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青海省省會西寧乘坐603次列車到達青海省的格爾木,再由格爾木乘上豪華臥鋪大巴,沿著青藏公路一直向西便通往西藏的拉薩#65377;
火車行進在浩瀚的青藏高原,我們經歷了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黃昏和一個絢麗神奇的拂曉#65377;
過了日月山,天漸漸暗下來,夕陽照射在初秋枯萎的草原上,呈現出一派金光燦燦的景象#65377;臨近青海湖,夕陽下的湖區風光格外秀麗,金黃的草原鑲嵌在湖泊四周,湛藍的湖水寧靜地映襯著粉紅色的云塊;水鳥在湖邊競相翻飛,馬匹和羊群悠閑地點綴在湖邊#65377;那些環湖搭起的帳篷,在艱苦的環境中洋溢著原始的質樸和生活的柔情#65377;
火車走完一個寧靜的夜晚,我們睜開惺忪的眼睛,迎面而來的是霞光萬道#65377;朝霞下是被昆侖山#65380;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環抱的柴達木盆地,車窗外,不見樹木,沙礫成片,堅硬的沙礫和石縫間,稀疏而頑強地生長著少許低矮的植物#65377;遠處,是早起的一群群野驢#65380;野馬和三三兩兩的野鹿,它們趟著迷蒙的沙塵在覓食#65377;星星點點的低矮小屋里,遠離家鄉的建設者們已生起縷縷炊煙……
我們在格爾木換乘了臥鋪大巴,翻過昆侖山口,再翻過可可西里山脈,海拔越來越高,再往上便是永久凍土層區域,是磅礴于天地之間很少為人類所涉足過的白色山峰和褐色戈壁#65377;自洪荒遠古滴下來的水珠,匯成了我們的兩條巨流——長江#65380;黃河——的源頭,那里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之源#65377;
廣袤的青藏高原,沒有世俗的喧囂與騷動,空寂而澄清,莊嚴卻又充滿無限魅力#65377;
2
月兒爬上山頭時,我們的大巴離開了青海省進入西藏自治區境內,此時遇到的又一關口是唐古拉山口#65377;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空氣稀薄,嚴重缺氧,氣候寒冷,終年白雪皚皚,用“氧氣吃不飽,四季穿破襖,綠色難見到”來形容是再貼切不過了#65377;
才是初秋九月,我們的大巴便遇到了大雪封山,車被困在唐古拉山口兩天一夜不能行駛#65377;唐古拉山口前不靠村,后不著店,車窗外只有飄舞的鵝毛大雪和肩挨肩的連綿山脈#65377;劇烈的高原反應使人頭痛欲裂,脖子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不停地掐著,陣陣痙攣,我不得不張著嘴大口大口地呼吸#65377;同行的朋友反應更加厲害,他已是兩天粒米未進,偶爾勉強喝上一口隨身攜帶的礦泉水也是吐得肝腸寸斷,臉色發青#65377;親身體驗過生命禁區里的那種感受,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生什么是死#65377;聽說當年修筑青藏公路時,因高原反應一聲不吭倒在雪地上的戰士大有人在#65377;第三天早晨,車窗外現出一抹微紅,大雪終于停了,太陽爬出云海,俯視著唐古拉山山口#65377;當天下午,青藏公路上滯留的車輛在交通部門和駐地官兵的指揮疏導下開始前行#65377;我們乘坐的大巴慢慢地離開了生命禁區,緩緩地向唐古拉山山腳駛去#65377;
翻過唐古拉山口便是藏北,可唐古拉山脈#65380;念青唐古拉山脈的一座座白皚皚的冰山雪嶺仍不動聲色地雄踞在我們的視野里#65377;遠遠望去,山天相接,冰峰林立,數十條冰川縱橫傾瀉,像玉龍在飛舞,頗具氣吞山河之勢#65377;近處的冰塔頂天立地,互相依偎,像守衛冰雪世界的雄兵,令人肅然起敬#65377;唐古拉山深處,神話般的水晶宮在云霧中晶瑩閃爍,如瓊樓玉宇,又似仙山幻影#65377;車上,一位頭戴貂皮帽#65380;身披老羊皮的牧民自豪地向我們講起了關于唐古拉的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把一只牛犢放到唐古拉山,命令它把周圍的草啃光,使這里變成沙石礫礫的荒涼之地#65377;可牛犢見這里并非鬼地,這里的人們也并無罪惡,于是從自己的鼻孔中噴出兩股清泉來滋潤這里的草地……牛犢死后化為山峰,昂頭矗立,直插云霄,并從腿邊#65380;腋下的石縫中噴出兩股清泉,兩股清泉匯成的潺潺細流便成了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3
藏語的“羌塘”一詞是“北方草原”的意思,即“藏北草原”#65377;羌塘的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是西藏的主要天然牧場#65377;羌塘北邊有莽莽昆侖,南面是逶迤起伏的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65377;它是青藏高原的腹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平均氣溫為零下5度,最冷時達到零下40度#65377;整個羌塘沒有城鎮,也見不到密集的村舍,只見帳篷點點,牛羊片片,草原遼闊,湖泊連綴#65377;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的牦牛#65380;綿羊,攀登在峭壁或緩坡上啃著枯草#65377;白云藍天下,一個牧羊女揮舞著來回晃動的牧羊鞭,悠閑自得地徜徉在草原上#65377;
