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及最大的港口,人口500多萬,位于芬蘭灣畔的涅瓦河入口處。
圣彼得堡是有名的文化和歷史之城。圣彼得堡以建筑的精美聞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館”之稱。這里的建筑物雖沒有莫斯科那樣的金碧輝煌,但大都高雅華貴、富麗堂皇。那高高的對塔、雄渾的圓柱,顯得挺拔而穩固。特別是建筑和雕塑緊密結合,是那樣統一和諧、相得益彰。那些人物雕塑,不僅建于廣場、公園、街心,而且還鏤刻于墻壁上,甚至高踞于建筑物的頂端。如冬宮之項四周都有神態各異的人物雕像,任你從哪個方向都可遙遙觀賞。
圣彼得堡是有著300年歷史的俄羅斯北方之都,這個洋溢著俄羅斯民族浪漫氣息、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在那些一勞永逸的跨世紀的宏偉建筑、精美園林、寬闊廣場和城市雕塑前,令人處處感到圣彼得堡幾百年前建筑的藝術之美。
涅瓦河上的那一座座老橋,好像規劃時運用的是同一個設計思想和建筑風格,雖然百橋百面,但異中有同,同中見異,相互襯映,與涅瓦河的主干寬闊、支流曲折的河道,結合得恰到好處。更令人稱奇的是一開始建就那么開闊、結實的橋面,仿佛在馬車時代就預見到汽車時代的到來,令人覺得設計者的目光有穿透歷史的深邃。美麗的夏宮已建成200多年了,但是依然風韻如初,秀色如昨。滿城的雕塑不因更朝而棄,不為換代所累,個個栩栩如生。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過去了,幾乎所有形形色色的城市作品都是一二百年前的舊作了,然而你看吧,它們都沒有蒙上遠去的灰塵,反而透出前人的心智和秀慧。
漫步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花園里,你就像行走在歷史中,看得見,嗅得出,摸得著。你不用擔心因城市變遷而迷路。老建筑真的衰老了,圣彼得堡人不是急不可待地拆掉它,以新代舊,而是按照以前的樣子,一磚一瓦地修復原。這個看上去并不鮮麗的城市,以一種隱而不發的穩重、大氣,讓你不知不覺又心甘情愿地向它靠攏。
當你走近老建筑盡情欣賞,當你震撼人類偉大創造和盡情揮灑豐富想象與浪漫情懷時,你的心會不由自主地變得浪漫、輕松,繼而又會在這些無聲但很豐富的建筑語言中,領略它們的虔誠、莊嚴和神圣。這在俄羅斯古典式建筑中最搶眼、最有代表性、最多見的建筑就是教堂。
有史以來,宗教無論在人類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中,都起著重要作用。俄羅斯人將他們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性格特征的生活方式都傾注在了宗教建筑之中。
最著名的彼得保羅要塞是圣彼得堡市最早的核心,而矗立在此的彼得堡羅教堂的尖頂垂直的鐘柱與要塞的平面圍墻,構成了這里建筑學的主要特征。彼得保羅教堂建于1712年-1713年,屬于彼得一世早期的巴洛克風格,對俄羅斯宗教建筑來講并不典型。教堂里面寬闊,采光通風都比較好,地面、墻壁都裝飾著仿大理石繪畫,與鍍有純金的雕塑相映成輝,拱形屋頂上是線條細膩、色彩明亮、形象逼真的繪畫。值得一提的是,122.5米高的教堂鐘樓在始建就被皇帝視為新首都的最主要的標志,至今,彼得保羅教堂的鐘樓仍是圣彼得堡市最高的風景之一,此外只有電視塔可與其試比高。
在參政院廣場旁邊,有一處龐大的圓頂教堂,來這里觀光的游客都會排隊等候,為的是一睹教堂內部的恢弘和華麗。這就是著名的圣埃撒教堂:巨大金頂的圣埃撒教堂以其偏冷的色調、深沉的美麗成為俄羅斯古典主義晚期的建筑榜樣。在十月革命之前,它作為首都大教堂被視為全俄羅斯帝國的重要教堂。這座大教堂是俄羅斯建筑藝術的巨大成就,高為101.5米,圓頂直徑達25.8米,以112整塊花崗石雕出來的圓柱圍著,每個圓柱高17米,重量為114噸。教堂墻壁達5米之厚,內部能容下1.2萬人。教堂內部裝飾華美,富麗堂皇。這座大教堂的建設周期是最長的,建于1818年至1858年,是由著名法國建筑師孟非朗設計的,具有與眾不同的建筑特色。
在圣彼得堡各具特色的眾多教堂中,要數基督復活教堂,也被俄羅斯人俗稱為濺血教堂的建筑造型最為個性鮮明,甚至有些怪誕、詭異。它依傍在格里鮑耶陀夫運河和莫依卡河交匯處,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運河中。它是為了紀念被俄羅斯百姓稱為“解放者皇帝”的亞歷山大二世在此遭遇謀殺而建的。濺血教堂的建筑風格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回歸民族風格,尋溯民族建筑藝術的情愫。它采用了與莫斯科紅場上的圣瓦西里教堂一樣的技術與造型,教堂高8l米,中部是俄羅斯典型的四角建筑物,圓鼓狀屋頂旁安排了4個“洋蔥頭”,還有一個鐘樓。鐘樓墻壁上是俄羅斯所有的州徽拼圖。在基礎壁龕里有20塊花崗石板。雕刻著亞歷山大二世皇帝在位年間的大事記。教堂內部的裝飾采用意大利產的幾種不同顏色的大理石和俄國寶石,在亞歷山大二世殞命濺血的地方加了寶頂,上面裝有水晶的十字架。寶頂的拱頂用四個圓玉柱支撐,寶頂用寶石和黃玉裝飾,有如天上的星星。教堂內部的墻壁和屋頂主要以色彩絢麗、內容豐富的拼圖為主,一幅幅千變萬化的拼圖像藝人們精心編制的掛毯,是歷史拼圖藝術的珍品,不僅技術水平高,而且半色玻璃鑲嵌拼花面積有7050平方米之大,堪稱拼圖之最,因此,在俄國,復活教堂也可以稱作國家拼圖博物館。
提到俄羅斯的宗教建筑藝術,不能不說一說客山教堂,它是俄羅斯古典風格建筑最杰出的榜樣之一。與其稱它為教堂,不如說它是一尊紀念碑,因為這里埋葬著俄國1812年戰爭的陣亡者和1813犧牲的庫圖左夫元帥,也存放著軍旗、攻克要塞和城市的鑰匙,達沃元帥杖等戰利品。此外,像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報喜教堂、費多而教堂、圣三一教堂、斯莫爾尼修道院的復活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切斯馬教堂等等都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特色。
圣彼得堡眾多教堂作為建筑藝術品令人流連忘返,而每個教堂內所包含的繪畫、拼圖、雕塑,甚至歷史文化,都與教堂一樣強烈地折射出俄羅斯民族深厚的藝術造詣。它們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建筑藝術的享受,更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