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越時空的理念、一位體育教師的執著、一位校長的熱情支持、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一顆用心制作的紙球、一個講給家長的奧運故事,這是北京羊坊店小學4年的艱難探索與成功的瞬時閃現。
2001年承載著挑戰與喜悅,當人們還沉浸在北京成功申奧的歡樂之中時,羊坊店小學已被奧林匹克的教育價值深深吸引。
校園奧運別出心裁
羊坊店小學一直致力于對運動會的改革與探索,直到北京成功申辦奧運會這個契機的出現和首都體育學院裴東光老師的引導,羊坊店小學才找到了突破點。2002年五月初,羊坊店小學開展了“全國首屆模擬古代五項奧林匹克運動會”。學校認為,特殊的賽場把過去只有少數人才能參與的運動會,變成了人人都能參與的歡樂慶典。運動會的全部項目都是模擬古代奧運會展開的,只是在器具設置上作了改進,使其更適合少年兒童。特別是其中的趣味田徑項目比賽,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使田徑運動會不再單調乏味,激發了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整個運動會變成了活的古代奧運會博物館。
周晨光老師說:“運動會的獎品還做了特別的設計,證書的設計采用了五環以及橄欖枝,購買獎品時,選擇了羽毛球拍、吸力球等需要雙方合作進行運動的體育器材。而且獎品的數量大,學校有800名學生參加運動會,獎品是200套,這樣就有400名學生可以獲得獎品,同時學校要求,獲獎的學生要在學校與同學一起使用獲獎器材。 這既使多數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讓每個學生從心靈上體會對榮譽的追求,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了‘和平與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
廢紙亦可變“彩球”
“綠色奧運”在羊坊店小學又有了新的解釋。羊坊店小學自行研制和設計了一種“愛心彩球”。這種環保紙球是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廢舊報紙、包裝紙作為填充物,再用膠帶包裹,利用體育、美術和勞動課制成。這種彩球鮮艷的圖案和安全的特性,使平時很少做球類運動的女生也參與到了球類運動中,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環保意識。學校還把這種紙球打上奧運的烙印,用印有奧運知識和圖片的紙包裹球面,“在奧運教育萬里行”活動中,學生將“彩球”送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同時還教會他們如何制作和游戲。這種既健康又傳遞了知識的“愛心彩球”亦不失對奧林匹克理念的傳播。
聯合國走進校園
“學生擁有國際視野”是羊坊店小學對奧林匹克教育的深層注解。學校提出:“在奧運背景下培養具有國際化素質的一代少年”。學校里將每一個班級認定為一個國家,每個班級要深入了解所代表國家的文化。學校還在校園里為每個國家設立了一個旗桿,每周一每個班要為自己所代表的國家升旗,學校將這一活動稱為“一班一國”。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幫助下,本班要收集代表國的奧運口號、奧運歌曲、問候語、歡迎詞等。學校設立紅領巾廣播站開展奧運文明禮儀專題廣播。每周升旗儀式上,都會有一個班級進行奧運文明禮儀倡導。內容涉及到賽場禮儀、校園禮儀、生活禮儀,并且提出倡導的班級要在本周做好監督和示范工作。全校還評選出24名“禮儀小標兵”,這些“小標兵”熟知接待、引導等文明禮儀,會以規范的文明用語和標準的站立行走姿勢引導客人到指定地點。學校還開展了奧林匹克教育主題的班(隊)會活動、組建“天使與奧運”傳媒集團、開展對外交流等活動。
周晨光老師深有體會地說道:“有一次,他向學生說自己是意大利人,學生們熱情地向他擺著手說:‘ciao’。”周晨光老師驚奇之余看到了,在奧林匹克教育的熏陶下,學生變得胸懷寬廣,有了一顆包容世界的心。
奧運文化的星火燎“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羊坊店小學將奧林匹克的點滴演繹為美麗的校園文化。北京奧申委曾經制作了數百塊奧運主題展板,這些展板曾在我國多個省市展出。這些原始的展板已經成為重要的奧林匹克教育遺產,展出結束后,北京奧申委將這些展板贈給了羊坊店小學。學校就將這些展板設計成了一個奧運小長廊,將這些展板陸續在長廊中展出,并組織學生仔細閱讀和觀看。同時,學校還大力開發學校資源,結合實踐課、科學課將奧林匹克雕塑,微縮景觀等應用于學校的校園環境當中;各班設立奧運知識與奧運成果展示板,以同學們自己的視角看奧運;班牌、班旗配合各班創新,設計成與奧林匹克主題有關的班級特色物;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各國的經典音樂藝術等引入校園,用音樂與藝術陶冶兒童的身心;學校開辟出專門的綠地,利用各種不同植物顏色種出小五環,并命名為“奧運花園”;將奧林匹克口號轉化為圖畫、校園墻畫、壁畫等形式;采訪中記者看到,走廊墻壁上貼滿了墻畫,低年級學生用畫面展示自己對奧運的理解,有的字不會寫就用拼音標,高年級用圖文并茂的墻報也表示了自己的心聲。
奧林匹克無時不在
一所學校的堅持、一位體育教師的執著,奧林匹克教育象一股新鮮的血液流淌在羊坊店小學師生的心中。采訪周晨光老師時,他娓娓道來的點點滴滴都能夠折射出奧林匹克給他帶來的靈感與新鮮。周老師講道:“2004年冬天的一場雪過后,體育老師要鏟去操場上的雪,而這時我想,這不正好可以用雪塑奧運標志嗎。”于是,皚皚白雪在操場上變成了奧運的五環標志。
羊坊店小學的教師將奧林匹克融入教學的每個步驟。將奧運故事作為作業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回家講給爸爸、媽媽以及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和朋友。
周老師在談到學生畫奧運墻畫時,他說:“有的低年級學生寫錯了,就讓高年級的學生找錯、糾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同樣能夠學到奧運知識。
一種超前的教育思想,一種獨特的教育視角都能給學校教育帶來無可限量的變化。奧林匹克教育在中國從此翻開了歷史的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