當地人說,藏北高原上除了放牧的牛羊外,還有數不清的藏羚羊#65380;藏野驢#65380;藏牦牛#65380;藏雪雞#65380;白狐貍#65380;雪豹#65380;猞猁等大批珍稀動物,是一個世界罕見的高原動物王國#65377;藏北無人區至今還是地球上少有的幾個地理研究空白區之一,西方動物學家稱之為世界上最后一塊“與狼共舞之地”#65377;
車行到草原底部,車窗兩邊都是和緩起伏的低山丘陵,草原被高原湖泊分割成為一個個湖盆,每個湖盆中央便有一個晶瑩的湖泊#65377;微風掠過湖面,一層推著一層的水紋晃動著深不可測的湖水,近處的粼粼波光和遠處的煙水迷蒙交織,顯得靈氣十足#65377;湖泊邊的草灘和湖中的小島上,天鵝和野鴨翩翩起舞,嬉戲玩水#65377;
羌塘草原還是地熱和溫泉集中區#65377;在那曲鎮,一年到頭皮襖不能離身,可在離鎮兩公里遠的地方便有一眼終年咕嘟的溫泉,水溫高達六七十度#65377;若想沐浴須引來冷水才能下去#65377;羊八井周圍遼闊的草原上,雖寒氣刺骨,可方圓四十平方公里的地熱田卻被蒸騰的霧氣所覆蓋,開鍋一樣的沸泉,據說放上幾個雞蛋在泉邊,兩三分鐘后便可煮熟#65377;
4
走在神往已久的世界最高城市拉薩的街道上,真是舒服極了#65377;疲勞#65380;困苦及被大雪困擾在唐古拉山口的刻骨銘心的驚恐都如輕煙般消失#65377;
我們沒有急匆匆地去觀瞻布達拉宮,雖然它距我們下榻的賓館近在咫尺#65377;我們首先去漫步拉薩的大街,一覽街容市貌#65377;在拉薩的大街上,我們與手搖轉經筒#65380;口中喃喃祈禱的藏民擦肩而過,我們看見許許多多男女老少赤著雙腳#65380;五體投地#65380;一步一叩頭地向大昭寺行來#65377;他們有的來自西藏各地,有的來自青海#65380;甘肅#65380;四川的藏區#65377;他們身后是綿延數千公里的雪山#65380;荒蕪的戈壁和奔騰湍急的江河,他們一步一叩頭地用身體丈量著走來,需要怎樣的虔誠和毅力!
八角街被稱作拉薩的“王府井”和“南京路”,街道兩旁商店林立,新修的柏油路仿佛用精致的氆氌鋪成,友好地給前來朝拜#65380;旅行的人們指引著道路#65377;拉薩的許多街道都寬敞筆直,綠樹成陰#65377;高樓和民房相互輝映,居民樓上鮮花怒放#65377;
參觀了文成公主建造的大昭寺,并對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65380;哲蚌寺#65380;色拉寺參觀后,對藏傳佛教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65377;我們走進了布達拉宮#65377;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西藏)第33代藏王松贊干布,藏王“別建宮室,以居公主”#65380;“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在拉薩的紅山上修建了一千間房屋的公寓,佛教徒將此比之為“普陀羅山”,命名為“布達拉”,即“普陀羅”的音譯#65377;原建筑曾先遭雷擊火焚,后又毀于兵亂,所存無幾#65377;現在的布達拉宮是300年前復建的#65377;它依山疊砌,蜿蜒至山頂,主樓13層,高117.19米#65377;整個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大小房屋2000多間,大小殿堂34個,文物庫房10個#65377;內有無數稀世文物珍寶,其中就有五世達賴的靈塔,其塔身由金皮包裹,珠玉鑲嵌,僅包塔用的金皮就耗金11萬多兩#65377;遠看坐落在紅山上的布達拉宮,這座與長城#65380;故宮齊名的宮堡式建筑,巍峨壯觀,氣勢不凡#65377;走近它,拾級而上,順著山勢徐徐邁步,在龐大的布達拉宮面前個人顯得是多么的渺小#65377;跨進彭措多朗大門,見到用一整棵樹干做的門閂時,游者都驚訝得咋舌#65377;通過不寬的過道,透過深邃的墻洞,能窺見厚達數米用石頭砌成的宮墻#65377;
壁畫是布達拉宮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65377;宮里的大小殿堂無不繪滿壁畫,使人目不暇接#65377;壁畫上不僅有豐富多彩的佛教故事,也有西藏獨特的地貌風物;不但可以看到當年布達拉宮修建時的情景,還可以欣賞到藏族人民生活娛樂的場面#65377;描繪1652年五世達賴專程去北京覲見#65380;1908年十三世達賴朝見慈禧和光緒皇帝的兩幅大型壁畫更是栩栩如生#65377;
5
離開拉薩我們選擇的是空中航行#65377;民航班車離開拉薩直驅貢嘎機場,剛剛還是陰雨綿綿的天瞬間放晴了,耀眼的陽光照進車窗,立刻使我們領略到了“日光城”的含義#65377;湛藍的天空彌漫著清氣,纏繞在山頭和山腰的白云閃爍著銀光,似乎伸手就可以抓到#65377;汽車沿著拉薩河折向西南,過曲水縣后又向東沿著雅魯藏布江邊行駛#65377;一路上,窗外是時而舒緩#65380;時而湍急的河水以及沿河兩岸美麗的高原秋色#65377;
飛機飛過西藏上空,從舷窗俯瞰下去,浮云如濤,白雪皚皚的群峰起伏逶迤,一直融入天際的云海中#65377;那云是飄柔的#65380;虛幻的#65380;含蓄的,而那峰是靜止的#65380;凌厲的#65380;亮麗的,一動一靜,一虛一實,使高原充滿了夢幻般的美#65377;那高天上的流云像群峰在發出吶喊,那峰巒間的低云又似白雪沉沉的嘆息#65377;湛藍的湖泊如同一面明鏡鑲嵌在群峰之間#65377;飛臨其上,高原已不是平面的高原,山脈亦不是立體的山脈,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置身于天外的感覺#65377;
啊,博大的西藏!美麗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