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和腳是用來走路的,這是基本常識。但是,太“基本”的東西反而容易被人忘記。如今在不少人的觀念里,腿似乎是用來穿名牌褲子的,腳是用來穿意大利名鞋的,安“車”當“步”已經成為時髦的事情。“打的”也就成為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字眼,哪怕是半里路,也是瀟灑一揮手招來一輛出租車。“不過十來塊錢,小意思。”
物質世界真是越來越豐富了。開始,一家一輛自行車就歡天喜地;后來,一人一輛也很平常;如今,蝗蟲般出現的“的士”,讓打“的”成了風景。開始,單缸洗衣機就讓人如釋重負;后來,雙缸洗衣機出現了,連“擰干”都可以讓機器代勞;如今,全自動洗衣機讓洗衣完全變成了摁按鈕。
活著越來越輕松時,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覺也出現了: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腰酸腿痛……健康專家說,這是運動缺乏癥。人一面創造豐富的物質世界,一面卻在無形中毀壞自己曾經健壯的體魄。據說有人在預測幾十年后的美男子時,竟推測出這樣的未來標準:頭大且禿,四肢細長。今天的人們都知道這絕不是美,但我們也許能阻止它的到來。
有一則外國故事說:某位胖子的汽車被人偷走了,于是他便步行上班,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體重減輕了,精力更充沛了。后來那位迷途知返的小偷將他的車送回時,他非常感激這位小偷,決定把車送給他。用一輛車換來一份健康,當然很劃算。
以這種因禍得福的方式來換取健康,不易普及,誰有那么多汽車讓人來偷?就此,我國及時掀起了全民健身運動,以提高“龍種”的質量。然而,這項旨在提高青少年體質的健身運動卻更多的在由老人“代勞”。每天早晚,大街旁、公園里、練功、舞劍、跳舞的大都是尚且彤紅的“夕陽”們。此時的年輕人不在被窩里,就在忙著“打的”、交際應酬。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會打扮,褲線直得可以削蘋果,皮鞋亮得可以當鏡子,可西裝革履包裹下的軀體卻越來越虛弱。有資料表明: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一種時髦的生活方式若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這種時髦也是一種病態。
健康專家為缺乏運動的人開了一劑藥方:每天步行3公里。也許我們不必硬拿著皮尺去丈量3公里路程來走,只要我們在爬樓時盡量不坐電梯,走路也盡量不要“打的”……
只要我們不忘記腿和腳的功能,想必未來世界的美男子依然是:肩寬背厚,四肢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