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泳初級教學中學習蛙泳是普遍被人采用和認同的,由于蛙泳身體位置平穩,采用正面呼吸,所以有利于消除初學者的怕水心理。但是與其他三種泳姿相比,蛙泳技術卻是相對復雜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技術動作,還要及時地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幫助學生盡快提高。所以在教學中發現錯誤,找出原因,運用有效的方法改正錯誤動作是至關重要的。筆者通過多年游泳教學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初學者在學習蛙泳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1.蹬水不翻腳
形成原因:
1)動作概念不清。
2)柔韌性差,本體感覺較差。
糾正方法:
1)運用通俗易懂的、形象的語言講解。比如 “鉤腳”,收腿后“腳掌向上翻。”
2)進行強化腳腕靈活性的練習。采用多種示范和練習方法,比如先進行陸上坐立雙腿并攏的鉤腳練習或“外八字鉤腳”的行走練習,再進行坐式的蛙泳蹬腿練習(強調“鉤腳”動作),這些練習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腳的動作,更加直觀(見圖1)。
3)如果出現翻腳時動作較好,但蹬腿時卻繃腳時,可以讓學生在陸上做“蹬、夾”的分解練習——要求保持翻腳動作“慢慢地”向后蹬“直腿后”再夾腿(見圖2)。
4)教師可以用手握住學生的腳心,讓學生用力向后上方蹬,重點體會蹬腿時腳掌用力的感覺(見圖3)。這一練習需要水陸結合。
2.收大腿,臀部起伏過大
形成原因:
1)腿部力量較差,想依靠大腿發力蹬腿(多為女生)。
2)蹬腿的節奏不對,收腿過快、用力過猛,造成收腿時頭肩過低,收腹提臀。
3)錯誤的陸上模仿練習所造成的錯誤動作概念。
糾正方法:
1)強調要用腳掌“蹬水”,而不是用腿先后“踹水”。
2)強調慢收腿,肌肉放松,蹬夾腿時相對快些。
3)教師在帶領學生做水陸結合蹬腿模仿時,由于下半身無支撐,做收腿動作時大腿很自然地貼靠池壁(類似水中的收大腿動作),所以容易造成收大腿動作(見圖4)。因此在做俯臥池邊的蹬腿練習時,要求學生將大腿中部以上置于岸上,大腿中部以下置于水中(見圖5),或讓學生俯臥跳臺上做蛙泳蹬腿模仿練習(見圖6)。此練習下身無支撐,練習時強調學生收腿時大腿向上抬,與身體保持平行,腳掌朝上,讓學生正確體會和理解收小腿、不收大腿這一動作概念。
3.收腿時膝蓋外分,蹬得過寬
形成原因:
1)動作概念不清。
2)腿的力量差,發力部位不正確。
糾正方法:
1)在陸上做蛙泳跪腿練習(見圖7)。
2)講解示范正確動作,強調收腿時兩膝內扣,小腿向大腿“折疊”,兩腳外翻向上。
3)教師輔助學生在水中做蹬腿練習(見圖3)。教師站在學生身后,收腿時用手控制學生膝蓋,防止其外分。
4.配合游時不會呼吸
形成原因:
1)換氣不熟練,手腿與呼吸配合不協調。
2)不夾腿,劃手頻率過快。
3)動作頻率過快,抬頭吸氣太晚,換氣時間短。
糾正方法:
1)加強換氣練習,分別進行呼吸與手的配合練習和呼吸與腿的配合練習。
2)強調劃手的前伸、夾肘動作和蹬腿的夾腿動作。一次完整配合之后手腿伸直并攏低頭漂3秒鐘再開始下一次動作。
3)配合游時要求先抬頭再分手劃臂。
(首都體育學院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