,從而實現企業、信用社雙贏局面。
在抓好組織資金和貸款投放這兩項重要業務工作的同時,運河信用社還通過以效益為中心,加強財務管理和防范風險,進一步完善信貸檔案管理,強化內控管理等措施,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除此以外,運河信用社在黨建工作上頗有建樹,該社按照聯社黨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抓好支部建設和隊伍建設。
為了組織資金,運河信用社工作人員沒有節假日,沒有雙休日,用自己滾燙的赤誠暖熱了該轄區眾多客戶的心。
為了支持農戶創收,運河信用社工作人員冒烈日、頂寒冷,奔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將小額貸款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運河信用社工作人員主動到企業車間了解情況,提供優質服務。
“一枝紅梅吐芬芳”,運河信用社在莊芬梅的帶領下,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一筆一劃地書寫著他們的宏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