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坐在船上,沿江而下,老遠老遠就看見一尊巨大的佛矗立在遠方,在水與天相接的地方照看著江上的行船,他的心忽然開朗起來,有佛光從心里升起。
深山里有一座古寺,古寺里有一位大德和尚,他有兩個徒弟,一個特別聰明,而另一個又特別愚笨。聰明的徒弟師傅教什么會什么,愚笨的徒弟教什么不會什么。老和尚漸漸老了,就命兩個徒弟下山去練練本事,看誰能夠成大事。
兩個和尚下山一年整,回來向師傅匯報情況。老和尚問聰明徒弟,你在這一年中干了些什么事?聰明徒弟說:“一年365天,我塑造了365尊羅漢。老百姓說,真好,他得了師傅的真傳。”
師傅又問笨徒弟,你干了些什么?笨和尚說:“一年365天,我天天努力天天干活,只塑造了一尊佛!人們說,阿彌陀佛!”
師傅又問:“像不像我的風格,得沒得到我的真傳?”
笨徒弟說:“他們說我得了師傅的真傳。”
“那為什么只塑造了一尊?”
“老百姓說,完全不像師傅的風格。”
師傅發脾氣了,說:“既得了我的真傳又不像我,你真要氣死我嗎。教你什么你都學不會。你走吧,我不要你這樣的徒弟了。”
笨徒弟說:“我再加倍地努力。師傅,讓我再學三年吧。”
師傅發脾氣了:“我教不了你這樣的徒弟!你走!”
聰明徒弟解勸說:“師哥,你快走吧,別把師傅氣病了,師傅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我可都是歷史的罪人了。”
笨徒弟向師傅磕了三個頭,告別師傅、師弟,走出山門。他走出山門以后,來到自己盡心盡意塑造的佛像前,又磕了三個頭。然后面向藍天,縱身一跳,飛向大河。河水愉快地接納了他,捧起了巨大的浪濤。
師傅病好后,告訴聰明徒弟說:“我到山外走走,看看能不能做點什么。一年以后回來。”
師傅來到聰明徒弟雕塑的365尊羅漢那里,他仔細觀看,仔細地研究,見365尊羅漢形象生動,神態各異,個個優秀,件件精品。覺得這個聰明徒弟真是好樣的,我可以告慰生平了,可以把衣缽傳授給他了。
他繼續考察,向前走去。聽老百姓說,樂山出現了一尊大佛,非常雄偉,與大山等高,引得他想去看看。路人說,走水路沿江而下,遠遠地就看見了。這條水路他走過,每到夏秋之間,山洪暴發,極其險惡,事故頻出。現在又是雨季,怎么辦?敢不敢走這條路?走吧,他決定就照老百姓說的走。
老和尚坐在船上,沿江而下,老遠老遠就看見一尊巨大的佛矗立在遠方,在水與天相接的地方照看著江上的行船,他的心忽然開朗起來,有佛光從心里升起。這時船家也唱起了嘹亮的號子。船家的號子唱道:
我佛在天上啊,
我佛在人間,
在天上保佑著
人間太平,
在人間慈悲著
百姓船行。
老和尚似乎感到了一些東西,看到了佛祖就在前面,他滿腦子升起純凈而高尚的熱流,熱淚在鼻端涌動。他連忙雙手合十,向佛祖禮拜。他的船行到近處,他上岸了,爬上山巔,到處尋找笨徒弟現在在何方。
在河之洲上,老和尚看見許多朝山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在大佛的腳趾前向河水敬香。他問道:“請問施主,你們在向誰進香?”
他們一起回答說:“我們在向一位可敬的和尚進香,他被師傅趕出佛門,跳崖圓寂了。可是他把佛祖請到這里,永永遠遠保佑我們世代平安。”
老和尚聽完了香客們的敘述,不由地從心里敬佩這個不被自己理解的人。
他在徒弟圓寂處盤腿坐下,向佛祖懺悔,愿與徒弟共去伺候佛庭。
人們不知道老和尚是什么時候離開人間的,只聽說,有兩位和尚在這里伺候著樂山大佛,保佑著這里的平安。
是啊,后人的創新總是沿著傳統的路子向前走,有時步子大了些,有時步子躑躅。步子大時,就可能不為傳統所接受,不為別人所理解,這都是正常的。老和尚和笨和尚為藝術捐軀,是他們為各自熱愛的事業貢獻人生的明證,都是值得景仰的。
(通聯:河北省邯鄲市中華大街66號文聯05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