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楊光,是個多年前從孝感到歐洲“闖蕩”的。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我在供職的孝感市圖書館,他說他高考落榜那年,幾乎只有圖書館的柜臺高?!澳翘煳以诩依锟吹轿野值慕钑C,靈機一動,就把他的相片撕下來,把我的相片貼上去,呵,就這樣,我成了你們館的讀者了。”他一方面猛啃圖書館的書,一方面猛買書店的書。他居然通過自學,取得了自學考試外語??频漠厴I文憑。
“他簡直就像個跳糟冠軍!”朋友們這樣說他。他最初的單位是在市鋼犁廠。拿到文憑后,他跳到農村的一所小學教教英語,兩年后又跳回城,最后七跳八跳,就跳到意大利去了。三年前,他又從意大利跳到了瑞士。在意大利時,他是一邊讀書一邊打工?!拔規缀跏裁炊几蛇^,還在街邊擺過地攤。”
“剛到意大利的時候,一下飛機我就嚇傻了??趯嵲诳实貌恍?,我買了一罐飲料,乖乖,花去的錢,居然值四十多元人民幣!”他覺得他手里的那點錢,在歐洲少得實在是太可憐了。那時候他寄回來的照片,看了讓人吃驚。瘦得仿佛脫了形!直到他后來慢慢站穩了腳跟,他失去的那些肉,才慢慢地回到了他的身上。他再寄回的照片,就顯得很滋潤也很有點海外華僑的氣質了。
在意大利,他通過考試,拿到了可以經營媒體的執照?!霸谝獯罄娜A人中,目前就我一個人拿到了這種執照呢?!辈痪盟娃k起了《歐洲商報》,連續三屆的世界華人媒體論壇大會,他都是以《歐洲商報》的社長兼主編的身份被邀請參加的。到了瑞士后,他又辦了一家《歐洲情報》。“報紙辦起來很容易,但是要生存下去,那可是太難了。海外華人辦報,不是圖賺錢,而是為了能發出華人的聲音,傳播中華民族的文化,把當地的華人團結起來?!彼f他辦的報紙,基本上都是一月出一期。很多稿子,都是他親自采寫的,在他寄給我的報紙上,我就看見過他采寫的有關著名喜劇家卓別林孫子的報道,有關世界著名作家韓素音的報道。另外他還寫了數百篇散文隨筆發表在《千島日報》、《大公報》、《羊城晚報》、《人民日報》等數十家海內外報刊上。“人光為錢活著沒意思,在海外,做生意比辦報強多了。不,辦報根本不賺錢,我印刷報紙的錢,大多都是我干其他事情賺來的?!彼f。
為提高自己的素養和見識,他這些年有了錢就到處“飛”,世界上一百多個著名的城市,他都去過了。光坐車坐飛機,他就花了一百多萬。有人說他要是把這些錢存起來,就可以坐在家里享“清?!绷?。可是他說:“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不斷‘充值’。用什么充值?用最新的知識,用各地最優秀的文化成果。而金錢,只是一個人實現這種充值的媒介罷了。”
是呀,人在這個世界上奮斗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增值”。奮斗要有動力,工作要有能力,生活要有智力,就得不斷給自己“充值”。而金錢,是最好的充值媒介。
朱和樹薦自《雜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