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紙檔案電子化管理的實踐
由于傳統的圖紙檔案存在不易保存,且對其編目、整理、保管、檢索時常遇諸多不便,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對其所保存的圖紙檔案進行了電子化管理的嘗試。現將其所用技術簡述如下:
1.1 圖形掃描技術。通過手動及自動參數設置進行技術開發,形成針對蘭曬圖、清繪圖、鉛筆草圖及受潮變形圖的綜合掃描技術,以保證蘭曬圖的掃描質量。運用二維自適應閾值掃描技術,較好地解決了鉛筆草圖掃描難的問題;運用自動電子扭曲拄術,解決了受潮變形圖掃描的輸入圖形失真的難題。該處早期保管的圖紙文件由于長期卷放,有些圖紙發黃變脆,發生粘連,將這些重要的圖紙檔案利用上述方法掃描進計算機變成電子文件,可以永久保存。
1.2 光柵圖處理技術。該項技術用于對掃描過程中不能消除或不能徹底消除的光柵圖質量缺陷作最后修正,以提高光柵圖質量,并為自動矢量化準確識別光柵圖的圖元細節作準備;光柵圖處理技術,可完成光柵圖的角度旋轉,傾斜校正,消蘭去污,光柵圖分割,局部提取與合并,光柵圖透明疊加,光柵圖的編輯,為舊圖翻新、衍生及重復利用提供了技術方法。利用此項技術可以將保存的白圖、膠片圖、地形圖等圖紙翻新或進行電子化處理。
1.3 光柵圖矢量化技術。此項技術可完成光柵圖到矢量圖的轉換,采用自動矢量化和手動矢量化方式,完成光柵圖線條及區域的輪廓線、中心線輪廓線及中心線的矢量化追蹤,文字的模式識別,形成在工種及專用領域內廣泛使用的矢量圖的雛形。
1.4 矢量處理技術。這項技術利用矢量加工程序提供繪圖工具及命令,對已矢量化的矢量原始圖形的矢量實體進行編輯、區域平滑填充等,生成供繪圖儀輸出的完美的矢量圖。
1.5 光柵矢量混合處理技術。此項技術可對光柵圖局部需要變動的對象做手工矢量化,而其余部分仍以光柵圖像格式保留,并以光柵矢量混合方式輸出。該項技術可快速生成圖形,常用于報告插圖。
1.6 圖形輸出技術。利用大幅面彩色噴墨繪圖儀完成AO以下幅面的彩色掛圖、彩色圖冊(雙面/單面)的成套繪制出版。智能幅面最優化排版技術,卷紙成批隊列繪制,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從而保證了彩色掛圖及圖冊制作精度高、質量好。運用此項技術產生了大量的含油面積圖、報告附圖冊等精美的電子圖紙檔案。
2 圖紙檔案電子化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2.1 由于電子圖紙文件在存儲和識讀方面對系統的依賴性,脫離了賴以支持的軟、硬件環境后,有些文件就會變成“死文件”。因此,在歸檔時應將運行電子圖形文件的應用軟件一并歸類。
2.2 由于電子文件易于修改并可不留痕跡,因此,在進行整理、鑒定、復制、調閱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中應遵守操作規程,建立必要的備份,以防止信息的丟失和失真,維護電子圖形檔案的可靠性。
2.3 由于早期受計算機軟、硬件環境的限制,使制作形成的圖紙文件沒有足夠的存儲空間來存儲電子圖形文件,應優先將利用較頻繁的圖紙檔案利用掃描儀掃人計算機轉儲在光盤上保存。
2.4 電子文件載體有其特殊性,其存放環境與防護應在無磁場干擾、無震動、無塵、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保存,防病毒系統應配置防病毒卡,網絡系統應設置防火墻。
2.5 為了延長光盤的使用壽命,有條件的單位可使用“空氣夾層”型光盤,此種結構光盤的記錄介質位于兩個盤基的中間,密封性好.或避免灰塵、水分、熱、有害氣體對記錄介質的直接影響。
2.6 應設置密碼,進行信息互鎖控制,杜絕非法人員進入系統,上網電子文件必須設置終端,以防信息失竊。
(作者單位:中原油田檔案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