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放檔案工作中幾個業務問題的處理
1.1 關于開放檔案標準的把握
開放檔案量大面廣,確定開放檔案須慎之又慎。國家制定的控制開放范圍的標準比較籠統,遇到具體問題不好掌握。為此,內鄉縣檔案館在確定開放檔案的內容時掌握了以下原則:政治性文件從嚴,業務性文件從寬;涉及個人隱私的文件從嚴,其他文件從寬;涉外文件從嚴,行政文件從寬;非正式文件從嚴,正式文件從寬;內部文件從嚴,公開文件從寬;上級文件從嚴,本級文件從寬。在開放檔案內容的鑒定方法上實行初審、復審、終審“三審”制度。初審,由鑒定小組每個成員按分工,對照開放條件與原則,逐份文件進行審閱、篩選,對其中需控制的文件提出意見,列出清單;復審,在個人初審的基礎上提交鑒定小組審定;終審,由館長和部門負責人及鑒定小組成員參加,對難點、疑點問題逐個審查議定。
1.2 關于開放檔案的利用與原件的保護
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矛盾。既要積極提供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的作用,又要十分重視保護檔案原件。為了解決和處理這個問題,該縣檔案館在提供利用形式上,采取革命歷史檔案以文件匯編代替檔案原件提供利用;縣衙檔案復制件向社會提供利用;其他全宗只能暫時向社會提供原件。但在非要利用原件時,做到兩個“控制”,即對珍本和損壞嚴重的檔案暫列為“控制”使用范圍,以便有效地延長檔案的壽命。
1.3 關于開放與非開放檔案混合卷的調整
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處理辦法。一是拆卷,把開放與非開放檔案材料分開重新組卷;二是采取其他辦法補救。拆卷對檔案本身會造成損壞,對原編號體系也有連鎖影響,因此,一般采取的是后一種辦法。該館研究試制了“開放檔案閱覽夾”,運用該夾將開放非開放檔案分離開,使查閱者只能利用已開放的檔案。較好地解決了開放與控制交叉的提供利用問題,既避免了拆卷重整,減少了人力、物力浪費,又有利于對檔案的保護,方便了利用;三是為便于利用,在每年歸檔文件整理中,就考慮到文件利用工作,共立二套卷。第一套是正卷,帶底稿,按機構或問題組卷;第二套是副卷,重要文件,按作者、文號順序排序組卷。這種辦法可以解決查底稿、查問題、查文號、查單份文件等多種途徑利用的問題。
1.4 關于提高編制開放目錄工效的問題
編制開放目錄是開放檔案中工作量較大的工作,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檔案開放的進度。為了不拖開放檔案工作的后腿,該館充分利用原有目錄的基礎,在檔案鑒定后,對需要控制的檔案條目,用白紙條將其進行遮蓋再復印。這樣,解決了時間緊、人手少、任務重的矛盾。
1.5 建立需要開放的上級、本級領導講話重要文件專卷
每年都從歸檔文件整理中收集黨刊資料,單獨提出一份集中在一起組成上級和本級領導講話專卷,供查找利用。
1.6 建立開放檔案檢索工具體系
編制開放檔案檢索工具,應該是能夠適應多種途徑的需要.完整配套,成為體系,方便開放利用。
2 利用開放檔案的幾點思考
2.1 適應開放要求,轉變思想觀念
開放檔案工作是一項新工作,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檔案的傳統利用模式。在服務的對象上.由過去單向的為機關服務,轉為既面向機關,又面向社會各方面服務;在利用的檢索方式上,由閉架檢索轉為開架檢索;在提供利用的手續上,由必須經單位介紹,憑介紹信查檔,轉為只要有證明個人身份的證件如工作證、身份證等就可以查檔。這些變化無疑對檔案館過去“重保密、輕利用,重保管、輕開放”的老一套工作習慣、工作模式是一個挑戰。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必須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才能做好開放檔案的工作,才能把檔案館從封閉、守舊、僵化中解放出來,使檔案館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2.2 強化業務建設,處理好基礎工作與開放工作的關系
開展開放檔案工作,必將促進館內業務基礎建設的發展。基礎工作,如對檔案館藏的豐富.對檔案的科學整理分類,對檔案價值的甄別判斷,對珍貴檔案的保護,對檢索工具的編制,尤其是現代化手段的運用,都直接影響到開放檔案的開發利用。因此,我們要在搞好開放檔案工作中,不斷深化和加強館內基礎業務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適當增加投入,以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內鄉縣檔案局)
策劃組稿:張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