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愛上路
◆感動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每年春節前都要出一趟遠門,他要給居住在百里之外的奶奶送米送面。那時候家里沒有車馬,父親頭一天就稱好50斤大米,50斤面粉,分裝在兩個布袋里,縛在一根扁擔兩頭,第二天早晨雞還沒叫就啟程。
父親每次回來,我都問:“爸,你要走多久才能到奶奶家呀?”父親說:“太陽還沒落山就到了?!蔽矣謫枺骸皳幽敲粗?,你哪兒來的力氣呢?”父親就笑著說:“想著你奶奶在盼著我,我就有使不完的勁,就忘記了肩上的擔子?!泵看温牶笪铱偢杏X不可思議。
2003年,我從黑龍江坐火車回千里之外的吉林老家過年,上車前,一個朋友送了一袋大米到哈爾濱火車站,朋友特意囑咐說:“這是中國最好的大米,一定要帶回去給你父母嘗嘗。”盛情難卻,我就帶著那袋大米上了火車。這趟車晚點了近2個小時,我下車時已經半夜12點20分,父母根本想不到我會坐這么晚的車回來,這是除夕的前夜,車站外沒有一個人,打不到出租車,我就一口氣背起那袋大米,奔向4公里之外的家,不知為什么,那天夜里,我腿上有使不完的勁兒,竟渾然不覺肩上的重負,不久,家門就在眼前了。
推開家門那一刻,我聽到那個老式掛鐘突然敲響。
第二天,父親稱了稱那袋大米,足足有100斤呢,一個沒干過力氣活的書生,背著100斤大米趕了4公里路,這讓干了一輩子莊稼活的父親驚訝不已。
父親笑著問我:“你是哪里來的力氣呢?”忽然想到,這正是我兒時問過父親的那句話。
選自《揚子晚報》
三頭牛的尾巴
◆陳敏
一位青年想娶農夫的女兒為妻,他就去農夫那里請示準許。農夫上下打量了青年一番后,道:“孩子,站到外面去,我要放出三頭牛,每次放一頭。如果你能抓住三頭牛中任何一頭牛的尾巴,你就可能娶到我的女兒了。”
年輕人站在牧場上等待著第一頭牛的出現。牛圈的門打開了,里面跑出了一頭他所見過的最大、最健壯的牛。青年想:比起這頭牛來,另外兩頭牛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于是他就跑到了一邊,讓牛跑出后門進了牧場。
牛圈的門又一次打開了。難以置信,他一生中從未見過這么強壯、這么兇猛的家伙。牛四蹄穩穩站立,嘴里淌著口水,發著“撲撲”的聲響,兩眼緊緊地盯著他。還有一頭牛是什么樣子呢?和這頭牛相比,那頭牛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他跑向柵欄,把牛從后門放進了牧場。
牛圈的門第三次打開了。一絲微笑掠過他的面頰——那是一頭他見過的最虛弱、最瘦小的牛。這才是我要抓的那頭牛!牛要過來時,他擺好了姿勢,不失時機地向牛撲去……但是這頭牛沒有長尾巴!
選自《讀點》
追求長壽的馬
◆佚名
馬向烏龜討教長壽的秘訣,烏龜不肯告訴它。馬暗中觀察烏龜的生活,總結出三條:一是烏龜爬得慢;二是烏龜吃得少;三是烏龜生活在水里。馬決定實施這三條。
馬開始減食,從每天的十幾公斤減少到幾公斤,從每天行一百里路改為每天在草地上散步。幾天下來,體重急劇下降,但還能挺住。馬用散步的速度向海邊走去,準備實施第三步長壽計劃。
它站在海邊看到波濤滾滾,心里一陣害怕。但它一想到馬上能達到長壽的目的了,又鼓起勇氣,猛然向海中跳去,它沉入海里,馬在海水中掙扎,由于不適水性加之節食帶來的體力不足,再想回到岸上已無能為力!
馬為了追求長壽不幸淹死海中。
選自《意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