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于2006年2月13日舉辦了《中國經貿》改革與發展首期研討會,主題是“中國的國際合作”。
商會概況、職能。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成立于1988年4月,是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從事國際工程承包、勞務合作及其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業務的企業、相關組織依法自愿成立的全國性行業組織,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注冊,具有社團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是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的成員;是商務部下屬七大商會之一。
經過18年的發展,商會的規模、基礎、對外影響、行業地位和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并且越來越突出。商會目前設有9個常設部門:辦公室、綜合部、外展部、會員部、工程部、勞務部、信息部、編輯部、投訴部。下屬四個分會:建筑業分會、鐵道分會、交通分會、水利電力分會。商會擁有自辦專業性期刊——《國際工程與勞務》,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備受行業內外人士歡迎。擁有一支專家委員會,匯聚了國際承包工程、勞務合作、信息與行業軟件領域的眾多權威人士,有80多位專家。另外還有一個國際公司工作委員會(國工委),目前有100多家國際公司。商會在各省共設有15個聯絡處,分別設在地方商務廳或外經貿廳的外經處,協助商會開展工作。承包商會在國外有4個辦事處: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塞班島原住居民2萬人,以服裝加工業和旅游業為主。人數最高時,有1200多中國人在那里工作生活。商會在這里成立“中國—塞班經濟發展協會”,以促進中國與當地的經貿往來。駐外代表處的主要任務是配合中國駐外經商處,對承包工程、勞務合作項目進行一線協調,對各種勞資糾紛及其它突發事件進行調查調解。例如,中國在日本有勞務性質的研究生大概7萬多人,發生大地震時,商會駐日代表處迅速準確地調查出華人的傷亡人數及財產損失,發揮重要作用,得到中國使館的認可。
商會目前共有60多人。隨著業務量的增多,工作量、工作壓力也隨之加大。
國務院確定的“指導、咨詢、協調、服務”是商會的四大主要職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務。作為一個服務機構,企業對商會的評價、檢驗最終都落實在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上;對公司業務進行專業化指導,讓企業知道如何規避風險、恪守行規;聯合中國駐外經商處、國外同行商會、國內權威機構,對公司業務的方方面面做專業咨詢;根據行業原則,對境外市場多家中國公司競爭進行專業化協調。
開展企業培訓與境外考察,參加國外同行組織的項目推介會。商會每年都會組織10多個團組到國外拓展市場。例如,今年3月,商會將組團到拉美考察。那里資源非常豐富,市場前景很好。2005年,赤道幾內亞總統、匈牙利公路局長、卡塔爾某項目公司總裁,專門到中國介紹本國基礎建設項目的情況,希望中國公司投資、合作。商會都給予積極響應。商會還與美國麥格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合作舉辦“2006全球建筑峰會”,這是業內最高水平的國際盛會,是繼“2004全球建筑峰會”之后國際建筑領域的又一盛事,是中國和全世界業界高層精英匯聚一堂的集會。商會為企業搭建平臺,提供更多信息,幫助建立廣泛聯系,從而推動業務發展。
現在,獲準開展對外業務的企業共1600多家,商會目前就有?200多家會員公司,在七大商會中會員覆蓋率最高。
承包 勞務 投資 推動國際合作
目前,商會主要是與商務部合作司在不同層面上做同一件事情。“走出去”是商務部工作的核心任務,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其業務分三個方面: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海外投資。
1.對外承包工程。每年的業務都以25%的速度遞增,2005年合同額達296億美元,營業額達217億美元。按照“十一五”規劃目標,到“十一五”結束將累計達到1300億美元。目前全球基礎設施工程投資總量為4.2萬億美元,承包工程發展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亞、非、拉美、歐洲都在大規模開展基礎設施建設,這為中國企業提供很好的商機。國內大力推動“走出去”戰略,國務院2006年上半年有望出臺“對外工程承包條例”,這一切都對對外承包工程業務非常有利。
國內也有很多工程,中國公司為什么千里迢迢要跑到國外去干呢?對外承包工程作為對外經濟合作的一個主要內容,也是“走出去”最好的形式之一。對外承包工程范圍很廣,包括了國民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就拿商會會員公司目前在全球200多個國家開展的各種項目來說,大到修建水電站、鐵路、開發油田、高速公路,小到樓堂館所、馬路、污水處理、供水工程,涉及諸多領域。在國外開展這些工程比國內有更多的優勢,更加體現中國綜合實力(包括技術、資金等)。例如2005年在安哥拉開展的20億美元“石油換工程”項目,實現雙贏。這種模式在非洲等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很普遍,像赤道幾內亞的“石油換工程”、納米比亞的“煙草換工程”類似項目發展的空間特別大,商會將從中起到“指導、咨詢、協調、服務”的作用。
中國公司的競爭對手不在國內,而在國際。2005年下半年,中鐵建和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大型公司聯合投標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項目二期工程二個標段12.7億美元的工程;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和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聯合投標蘇丹麥洛維大壩6.5億美元;伊朗地鐵,10多億美元。像這樣的大項目越來越多,而在以前,中國公司是想都不敢想的。通過20多年國際市場的摸爬滾打、相互碰撞,中國公司也逐漸清醒,靠自己一家去單打獨斗、包攬天下是行不通的。所以,商會2006年的工作重點,其中一條:“引導和促使公司從競爭走向競合。”這是形勢所需,既保證了國家利益,又推動了行業發展,使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真正使中國公司形成品牌,在世界立足!
