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憂傷的年華,我流轉于城市之間,忙碌的生活讓幸福變成陽光下的肥皂泡,一不留神,它就在絢爛中拼盡全力釋放出最后的熱情,輕易地破碎。
找幸福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發現的眼睛。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呢:“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善于感受幸福的心靈。”
我常在離家不遠的那個菜市場門口等車,冬日的早晨天還沒有全亮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對賣菜的農村夫婦騎著三輪車從郊區趕來,男的騎車,女的坐在裝著菜的車沿上,男的騎不動了,女人就下來從后面推一下。在早已等待著許多買菜人的市場門口,女的裝菜男的收錢,熟練而默契地配合,不說一句多余的話。菜很快就被一搶而空。仍然是男的騎車女的坐車,和來時不一樣的是他們一路走一路說笑著,女人那凍得發紫的臉上蕩漾著無比幸福的笑容。我也常聽到某對錦衣玉食、本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對的夫妻,結婚不到兩年就因爭奪財產各奔東西。
也許幸福只是一種感覺。對我們許多人來說,在你感冒發燒時她為你倒一杯水,用手試一下你的額頭,嘮叨著讓你去醫院的時候;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他始終讓你走在靠邊,并緊緊拉著你的手的時候……幸福已經圍繞在身邊。
幸福的味道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這樣寫道:“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這是我讀到的關于幸福的描述中最具詩意情懷的,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種說法。
我朋友JO的爸爸是一家酒店的廚師,小時候,每晚爸爸下班回來,他都能嗅到一股濃烈的油煙味。他們住在一間狹小的房間里,他很討厭爸爸身上的油煙味,所以到了高中他選擇了住校,父子倆一個月見不了幾次面。
后來他爸爸病危,躺在醫院里。臨終的時候,他站在爸爸的病榻旁邊,老人家打著各種點滴,加上醫院里的消毒水的味道,他再也嗅不到小時候他常常嗅到的爸爸身上的那股油煙味——那股為了養活全家而換來的味道。他把爸爸的手放在自己的鼻子前,可是,那記憶里的油煙味已經永遠消失了。那一刻,他才知道,那股曾經讓他十分討厭的油煙味是那么的芳香。他記得他有位同學的爸爸是修汽車的,每次他來接兒子放學,身上都有一股修車房的味道,另一位同學的爸爸是醫生,他身上也常常散發著醫院的味道。
爸爸的味道,總是離不開他。爸爸老了,那種味道會隨風逝去。我們是否尊重和珍惜過他身上的味道呢?當你最后一次嗅到爸爸身上的那種味道時,你會不會覺得很幸福呢?
什么是幸福
濠梁里有條小魚,總希望有一天能夠高高翱翔在天際之間,雖然經常總因此被同類嘲笑,但它依然不改初衷。一次,一位叫莊子的人路過這里,小魚無意間對他傾吐了心聲,莊子欣賞地點點頭,說:“你有如此美好的希望,這很好啊,你應該去找上帝,求他為你造雙翅膀。”于是,小魚東下大海,踏上了旅途。開始尋找傳說中有神仙居住的蓬萊仙山。也不知道經受了多少風雨和波浪的洗禮,熬過了多少困苦與磨難的考驗,但它依然執著,大海的險惡也阻止不了它對希望的追求。終于,小魚成功了!上帝幫它實現了愿望。水面濺起一陣浪花。小魚躍出海面,沖向藍天,像最輕盈的鳥兒飛掠藍天——世間從此有了飛魚。
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小魚已可以和幸福親密接觸。
雙層巴士的上層,早晨的陽光從天窗里探了進來,恰好照在一對情侶的座位上。男孩子便拿起手中的公文包,將照在女孩臉上的陽光擋住。女孩一直在睡覺,不知是裝睡還是真睡。男孩的手便一直舉著。幸福就是男孩舉起的那只手。
之后,他們結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男孩和女孩成了男人和女人。他們總是在為瑣事爭吵,吵著吵著便嚷嚷要離婚,嚷了幾次后就動真格了。開始朋友也勸過他們,后來朋友見勸解起不了任何作用,只得訕訕而退。于是,女人執意地拉著男人出了門。
還是雙層巴士的上層,還是有陽光可以照到的天窗下的那個座位。夏末的陽光很熾熱,男人手里沒有什么東西,只好用雙手做成了一個屏障,盡可能地擋住那縷光線。女人還是睡著了,不知是真睡還是裝睡。男人的雙手便一直舉著。不久兩人便下車回來了,回來的時候女人與男人順路去菜場買了魚子,做了男人最喜歡的魚子豆腐湯。
幸福是女人在每個攤檔找新鮮魚子時的執著。
看完《活著》后,我曾偏執地認為如果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還能“自由呼吸,自己還活著,這便是一種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很難,幸福也許很簡單。
擦擦眼睛,笑一笑,你就能看見幸福的方向。
有人給我講了個青鳥的故事:從前有一種神鳥,傳說它有動聽的歌喉,七彩的羽毛,它能給人們帶來幸福。可當人們歷盡艱辛終于找到它的時候,卻發現它只不過是一只長著青色羽毛的普普通通的小鳥……我吼:“行了!!這故事我聽過一百遍了!”“可是這道理你永遠不懂。”他走過來再次扶著我的肩膀說,“幸福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小鳥,孩子!”
而當我什么都明白了的時候,該過去的都已經過去,青春即將告別充滿著無知的瀟灑時光。我從此知道了無知的代價。我的青鳥飛了!
(指導老師:辛榮)
點評:
這是篇很不錯的文章,作者顯然已經有了一雙能發現美的眼睛。在我見到的文章中,似乎是這篇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