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是一個全球性的熱點話題,而其對未來的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則眾說紛紜。到底人口老化是帶來危機,還是帶來機遇,迄今仍在爭議之中。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的專題研討會上著重探討了這一課題,對人口老年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的闡述。
一、老年人口的迅速膨脹
在人口以每年1.7%增長的同時,其老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卻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據估計,在未來的 20~30年,發達國家的老年人口將有30%~140%的增長,而發展中國家卻有2~4倍的增長。
中國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到20年的時間便進入了發達國家近百年才出現的人口老齡化狀態,成為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據中國老齡協會提供的數據,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比重將從現在的7%增加到 11.8%,老齡高峰將于2030年左右到來,并持續20余年。聯合國估計,到下一代,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將比20世紀的歐洲更為嚴重。
二、人口老化危機
人口老年化對社會發展和經濟的影響在西方國家引起了廣泛關注,且普遍認為將導致新一輪危機。2002年1月在亞特蘭大召開美國經濟學年會,主題為“人口老年化危機?”,著重研討了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2005年9 月美國白宮總統生物倫理顧問委員會( President's Council on Bioethics) 主席 Leon Kass 警告:“我們已邁入了長 期醫療保健巨大危機的陰影。”此危機主要源于,各類慢性病人數的增加及其醫療費用開支的極度膨脹。
有個驚人的統計數據:到2050年,美國的老年癡呆癥(Alzheimer's)病人將是現在的三倍,達1 200百萬,其醫療、護理開支之巨可想而知。
人口老年化對社會經濟影響還源于社會生產力群體的相對下降和資源分配不合理。二戰后平均12~15名工作者支付著一名65歲長者的退休金,而到 2025年平均僅4~5名工作者支付著一 名65歲長者的退休金。而且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大,對退休及社會保障金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長。美國2004年的退休保證金(Social Security) 是1 640億,到2015年將達到3 340億。2000年老年退休金和住院保險金占美國國民生產總值(GDP)的6.4%,到2050年將達到12.5%。
WHO在其報告的人口老化與健康部分中提出:“在沒有適宜的政策對應人口老化問題時,通常資源會不合理使用” 、“在全球范圍內,無論是 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公共政策和資源分配都難以滿足迅速膨脹的老年人口在醫療、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需求” 。
中國在這一方面更尤為突出,當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庭開始進入養老期,老齡化和高齡化的發展趨勢使獨子家庭的養老支持能力將開始受到日趨嚴峻的挑戰。
三、機遇
人口老化可能產生的危機感主要源于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但WHO在2000年度研討會中卻認為:如果加強在老年人問題上的投入,包括:透過教育提高老人的自立能力,通過醫學干預減少疾病對老人的困擾,更重要的是應用高科技成果維護老年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精力,發揮其豐富的經驗和余熱,在發展中國家的文化背景下,或許給社會帶來的是機遇。
1992年由Goldman和Klatz博士召集,僅12名醫生參加的首屆抗衰老醫學研討會,意識到:對當今科學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確定了許多人類退化性疾病和早衰相關疾病的機制,并對衰老的定義提出了新的觀念。新觀念認為:與衰老相關的身體虛弱和生理、心理功能的喪失為生理功能不正常所致,而這些生理功能的不正常通過適當的臨床處理可得以治愈。他們提出了新的衛生保健模式,強調。應用先進的醫學科學技術手段進行疾病的超早期診斷、預防、治療和康復與生理相關的肌體功能失調、紊亂和疾病。抗衰老醫學由此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