政府的支持、關注,良好的國際市場,以及中國公司的不斷成熟,使得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發展前景十分寬廣。
2.對外勞務合作。2005年中國派出勞務人數56.5萬人,以每年2至3萬人的速度遞增。中國是一個人口資源大國,過去講“派出一個人,富了一家人,安定一方人”,因其成本低、投資少、收益快,利國利民,備受各省市老百姓和領導的重視。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開始向外派出勞務人員,從最初的幾萬人、十幾萬人發展到目前幾十萬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高端行業,比如衛星發射、航空航天、計算機軟硬件、醫護等等;一般技術勞務,像廚師、技師、船員等。德國現在有一萬家中餐廳,中國每年向德國派遣4000名廚師,遠遠達不到實際需求;美國牧場長期大量需要“放牛娃”,特地到內蒙古“招兵”;日本高爾夫球場需要球童;普通勞務,像服裝工人、建筑工人、漁工。高端勞務體現國家綜合實力,而普通勞務的輸出則解決相當部分貧困山區的剩余勞動力問題。河南新縣的“創業者樂園”,四川云龍鎮的“漁工一條街”已經成為勞務合作的典范。
類似前面提到的這些勞務輸出越來越受到各地百姓歡迎,國家十分重視,政府也制定相關政策予以支持,以解決勞務人員后顧之憂。商會2006年將大力推廣該項業務。
3.對外投資。對商會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領域。根據商務部的要求,引導企業對外投資既要“積極”也要“穩”,不能盲目,幫助企業進行市場分析,以規避風險。
夯實基礎 重點突破 推動國際合作
商會2006年工作思路重點圍繞“鞏固基礎、完善機制、重點突破、提高商會的專業化水平”進行。
商會發展到今天,已形成一定基礎,得到企業和社會認可,在行業中具有權威性。同時政府也將越來越多的職能轉讓到商會,賦予商會更多更廣的權利。所以,商會在2006年能更加充分地發揮作用。
除夯實基礎外,商會也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國有國法,行有行規,目前制定的協調辦法、市場準入辦法、投標辦法等一系列規定,都是非常嚴格的,對企業具有相當約束力。任何企業違反規定都會受到相應懲罰。隨著業務發展,商會將進一步健全協調機制、民主辦會機制等。商會目前設有會長會議,代表廣大會員企業的利益。其中專職會長4人,兼職副會長15人,都是大型企業總裁。每季度召開一次,行業諸事將在會議上進行商討、決定。例如建立行業信用體系、進行信用評估、轉變增長方式、轉變協調能力等。
重點突破。商會每年的工作內容很多,其中品牌工作是重點。每年的“東盟博覽會”,前面提到的2006年“全球建筑業峰會”,“中國外派海員派遣會議”等國際大會,都是展現中國勞務能力的一個很好機會。為企業提供高端咨詢和協調服務,幫助做到政府無暇顧及、企業自身又無能為力的事情。
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這是商會不可替代的最好體現。別人想得到得事情,商會能想得更遠;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商會可以拿出專業化方案。并且下一步要向國際化水平發展,使商會邁向更高一階。
刁副會長答記者提問
記者:中國企業想“走出去”,想到國外承包工程,不知道怎么辦理手續?也不知道通過哪些渠道辦理?
刁會長:這就是我們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要對企業進行的指導工作。這方面問題,涉及很多程序,具體可以到商會咨詢,我們會提供專業指導。
商會目前擁有1200多家會員公司,覆蓋面很廣,大小企業都有。像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工程總公司、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等,也有一些小型企業。他們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今年我們將會把這些會員分門別類,成立不同等級的沙龍俱樂部。大公司,幫助他們在世界創出品牌,并且成為“航空母艦”。中小公司,聘請專業人士指導咨詢。還有一些想走出去的公司,我們開辦“啟蒙班”,引導他們逐漸成熟。
商會是會員之家,是企業之家。
(高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