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無疆界流通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一個無疆界的數字世界,以網絡和電子商務為主要特征的新經濟無可否認地席卷了全球每一個行業,并重組全球財富。電子商務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商務活動,作為一種現代流通方式,它不受時空限制,并且效率高、成本低、范圍廣,在商務活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運行機制對國際貿易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電子商務是一種由計算機、通信網絡及程序化、標準化的商務流程和一系列安全、認證法律體系組成的集合是一種以互聯網為基礎、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銀行電子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數據為依托的全新商務模式。與傳統的交易手段相比,電子商務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交易市場的擴大化。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突破了國界與疆域,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縮短了國際貿易的距離和時間。
其次,交易手段的虛擬化。通過計算機互聯網進行貿易,雙方從磋商、簽訂合同到支付,無需面對面進行,整個交易完全虛擬化。電子商務無紙貿易的特點,節省了企業間傳遞信息的費用,免去了中介等不必要的交易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最后,交易方式的透明化。買賣雙方從交易的洽談、簽約以及貨款的支付、交貨通知等整個交易過程都在網上進行。通暢、快捷的信息傳輸可以保證各種信息之間互相核對,防止偽造信息的流通。
在國際貿易中開展電子商務是采用數字化電子方式進行國際貿易數據交換和開展國際貿易業務活動。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系統涉及國際貿易的各個方面,由于它是在Internet網絡上進行的,因此網絡成為其最基本的構架。參與國際貿易活動的進口方、出口方、海關、商檢、保險、運輸方、直接消費者、銀行或金融機構都要在因特網中密切結合起來,共同從事在網絡環境下的商務應用。并且為了順利完成整個交易過程,需要建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服務系統和通用的電子商務交易支付方法和機制,以確保交易各方都能夠安全可靠地進行全部進出口貿易活動。
電子商務在中國
自從中國有了電子商務以來,在上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目前,中國很多地區和機構都建立了行業性服務網絡,為企業提供實用的貿易信息;網絡認證機構的建立使不少企業直接在網上實現了國際支付。可中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環境與國外還有較大的差距,不僅存在全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如安全性問題、稅收問題、法律問題等,還存在一系列特有的問題1、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網絡規模相對較小。行業性服務網絡信息化程度低,行業的門戶網站大多以地區為代表,不能滿足企業信息的流通性。2、網絡安全問題有待解決。眾所周知,電子商務是通過網絡進行的,因此,它要求網絡間的數據傳遞、交換和處理要有很高的安全系數。對網絡交易中各方身份的驗證和網絡上傳遞信息的證實是網絡安全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中國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建立的安全認證機關仍然存在著各種認證機構的互通問題和公證性問題;中國的《合同法》沒有對數據電文合同的“電子簽章”是否有效作出明確的規定,這些都使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完成交易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為了實現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的國際貿易贏得與發達國家同等的發展機會,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做到:
1、立足于國際立法趨同的取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
相應的法律、規范與之匹配。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中國立法機構正在加強對電子提單、司法管轄權等法律問題的研究,修訂合同法、票據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拍賣法等法律,規范安全認證,在線支付等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機構與企業的管理,規范各類電子商務交易。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1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實施。在這個法律中首次明確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益,為中國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法律保證。同時中國立法機構也正在研究起草電子合同法、個人數據保護法,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勢必對中國商貿領域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2、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培養電子商務專門人才,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電子商務在一國的應用與發展有賴于完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了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要有效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打破行業分割管理體制,提高資源效益。對于各個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來講,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以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引進既懂電子商務技術又懂得運營管理的人才,為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奠定堅實基礎。當今世界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先進的流通方式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電子商務一定會在中國國際貿易發展過程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應該而且必須張開雙臂迎接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
(作者單位:北京正和信會計師事務所)