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書畫長時間以來,一直是中鴻信最精彩的部分,本次春拍司樣會聚了眾多名家精品,基本可以涵蓋近現(xiàn)代書旦史上著名的一,二流書畫家群體,由于作品數(shù)量較多,這里只能擇要介紹。
齊白石的《豐年圖軸》(102cmx34.5cm),以充滿童趣的視角描繪五只小鼠偷食瓜筍的情景,筆墨老練,情態(tài)自然可愛,是齊白石八十八歲時的作品,表現(xiàn)了齊氏藝術成熟期的典型風格。
徐悲鴻以擅畫馬著稱。《立馬匣》可以算得上同類題材作品中的精品,情態(tài)刻畫簡練明快,形體造型精準而富有生氣。
近代以人物畫著稱于世的京華畫家徐操(1898—1961),其人物畫筆墨酣暢,設色清麗,注重線條的運用,功力很深同時代畫家稱道。徐氏喜畫鐘馗題材,所畫之鐘馗均為可親可愛之善像。此幅《送鬼圖軸》(103cm×40cm)作于1947年初春。

擅長大寫意花鳥畫的李苦禪(1899—1983)先生,其畫作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藝術實踐中自出新格。于此次拍賣會中出現(xiàn)《荷塘群鷺圖卷》(32.5cmx550cm),創(chuàng)作于1964年是苦禪先生最為喜愛表現(xiàn)的荷肇題材,作品淋漓大氣,加之是長卷,長達5.5米。
生于無錫成名于京華的周懷民(1907—1997),以其諳熟宋元北宇技法,傳統(tǒng)功力深厚著稱,早在青年時代就已蜚聲京師畫壇,出現(xiàn)在本次拍賣會中的《臨沈士充桃源圖卷》(30cmx7920cm)是周氏二十六歲時苦修自學時朗的作品。卷后有民國周肇祥、邰瑞彭、袁立準。羅復戡諸名家品題,為作品增色不少。
陸儼少《松溪載鶴圖》(26cmx64cm)作子1944年。尺幅雖不大,然其用筆起落有致,繁簡輕重,濃淡干濕極盡變化,富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已盡顯大家風范。
黃胄作于1969年的《風雪送醫(yī)圖》(1390nx 69cm),描繪的是一位鄉(xiāng)村女醫(yī)生冒雪騎駱駝出門巡診的情景。
古代書畫一直是中鴻信經營的傳統(tǒng)項目。在本次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明清書畫名家書畫是一大亮點,明代吳門四大家之一的仇英(約1505—1552),自明代中葉以來—直深受書畫藏家的喜愛,出現(xiàn)在本次拍賣會上的《樓閣人物圖軸》(2100nx 97.5cm),作品人物界畫一絲不茍,刻畫入微。
程嘉燧(1565—1643)是清初新安畫派的先驅,此次出現(xiàn)在拍賣會上的《疏林秋雨圖軸》(90.50cmx28cm)作品于1635年,程氏時年七十一歲,曾是廣東著名收藏家宋葆淳的藏品。
在近年拍賣市場上,清初正統(tǒng)互派六大家之一的王原祁作品市場價格屢色新高。《枯槎竹石圖》(66cmx44cm)作于1702年,王原祁時年六十一歲,作品雖是仿倪瓚題材,在王氏傳世作品非常少見。同為婁東畫派的代表畫家的王昱(17——18世紀)既是王原祁的族弟,又是清初著名的理論家,其《東莊論畫》影響深遠,其晚年作品《仿王蒙山水圖軸》(68cmx40cm)最近王原祁面目,但筆墨松秀,清雅可觀,王昱傳世作品稀少,如此精品實屬難得。

康熙帝一生偏愛董其昌書風,臨池不輟,此次拍賣會中《“壽萱錫祉”榜書橫額》(65cmx 209.5cm),尺幅巨大,寓行于楷,筆力勁挺,氣度宏大,是康熙傳世書作中難得的榜書作品。
除了傳統(tǒng)書畫藝術品外,另一場玉器翡翠瓷器古董珍玩專場,為廣大買家重點推薦白玉和翡翠藝術品。這些珍貴的玉器翡翠藝術品以材質優(yōu)良,做工一流,是當代技術與傳統(tǒng)工藝結合的產物,可基本反映日下中國玉雕工藝的最高藝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