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和蜜蜂
清風微拂,綠樹輕搖,一只蟬在樹上響亮地叫著。
有一個行人走路熱了,來到樹下歇息,涼爽之余,贊道:“蟬聲如雨,真美啊!”蟬在樹上聽到了,深感得意,叫得更加賣力。過了一會兒,樹下的行人感到十分刺耳,說道:“真煩人!”于是彎下腰撿起一塊石頭擊樹,蟬慌忙飛走。
途中,蟬遇到了正在辛勤工作的蜜蜂,就向它抱怨道:“為什么我費力地唱出動聽的歌聲,人們不但不夸贊我,反而會感到厭煩呢?”“那是因為你唱的歌雖然好聽,但是卻沒有太大的用處,”蜜蜂一邊忙碌著一邊說,“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實實在在的成果!”
在工作中,如果不踏實苦干,一味地講空話、唱高調,肯定不會受到歡迎,工作中還是多一些務實好。
狐貍與山羊的較量
一只狐貍不慎掉進井里,怎么也爬不上來。口渴的山羊路過井邊,看見了狐貍,就問它井水好不好喝。狐貍眼珠一轉說:“井水非常甜美,你不如下來和我分享。”山羊信以為真,跳了下去,結果被嗆了一鼻子水。它雖然感到不妙,但不得不和狐貍一起想辦法擺脫目前的困境。
狐貍不動聲色地建議說:“你把前腳扒在井壁上,再把頭挺直,我先跳上你的后背,踩著羊角爬到井外,再把你拉上來。這樣我們都得救了。”山羊同意了。但是,當狐貍踩著他的后背跳出井外后,馬上一溜煙跑了。臨走它前對山羊說:“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別盲目地跳下去!”
一些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開出優厚的條件,吸引精英加盟其中,以求拯救企業。然而,當企業走出困境后,老板卻過河拆橋,拒不兌現當初的諾言。寓言中的這口井好比是陷入困境的企業,狐貍好比老板,山羊則是新員工。山羊的經歷提醒我們,在跳槽或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企業的底細和老板的真實想法,為自己留好退路。否則,你就可能成為那只倒霉的山羊。
螞蟻練兵
一只大螞蟻正帶領一群小螞蟻進行操練。它發現小螞蟻們的動作總是不正確,不是這里不標準,就是那里出差錯。于是,大螞蟻開始大發雷霆:“你們這是怎么做的?真是一群笨蛋!”小螞蟻們全都低下了頭,沒有說話,但是都顯出憤怒的神情來。這時,一只老螞蟻爬過來對大螞蟻說:“你先不要發脾氣,你知道它們為什么做得不好嗎?那是因為,你本身做給它們看的動作就是錯的!”大螞蟻慚愧地低下了頭。
在工作中,不要只是一味地責怪他人,更應該時常檢省自己的言行。只有自己做好表率,才有權利去批評別人,才能夠令別人服氣。
老虎和孤獨
作為森林王國的統治者,老虎幾乎飽嘗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艱辛和痛苦。它終于承認,原來老虎也有軟弱的一面。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動物一樣,享受與朋友相處的快樂,能在犯錯誤時得到哥們兒的提醒和忠告。
它問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嗎?”猴子滿臉堆笑著回答:“當然,我永遠是您最忠實的朋友。”“既然如此,”老虎說,“為什么我每次犯錯誤時,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說:“作為您的屬下,我可能對您有一種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錯誤。也許您應該去問一問狐貍。”老虎又去問狐貍。狐貍眼珠轉了一轉,討好地說:“猴子說得對,您那么偉大,有誰能夠看出您的錯誤呢?”
和可憐的老虎一樣,許多主管也時常會體味到“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由于組織結構上的等級制度,主管和部屬之間隔著一道深深的鴻溝。所有部屬對你的態度,都像對待老虎一樣敬而遠之,因為:指出你的錯誤容易,可萬一你惱羞成怒,他們不是自取其禍嗎?更何況,由于立場不同,有些部屬不僅不會阻止你犯錯,反而會等著看你的笑話!尤有甚者,個別員工可能等的就是你倒臺的這一天,他正好可以取而代之。想要部屬指出主管的缺點或錯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他能確信自己得到好處;
第二,他得足夠勇敢;
第三,作為主管的你,具有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包容的胸懷。
選自《金融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