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前,在沙漠的烈日下緩緩行進的駱駝隊中,騎駱駝人的肩上掛著盛滿了羊奶的皮囊。有時,羊奶在皮囊中干涸凝結,產生了一種新的食品,人們稱之為“凝固了的奶”,這是最早的奶酪。
奶酪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和維生素A、B、D、E、K,還有鈣、磷及高比例的脂肪。
西方有句俗話:“奶酪是窮人的肉食,是富人的宴席。”就是說它是受各階層歡迎的食品。格魯吉亞是世界最著名的長壽地區之一,法國老年醫學中心在該地區進行了長達2 200多天的調查結果顯示,扁豆和乳制品是良好的益壽食品。乳制品占他們每日膳食量的1/4,種類主要有發酵酸奶、奶酪、酪渣等。他們食用的奶酪均是自家制作的,每天平均食用40~50克,是原蘇聯地區平均食入量的2.5倍。
奶酪被用于罐頭、松餅、脆餅干、巧克力、果醬、面包、三明治、烘餡餅、蛋白酥、米飯、奶糕、牛肉烤土豆等的制作上,這些食品由于添加了奶酪而身價倍增。奶酪品種甚多,挑選、貯藏、烹調也各有學問。買奶酪時,注意切面應濕潤,干裂的為次品;奶酪表面呈藍色紋理沒有棕色的斑條;半軟和軟的奶酪易腐敗,所以應少量購買。貯藏奶酪要放在塑料袋中,最好放在冰箱內,但不要冷凍。在烹調時,切成小片和其他輔料一起放入,而作辣味菜肴時,奶酪要最后放入。
奶酪不僅僅是可口、誘人的營養食品,良好的保健品,而且它還常常成為點綴歷史的花絮。據《圣經》記載,尚屬童年的古以色列國王大衛給正在和腓利士人作戰的猶太人首領送去了10大塊長方形奶酪,使士兵們勇氣倍增。從此以后,凱撒便批準奶酪作為羅馬軍隊的主要食品來源。更為有趣的是,在1847年,烏拉圭海軍準將科爾在一次戰役中,由于彈藥耗盡,他竟讓士兵做了用荷蘭兒童干酪為材料的奶酪炮彈向對方轟擊,結果竟大獲全勝。
在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奶酪顏色繽紛,有紫紅色、青銅色、桃紅色、米色、黃色、橙色、雪色,包裝和點綴物也是多彩多姿,有天然的麥桿、葡萄葉、堅果、胡椒等,令人賞心悅目。奶酪的味道有淡的、甜的、咸的、香辣的、堅果味的等等,可供各種口味的人來選擇。紐約是美國奶酪工業的搖籃。1851年,J·威廉在紐約建立了美國第一個奶酪工廠,使奶酪工業發生了革命性變革。從此,紐約領導了奶酪生產近50年,即使今天,紐約仍是重要的奶酪基地。現在,世界各地每年要消耗180億英鎊的奶酪。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奶酪含較高的酪胺物質,所以在服用治療憂郁癥的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不要食用。
我國醫學家創制的“冰糖奶酪”是一種很好的康復飲食,曾在美國召開的世界首屆傳統醫學大會上受到重視。其配方是冰糖100克,洋白菜10克,鮮牛奶420毫升,冷水180毫升。洋白菜切碎,在水中泡30分鐘。鍋內放適量水,加入洋白菜,用小火煮開,再加冰糖,煮至冰糖完全溶化。將鮮奶倒入已煮好的冰糖洋白菜湯中,稍煮即可熄火,趁熱盛入碗內,每碗八分滿,涼后放入冰箱,冰透后食用,甘涼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