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行走在四月的丹陽市導墅鎮農村大地,處處能感受到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走進該鎮國土資源所辦公大樓(原里莊鎮國土資源所與原導墅鎮國土資源所合并而成),這里面積,不大而整潔、雅,致,辦公室不多而工作井然有序。盡管該所還處在合并后的磨合期,但從窗明幾凈、井井有條的辦公環境,嚴謹規范的規章制度和面帶微笑、熱情服務的工作人員,可以看出這是一支以新的形象打造國土資源管理新環境的好隊伍。為了展示導墅國土資源所的嶄新面貌和他們2006年的工作思路,本刊“金色丹陽”欄目特介紹一篇該所所長王鎖鳳撰寫的打造國土資源管理新環境的文章。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之年,也是實現導墅鎮“十一五”發展規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將大力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導墅國土精神,充分發揮國土資源管理職能作用,努力擔當起國土衛士的歷史重任,以必勝的信心、高昂的斗志、頑強的精神、一流的業績,管理好土地資源,為構建和諧的導墅土地環境作出新貢獻。為此,我們導墅國土資源所將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履行職責,為服務竭盡所能。今年我們國土資源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一個信念,堅持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鎮國土管理工作。堅持四種意識,即牢固樹立機遇意識、責任意識、目標意識和進位意識。落實在具體國土資源工作中,就是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土地資源的原則,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挖掘潛力,為促進導墅經濟發展獻計獻策,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國土事業再作新貢獻。
第二,抓管理,促規范,整體推進作風建設。我們國土資源所在全市區域調整后進行部門之間調整要慢于其他職能部門,這就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壓力,因此,我們要理清思想,縮短區域調整的磨合期,提前進入工作狀態。首先,我們要及時推出工作思路,深入到工作之中,摸清有關情況,制訂全年工作目標和任務,為全鎮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其次,要把完善制度,強化考核作為提高管理水平的突破口,結合所務公開工作,專門開辟制度專欄,把各種制度張貼公布,以便相互監督和?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認真組織學習,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單位)活動,在全所掀起學政治,學理論、學專業、學技能的熱潮,切實增強為經濟建設提供資源保障和為民服務的水平,努力使每一名國土資源管理人員都成為“復合型”人才。
第三,抓服務,嚴執法,保障地方經濟發展。為適應新形勢新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加強工作責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嫡好服務,為此我所提出了“由管理型服務向服務型管理轉變”的口號,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全力保障發展上來。在服務方面,栽所要緊緊圍繞打造優質服務晶牌,建立和完善四制:一是服務公開制,主動在辦公室顯要位置設置公開欄,向社會推出所務公開內容:二是首問負責制。為了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服務,我所決心做到“四要”和“五感”服務,即辦理土地手續服務零距離、流程零障礙、質量零差錯、對象零投訴;辦理土地手續人員進門有親切感,咨詢有信任感,繳規費有自豪感,辦事有高效感,出門有滿意感。三是服務承諾制。四是服務回訪制。
第四,抓根本,求創新,銳意進取爭一流。在實際工作中,我所將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服務舉措,從實際出發轉變作風。針對新形勢,我所一方面要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實行土地巡查制度,集中力量整治土地市場秩序,另一方面為配合導野經濟發展用地,盤活存量土地,高標準組織每一宗用地的預審材料,與此同時,我所還要切實加強土地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對土地管理的進一步認識。
(作者系丹陽市導墅國土資源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